•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双减”背景下的初中历史作业设计策略 吴兆莲

      “双减”背景下的初中历史作业设计策略

              ◎    广西贵港市平南县同和镇初级中学  吴兆莲

    摘要: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简称“双减”。如何在“双减”背景下设计初中历史的作业?本文从设计激发兴趣的历史作业;设计符合需求的历史作业;设计多学科融合的探究型历史作业;设计多样性的历史作业四个角度探索在“双减”背景下初中历史作业设计。

    关键词:“双减”背景;初中历史;作业设计

    2021年7月,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中提出:“发挥作业诊断、巩固、学情分析等功能,将作业设计纳入教研体系,系统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方向、涵盖德智体美劳全面育人的基础性作业,鼓励布置分层、弹性、个性化作业。”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以上《意见》和《素养目标》为初中历史作业的设计指明了方向。初中历史作业是对学生历史学业评价和历史学科能力测量的重要标杆,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与拓展,也是教师了解学生学情、调整日后教学策略的重要手段。通过日常教学发现,作业减负经常被简单的执行为:减少作业数量,减少作业时间。但这样的“一刀切”做法扭曲了减负本意,同时也并未达到完成作业的效果。“双减”背景下,具有弹性、个性化、可行性的分层作业设计成为必然趋向。“双减”背景下的初中历史作业设计应更着眼于学生“人的成长”,关注学习对学生发展的价值,初中历史作业设计应在学生的认知水平上、素养培育上双线并行。

    一、设计激发兴趣的历史作业

    作业的设计要实现学生主动做、愿意做,而不是被动接受、被动完成。这就需要我们打破“无选择、无差异”统一完成练习册、试卷类型的作业设计。分析学情,让学生主动参与到作业中。在日常教学中,我曾理所应当地认为学生阅读教材内容无障碍,课堂可以直接进入新课教授,但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会阅读历史教材,甚至存在读不通的情况,更不用说在其中圈画出如“时间、人物、地点、背景、过程、性质、影响”等关键信息点,以至于课堂教学效果缺少真实有效的“预习”环节。因此,在初中历史作业布置中,我做了一个尝试--“我是历史小老师”,课前三分钟为大家介绍上一节课所学内容,要求讲述清晰、重点突出。以小组为单位,但不固定人选,小组中六人任一个都要课下做好准备,课上进行展示。通过学生预习--老师教学--学生再讲述,三步巩固基本知识,同时提升学生长阅读能力、语言运用能力以及自信心。

    例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中国近代史部分内容时,史实众多,很多学生表现出畏难情绪。而时值党的百年华诞,荧幕中涌现的众多优秀的献礼片,为本次作业设计提供了素材。在假期作业中,我就设计历史类影视作品的作业:利用假期观看《觉醒年代》,写出剧中最让你感动的一个历史片段或历史人物。以此感性了解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等新民主主义革命史;通过电视剧中的细节演绎,感受民国时期的民俗民情。这样的历史作业设计将历史学习延伸到课堂之外,充分发挥历史学科以史育人功能。

    二、设计符合需求的历史作业

    作为学生来说,每个人之间都存在着不同的个体差异。他们在学习能力、方式以及动机等都是不同的。教师可以据此设计丰富多彩的“菜单式作业”,适应每位学生独特性,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使学生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优势,获得不同的学习内容、不同的学习进度。分层作业就是把过去同样内容、同样标准、同样模式、同样分量的作业改为“菜单式”作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兴趣选择不同的作业。新课标更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分层式作业的设计利于学生潜力激发和个性发展,能够更好地促进不同学生的能力发展。例如,在教学《原始的农耕生活》一课后,可以这样进行分层式作业设计:

    1   .设计作业:观察河姆渡原始居民住的房子,思考干栏式房子的优势,试着动手设计制作一个干栏式房子模型。满足喜欢动手实践的学生的实际需求。

    2   .设计作业:假如你是一位远古时期的陕西半坡人,请你描述一下自己一天的生活,写一篇200字左右的小文章。满足文字应用能力较强的学生。

    3   .设计作业:请绘制一幅符合古代半坡村实际的村落想象图。满足喜欢绘画的学生

    4    .设计作业:请用粘土或者橡皮泥制作一件仿陶器。满足动手能力强、富有实践精神的学生。这样的分层式作业,能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不同的作业,有多种兴趣的学生可以完成几项作业,无论是学困生还是优等生都能从作业中找到自己的兴趣点,从中获得满足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从而提升学生锻炼理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和写作能力。

    三、设计多学科融合的探究型历史作业

    初中历史作业的设计要加强作业中对真实问题的解决,增加实践类作业;要加强学生探究能力、小组合作、创新思维的发展。在设计历史作业时,可以进行跨学科融合。以八年级上册中国近代史为例,党史内容丰富,北京依托众多红色教育资源,可以充分利用将其转化为历史作业。

    例如十一假期作业中,结合地理学科、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学科特色,设计了小组合作作业--“打卡红色爱国教育基地”系列活动,绘制前往参观的路线图,标注方向、道路名称、标志性建筑物,并撰写文字介绍或以视频的形式介绍历史人物、历史建筑背后的故事。充分发挥多学科的德育功能。学生在提交上来的作业中,出现许多课本上未曾详细介绍过的历史建筑、历史人物,如《新青年》报社旧址等,历史课堂得以延伸。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渗透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学科素养,同时让学生发现身边历史、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让学生切身体会到时空交错、物是人非流转的冲击感,在耳濡目染中升华家国情怀。“双减”背景下的历史作业设计,应体现学科知识的广泛性。历史作业设计是历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教学实践的反馈。优化作业设计,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质量,需要教师不断的探索、研究。这对教师自身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它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精讲精练、在备课中准备充分、自身拥有丰厚的史学素养和高超的教学技巧。因此,提升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和作业设计能力是解决作业设计问题的重要前提。这一点极具挑战!

    四、设计多样性的历史作业

    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个学生独特的个性和具体生活,为每个学生的发展创造空间。千篇一律的作业只能适应一部分学生。而多样性的作业可以让每个学生在一定程度上都有所提高。

    1、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作业:给学生一个相对矛盾的命题,让学生确立自己的观点,并围绕其观点组织史料进行论证。如“有人认为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导致了隋朝的灭亡,有人却认为开凿大运河是隋朝在历史上最大的贡献。你是怎样看待这两种不同观点的,”将学生置于特定的历史情境中,进行想象。如“在那种情况下,你会怎么办”、“假如你是×××,会怎样想”等等。提出历史现象的反面假设命题,要学生求证,如“假如没有曹操,历史会有什么样的发展,”由古至今,由中至外地进行联想,如“由商鞅的死你想到了什么”为学生提供一些历史资料,使其从中获取信息,解决问题。

    2、根据不同的学生情况设计不同的作业:如“用语言或绘画的形式描述半坡人和河姆渡人所居住的房屋”、“你所知道的孙中山”等等。这些作业是开放性的,没有固定的答案,以语言表述为主,形式可以自由选择。多种多样的作业为学生创造多种多样的展现各种能力特色的机会,给每个人以多样化的选择,使其扬长避短。学生在选择了适合自己的作业后,就会积极回顾、重温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并结合自己已有的经验进行观点的确立、材料的组织。激活学生的历史情感和学习意识,发挥了学生的独立性和创新精神。

    综上所述,只有让作业不再成为负担,而是“随风潜入夜”式的融入学生的生活实践中去,才能让知识从书本上的“符合”转变为学
    生自身的思维能力,最终真正培育学生学会从历史的角度观察和思考
    社会与人生,从中汲取智慧,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坚实.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历史作业设计[J].学园(教育科研),2012(24).

    [2]       赵果.浅议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历史作业设计及应用效果[J].无线音乐(教育前沿),2014(11).

     


    点击次数:405  发布日期:2022/7/23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