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农村基层初中班主任与各科任教师关系研究 梁泽湘

    农村基层初中班主任与各科任教师关系研究

    ◎   甘肃省庆阳市环县秦团庄乡初级中学    梁泽湘

    摘要农村基层初中班主任与各科任教师的关系的好坏对学校教育教学效果具有重要影响,但是国内学术界对这两者关系的影响效应的研究却付之厥如。基于知网、龙源网、维普网等相关学术论文中的这方面的研究、探讨结论,本研究写作之前采用文献法、调查法、行动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及经验总结法研究和探讨了两者之间的关系。通过在学生当中的调查发现:班主任在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中处于重要地位,其起到统领全局的作用,对学生的影响较大,各科任教师起到辅助作用,对学生的影响次之。针对农村基层初中班主任与科任教师合作工作成败的个案研究表明: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当中,班主任是班集体的“核心”、是学校对外的“代表”,班主任要善于处理两者的利害关系,营造和谐气氛、创设有效沟通机会、建立合理的人员组合。各科任教师也要明确自身责任,改变工作作风,积极参与班集体管理。总之,两者要通力合作,互相尊重、互相理解, 才能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建立起优秀的班集体,促进农村基层教育质量不断上台阶。

       关键词:班主任与各科任教师关系;通力合作;教育合力;教育教学质量

    李镇西说:“一个班要搞好,班主任是非常关键的,但仅仅靠班主任显然是不够的,而必须整合教师团队的力量和智慧。” 马柯连卡曾说过:“哪里教师没有结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哪里也就不可能有统一的教育过程。” 班级是学校的基本因子,决定着学校的兴衰成败。在班级的建设与管理中,不仅仅是班主任一个人的事,而且是需要班级师生共同努力的,其中,班主任与各科任教师的通力合作尤为重要。本文主要立足于农村基层初中,研究班主任与各科任教师的关系在教育教学中的影响与作用。

    一、    农村基层初中班主任与各科任教师关系现状分析

    通过对我校以及我区域小学班主任与各科任教师关系的调查、研究与观察,发现以下几点不良现状:

    (1)班主任和各科任教师很少就班级管理的问题在一起进行详细研讨过;(2)班主任很少把自己的管理理念、管理思路、管理目标和管理制度等向每一位科任教师表达;(3)在研究学生问题上,班主任会习惯性忘记将学生的一些基本信息告知各科任教师;(4)在制定班规问题上,班主任甚少征求各科任教师的意见,也很少将制定好的班规向各科任教师完全传达并请他们校对和配合进行;(5)就各科任教师而言,他们也不能及时将其所任教科目的详细要求和课堂上出现的异常情况向班主任说明;(6)班主任与各科任教师多数情况下都是各自为战,独立为营,互不信任,力不能往一处使,心不能往一处想;(7)班主任与各科任教师之间因抢课、课堂纪律、教育理念、学生管理等发生矛盾(8)各科任教师认为班主任每月都有几百块的班主任津贴,班级事务大多数理应由班主任解决;(9)班主任与各科任教师都存在一个共识:我们就是这么一个不起眼的农村基层学校,只要你好我好,大家都好了,互相都不愿意为对方承担责任;(10)最坏的现象就是: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出现问题,有的其他科任教师不但不帮忙,反而会给班主任落井下石;而各科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出现学生管理困难时,有的班主任不但视而不见,反而会从中作梗。

    二、    不良现状产生的原因

    1、唯我独尊

    正是由于一些科任教师认为班主任有班主任津贴,班级事务大多数理应由班主任解决,不然要班主任干啥呢,所以造成了有些班主任就赌气地唯我独尊、一手遮天,大凡班级里的大小事情都不与其他科任教师商量,比如:班级管理问题、管理理念、管理思路、管理目标、制定班规和班级工作计划、班干部的任命、甚至课代表的指定等都由其一人说了算,他们不希望其他科任教师参与自己的决策,因为他们错误地觉得这个班级是他们一个人的。

    2、恪守本分

    恪守本分指只做自己分内工作,“分工”明确,对于分外工作,则漠不关心。有一部分科任教师能管理好自己的课堂,完成相应的教育教学任务,抓好自己的教学质量,但他们不愿意在自己的责任与义务之外参与班级管理或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这一类科任教师,虽然有时也偶尔配合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但对于班级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他们不会主动提出自己的意见与建议,总是保持一种沉默的状态,他们也不愿意承担任何的责任,总是表现出与己无关和无所谓的样子,他们的目标是很明确的: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我不会给班主任设置障碍,但也不会对班主任给予更多的协助,因为那些不是自己的分内事。

    3、不求上进

    这类老师当中,有班主任,也有各科任教师,他们在工作中就展现出一种“得过且过”和“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不求上进的态度,他们看上去就像是在学校里“混日子”,做事情敷衍消极,混一天算一天,没有积极主动的精神。教学质量是好是坏,他们无所谓;班级管理工作开展得是否顺利,他们无所谓;学生能否健康成长,他们无所谓……反正他们每天按时上班了、按时上课了、按时把作业改了,任务就完成了,一切就行了,无需追求太多,无需对谁负责。

    4、“责任”与“权利”的误解

    有个别科任教师错误地认为班级管理的好坏与自己没多大关系,他们只管教好书不管育人,对于班级里发生的事情,不想与班主任有过多沟通,不情愿参与到班级管理当中来,甚至把责任往班主任身上推,不情意配合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工作;而有个别班主任亦存在相似的想法:我只负责班级管理工作和自己所任教科目成绩,至于其他学科的成绩好坏或课堂上发生的问题,那是其他科任教师的事,我鞭长莫及,也爱莫能助。但有时候,事情也与此相反,有极个别科任教师,“责任心”表现得过强,喜欢越俎代庖,直接插手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对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指指点点、横加干涉和看不上;而也有极个别班主任则对科任教师的表现不放心,生怕自己手底下的学生“兵”成绩上不去,私底下议论科任教师教学能力或课堂掌控能力不行,甚至亲自上阵给学生讲题。

    5、针锋对麦芒

    无论是班主任还是各科任教师,都存在这样的教师,他们给人一种缺乏协同作战的意识,个人利益高于团队利益,做任何事情都很自我,只自私地希望自己所教的科目成绩名列前茅和多几名出色学生,以便压别人一头,以便给自己脸上增光,给自己的业绩增色,不愿意顾忌其他学科的利益而经常互相抢课、占课,为了完成自己所教学科占据大量课外时间,导致学生没有足够时间完成其他学科老师布置的任务,甚至有极个别这类型的老师向学生有意无意灌输一种思想:“我教的科目才是最为重要的或者分值最大,XX学科分值小或者对你们将来没有多大实际用处,你们要从这些科目中抽出时间多学习我所教的科目,提高我所教的科目的成绩。”还有就是有个别任课教师私下爱说某某班的学生纪律差、班风差、学风差,课堂气氛死气沉沉,而其他班却没有这些现象,只要一到这个班上课,气就不打一处来,上课的好心情一下子就没有了。而当这个班的班主任知道此事后,就会说这个老师不会管理学生,不会教育学生,不会处理师生问题,课堂掌控能力差,对他的班级和学生带有偏见,带着情绪上课,哪能上好课,是老师自身问题,反而把责任推卸给班级和学生,这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三、    解决方法探讨

    1、站在大局的高度上。俗话说得好:“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班主任与各科任教师要懂得互相配合、互相理解、互相衬托、互相成就,大家通力合作,才能形成教育合力,才能发挥出1+1>2的效应。这就对班主任提出一个要求:班主任要有大局意识,要有长远目光,要从全局利益出发整盘考虑问题,要清楚自己的定位只是班级的组织者和协调者,而不是班级的领导者和指挥者,自己和其他科任教师对于班级管理都有平等的话语权。班主任要学会从大局出发,积极主动化解各方矛盾,消除各种不必要的误解和隔阂,发挥“缓冲区”的作用,学会整合各方面力量和资源,使大家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当然,各科任教师也必须要有大局意识,树立起集体观念,淡化个人得失,维护大局利益和长远利益。只有这样,班主任和各科任教师双方才能共同致力于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懂得换位思考。班主任要懂得站在各科任教师的立场上思考和分析问题,就能在理解中化解矛盾和解决问题了。比如,各科任教师经常向我“打报告”、私下谈论我班的班风学风和课堂纪律、对我制定的班规和教育理念以及管理目标等存疑,由己及人地客观看待这些,也许他们是在帮忙管理学生、帮忙监督班纪班风和学风,在善意地间接出谋划策。反过来,各科任教师也要学会换个角度想一想,如果我不是科任教师而是一名每天忙于处理一大堆班级的纷繁复杂事务的班主任,我会怎么想?怎么做?我希望自己所带的班级的班风、学风、纪律、卫生、教育理念、管理目标等是什么样子的?我的带班能力能不能获得其他老师的认可?大家这样换位思考,彼此还会有怨言和矛盾吗?

    3、凝心聚力、各尽其责,彰显合作风范。班主任与各科任教师要明白,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和班级管理中,双方都不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而是分工与合作的关系,因此,在日常的工作中,彼此要学会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合作。班主任要让各科任教师参与到班级管理当中来,让他们意识到参与班级管理也是自己的一份责任,从而激发他们对班级管理的兴趣、参与度和重视度。班主任要就班级机制的构建、班务的工作计划的制定和实施以及总结、阶段性工作的开展、班干部的选拔等虚心听取各科任教师的意见与建议。班级管理中出现的纰漏,各科任教师不能视而不见;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当中遇到困难,各科任教师不能作壁上观;班级管理目标、各项制度和计划的制定等,各科任教师要积极参与。只有互相补台,才能好戏连台。

    4、沟通是解决问题的最好的桥梁。李镇西说:“班主任和任课老师的关系,首先是一种志同道合的协作关系。建立这种关系,需要不断沟通思想,统一认识。” 就一个班级而言,班主任和各科任教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个教育团队,而班主任无疑就是这个教育团队的精神领袖。这时,班主任就有责任站出来,通晓班级的管理理念和治班思想,利用沟通协商的方法,将自己的这些理念和思想转化为各科任教师的统一认识,并在实际工作中付诸行动,共谋学生的发展。而各科任教师也有义务把自己发现的班级管理问题和自己在班级教学上遇到的问题坦诚地和班主任沟通,及时解决问题。只有这样,一个班级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优秀班集体。而通过这些,从侧面也能体现出这个班级的班主任和各科任教师是优秀的教师。

    没有脚踏实地的班主任工作做铺垫,任何学科的教学工作必定如同镜中之花水中之月,反之,没有各科任教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勤奋付出做陪衬,班主任工作的效果就会是空中楼阁。所以,只有班主任与各科任教师的关系协调互补、感情融洽、合作天衣无缝,大家才会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建设和管理好一个班集体,推动教育质量上台阶。

    参考文献:

    [1] 钟杰. 班主任与科任教师发生矛盾怎么办?[J]. 班主任, 2010(6):40-43.

    [2] 李镇西. 班主任如何处理好与任课老师的关系[J]. 班主任, 2014(11).

    [3] 周庆. 学校开展班级管理有效途径的探究[J].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3(10):221-221.

    [4] 杨子红. 班主任与科任老师的关系研究[J]. 科学导报, 2013, 000(010):261-261.

    点击次数:53  发布日期:2022/5/14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