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双减政策下初中体育作业布置的反思与应对 赵时毅

                          双减政策下初中体育作业布置的反思与应对

       ◎    广西贵港市平南县同和镇初级中学   赵时毅

    摘要: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双减政策,成为教育改革的主要抓手,也明确了新时代教育部门工作的重点。如何在双减政策下布置实践体育的家庭作业?本文从初中体育家庭作业布置现状和体育家庭作业布置的要求出发,分析体育家庭作业布置的困境与反思,提出双减政策下的初中体育家庭作业布置。

    关键词:双减政策;体育作业;作业布置

    双减政策是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手段,明确规范义务教育阶段校内外、线上、线下学生培训,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与全面发展。教育部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为学校明确了初中体育家庭作业制度与各学龄阶段体育课与体育锻炼的时间:初中每周3课时,有条件的学校每天开设1节体育课,确保不以任何理由挤占体育与健康课程和学生校园体育活动,提出每位学生掌握1至2项运动技能的新目标。

    一、初中体育家庭作业布置现状

    体育家庭作业是学校体育向课外体育的扩展,充分给予学生练习与形成自动化的时间。同时也是学校、家庭、社区,三元促进全民健身的重要手段,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和终身体育的意识,牢固掌握一或两项运动技能。

    初中体育家庭作业的布置是近三年国家体育监测推动的结果,处于推动阶段,缺乏主体内生动力。部分学校领导和体育教师由于自身认知不足,积极性不高。在作业内容呈现单一性,与国家体育监测项目不一致;作业布置量、练习频率、难度都处于适中水平,对学生的身体锻炼处于“安全”运动状态;学生由于对布置的作业缺乏相应的兴趣,或缺乏相关运动的常识,体育家庭作业完成度情况较差;目前学校体育的评价以体质监测单一指向评价,缺乏动态的、多维的评价方式;家校合作的模式尚未形成,学校体育未与社区体育形成政策上的明细规定。

    二、体育家庭作业布置的要求

    在2021年上半学年国家教育部《落实“五项“专项整治》的文件中提出学校在布置体育家庭作业的同时,合理规划学生学习、生活、锻炼、睡眠的时间,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根据《“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的要求,实施青少年体育锻炼活动干预,实现学生体质干预计划。

    体育家庭作业的要求:(1)学校制订系统的体育家庭作业布置计划。要求结合学生学龄阶段身心发展水平与实际教学进行作业的布置,不单一的以体质监测项目为家庭作业内容;(2)根据学生学习水平制订合理科学的家庭作业。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相应的家庭作业布置,有基础的运动活动作业,学生专项能力提高作业,学生专项运动能力发展等作业层次。(3)实现学生每日课外体育活动1小时的要求。布置体育家庭作业应该与学校体育、家庭教育与社区服务,实现“三元育人”,将体育课堂拓展延伸至家庭、社会,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终身体育运动意识。

    三、体育家庭作业布置的困境与反思

    体育家庭作业作为学校体育的延伸,课余体育锻炼活动的有效行动方式,不仅是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的有效手段,更有助于提高学校体育教学的效果,形成体育运动锻炼的良好习惯。通过布置有效的体育家庭作业,可增进家庭成员和谐交流与互动、丰富学生课余时间、促进学生身体素质提高。

    1.体育家庭作业布置的困境。体育教师对体育家庭作业的认识处于政策解读阶段,还未形成良好可行的机制。学校出于对作业的整体把控,在体育家庭作业内容的选择上,呈现出单一性。教师根据学校体育教学,布置枯燥的练习,例如仰卧起坐、跳绳等。部分教师仅口头布置作业,学生尚未形成良好的课余运动锻炼习惯。

    体育锻炼与运动,是以身体活动为基本表现形式的动态活动,根据这一特性就难以进行纸质的量化评价。目前,教师对学生体育家庭作业的评价,主要依赖于视频反馈、数据测量反馈、每日打卡数据反馈等形式。视频反馈耗时长,教师对每位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与质量进行评价的可能性低。运动主要依赖于过程,若是将评价放在最终结果上,就忽略了学生情感、态度。

    家长对体育家庭作业参与度不高。在实际的体育家庭作业完成过程中,部分家长既要做安全防护人,又要做运动督促者,还要承担评价者等角色,这导致很多家长不堪重负。部分家长的体育意识淡薄,认为体育运动必要性低,在学生完成体育家庭作业的过程中不能起到督促作用。

    教师在体育家庭作业的运动负荷与频次上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这导致目前体育家庭做的运动负荷与频率安排不够科学合理。学生在运动的过程中,难以实现自我超越,从而导致学生认为体育家庭作业是任务,学生的自主能动性低。

    2.体育家庭作业布置的反思。体育家庭作业现阶段主要存在前期准备阶段的不足,在实施过程当中缺乏与学生家长的良好沟通,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明显。体育家庭作业的评价,应从学校出发制订切实可行的制度,教师能够根据制度设计作业内容,根据作业要求制订可达成的目标。根据体育作业的特殊性,需将家长评价、学生评价、教师评价有机结合,形成学生个人作业档案,进行及时反馈与奖惩。

    家校合作模式,除依赖于学校与家庭资源外,还需有效利用社区资源,整合资源利用,有助于学生课余参与竞争性、趣味性强的运动。教师应当充分利用数字资源,线上布置作业,达到与家长及时沟通,学生通过线上获得更加专业的指导。

    体育家庭作业布置的原则: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兴趣,增加作业完成有效性;可行性,结合学校与学生实际,合理制订作业计划;有效性,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培养运动习惯;目的性,制订明确可达成的目标;安全性,除开场地与器材安全,也要考虑运动损伤等;个体差异,结合学生学习状况、身体素质、学龄水平、性格特点、性别因素等设计不同层次体育家庭作业。

    四、双减政策下的初中体育家庭作业布置

    根据“双减政策”制订合乎实际的体育工作条例或体育家庭作业制度,使体育家庭作业制度化、常态化,实施区域内、集团内教师与资源共享,并就教师任教班级学生体育家庭作业完成情况与教师工作量计算挂钩,提高教师主动积极性。

    1.家校互动模式。家校互动模式作为新生型教学模式,主要涵盖了五大要素: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特点、模式程序、评价标准。家校互动模式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通过家长与教师相互配合的模式,通过数字与IC技术收集家长、学生、社会信息,为学生提供科学指导。家校互动模式应遵循容易性、针对性、全面性、科学性和交互性的原则,作为指导整个家校互动模式各个环节的准则,贯穿整个实施过程。

    2.作业分层布置。(1)学生分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需要根据学生运动技能水平、学习能力、教学进度三个维度进行学生分层,不可过多过细的进行学生的分层,简化作业布置,针对性的进行先行分层试验,保护学生自尊心以及学习运动技能的自信心。(2)难度分层。根据学生的能力和水平进行分层后,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不同程度的运动难度。分成教学巩固型作业、专业技能提高型作业、专业技能发展型作业。(3)运动量分层。家庭作业若要达到一定效果,就需要加大运动量,但超量的运动量又会导致学生产生厌学、厌动的情绪。根据学生分层,制订适宜运动量、超量运动量两种运动量分层。(4)评价分层。根据学生分层,对学生的评价也应各有不同,处于基础阶段的学生,评价要求应以坚持完成为主要评价,提升阶段学生要给予合适的肯定与鼓励,发展阶段学生要给予科学的奖惩制度。

    3.有机评价模式。教师是学生运动学习的引导者、指导者、观察者,且体育运动直接作用于学生身体,以其身体素质、运动技能的提高作为可视化的教学结果。教师在进行作业评价时,需根据不同学生学习状况与身体素质水平作出合理、科学的评价,并就评价指标作出科学的运动规划,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总之,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学生作业不再是只是课堂作业,要求教师实施科学性、创新性、趣味性的家庭作业。体育家庭作业是课余体育活动的另一种延伸,全民健身的主要抓手,学校、教师、家长都应重视其推广与落实。现阶段的体育家庭作业内容形式上存在单一性,教师在实施过程当中,要结合自身实际勇于创新与使用新教学手段、多媒体等辅助教学条件进行家庭作业布置。通过多维度、多条件、多方式、多平台等方式进行评价,促使学生在评价中成长与成熟。

    参考文献

    [1]李佳川,孙洁,唐金根.对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育家庭作业相关问题的思考[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5:79-85.

    [2]马韦伟,江玲.网络环境下的家校互动德育模式探究[J].现代教育技术,2007(02):33-35+19.

    [3]牛纪明.互联网+家校互动模式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

    5(32):179-181.

     


    点击次数:84  发布日期:2022/7/23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