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初中数学学困生教学问题 郑巨胜
刍议初中数学学困生教学问题
◎ 浙江省平阳县鳌江镇第三中学 郑巨胜
摘要:数学是研究现实生活中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学习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因此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表现的差异也较大。本文就数学学困生的概念以及如何解决数学学困生问题做了简要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数学学困生;数量关系;空间形式
数学学困生,顾名思义指数学学习困难的学生,这些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和水平明显低于预期目标,在运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等方面表现相对较差,这部分学习如果不能及时引导,使他们的学习跟上班集体的队伍,势必会影响整个班集体的学风建设,影响老师的数学教学。从另一方面看,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特殊的学习个体,学困生不是绝对意义的差生,只要老师充分的理解和关心他们,耐心得法的指导他们,松绑于心、务实指导、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学困生就不会成为差生。
一、分析成因,对症下药
数学学困生的形成有共性原因,但就每一个个体而言,学困生各有其特殊性,老师要搞好学困生的数学教学首先要“问病下药,靠船下槁”,这样在搞好针对性教学中就会做到有的放矢。教学实践证明大多数学困生并不是智力因素造成的,而是受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大致说来有:学习基础差,对学习缺乏信心,厌学数学;没有很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不得法,事倍功半,长时间下来,也就失去了信心和兴趣;再者,学习不投入无持之以恒的精神,不思进取,缺乏内驱动力;当然也有理解能力、运算能力和想象能力较差的学生。
对于学习缺乏兴趣、信心、恒心的学困生,老师在帮助他们学习的同时首先要攻心为上,注意激发他们学习兴趣。对于学习不得法的学困生,老师要能和学习一起研究学习过程中哪些环节没有抓住,没有把握好,指导学习如何处理好这些认知环节,如何积累知识,如何填补学习中漏洞,让他自己去实施总结、改变,再实施、再总结。
二、松绑减压、重在激励
老师、家长都要能给学习一个宽松的环境,自主的氛围,因此要给学困生松绑减压。
首先,针对各人的实际情况,帮助他们找出影响学习的主要障碍,用尊重、关心的态度理解他们,给他们以力量,给他们克服困难的勇气。其次,取消“60 分及格”的不确当的评价方法。只要他们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一定的提高,达到目标要求,我们就可以认为这位同学是一位合格的学生。
在教学中,坚持不放弃每一个数学学困生,哪怕成绩再差,都要想方设法帮助他,鼓励他,不要动辄就批评他们,要关注他们的长处和进步,如不肯做作业的做了,不肯举手的举了,不肯问问题的问了,抄作业的不抄了,一经发现及时表扬,作业中要多一些“书写认真、思路合理、解法独特、解题严密”等鼓励性的评语,让他们在成功中不断进步并逐渐恢复自信,以达到良好的效果。
三、以会为先,以准为则
对学困生的教学要注意立足课本,抓住双基,以教会为先,以做正确为原则,这也是求真务实精神在教学中的体现。学困生过去基础较薄弱,相关问题间的联系理解不透彻,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听懂不一定会做,会做也不一定能完整的做对,这就要求老师在讲解每一节内容时多让学困生思考动手最终达到会做,做对的目的。
过例题练习题关。例题具有典型性、示范性和指导性,练习题浅显全面,与课本联系紧,针对性强。学好例题与练习,就学到了书本上的主要东西,学起来也易懂、易接受,例题练习题要采用先精选、再分类、教学中通过讲练,板演相结合使他们对每一道例题、练习题会做而且能做对,化为自己的技能。
过好单元测试关。每章结束前,都要安排与自我检测题难度相当,甚至更低的 45 分钟测试题,这些测试题应包括讲过的概念,做过的例题习题,以及自测题四个方面,经测试后迅速反馈给学生,使他们及时了解还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力争做测试题人人过关。
四、因材施教、加大辅导
加强辅导是提高学困生成绩的有效措施,数学学困生知识不系统、学习无兴趣,方法死、态度马虎,因此加强针对性辅导,更为重要。课前辅导,老师要可着力于为数学学困生做好知识和思维两面三刀方面的铺垫工作,以促进数学知识的正迁移。课堂教学应力求具体,形象、生动、活泼,要善于通过数学差生的面部了表情诊断其理解和掌握知识的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的方法、方式。要让数学学困生多回答问题,多板演题目,做到由易到难,由基本到综合,一方面可以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另一方面对其数学语言表达、思路分析解题格式能给予及时指导。作业不搞一刀切,对他们要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也可以以“跳一跳摘到果子”为原则适当布置些综合题,并在作业前让他们讲思路,讲解法,在思维上给予矫正,也可以将数学学困生与优生搭配,采用一帮一的办法,或者把他们的座位安排在走道两旁,以便老师巡回指导。此外,课外辅导也是弥补数学课堂教学的不足,是转化学困生的有效手段。
五、授之以渔,因势引导
学困生的辅导不仅在知识传授上,还要注意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无数事实证明,优秀者与平庸者之间的差异,不仅限于智力因素的高低,而且决定于他的非智力因素,因此要特别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不仅要培养他们自信心进取心,更要培养他们坚持的毅力和顽强的意志。锻炼其不怕失败,接受失败,失败了鼓起勇气再干的顽强意志,另外善于培养他们自控能力以及善于与他人合作的精神。不要责怪别人,嫉妒优生,而要学会在别人生活中接受别人的意见,吸收别人长处,要让学困生养成对自己的学习计划反思的习惯,培养自我超越、自我完善自我教育的意识和能力。古人云:“学起于思,思于源。”重视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精神,形成“建疑—析疑—质疑—解疑”的过程或模式,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绝大部分学困生都有个性特征,我们要细心观察,加以培养,让其充分发挥,这些举措都是因势利导,增加学困生造血功能,可以从本质上解决学困生的学习问题。
以上是本人结合多年教学实践而提出的一些不成熟的方法,我们坚信,只要重视对数学学困生心智的研究,善于找出行之有效的策略,一定能使学困生不断进步完成学习任务,达到合格毕业生,甚至成为拔尖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