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探索教学改革之路 提高体育教学效果 刘 俊

        探索教学改革之路   提高体育教学效果

        ◎    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城关小学    

    小学生是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在校期间,通过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出大批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是学校体育工作的根本任务[1]。但是,目前学校体育工作普遍存在一些问题,现行体育教学很少考虑学生的年龄性别特点,体育课练习密度普遍偏低,不利于全面提高学生身心素质,也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体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鉴于此,本人根据多年体育教学实践体会,提出如下建议。

    一、创设游戏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渗透和应用,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为好奇、好动和贪玩是小学阶段学生的基本特征,他们对未知的世界充满了幻想和探求的欲望,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游戏正符合这一时期学生的心理需求,最能被学生接受和喜欢。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够把教学内容渗透到游戏活动之中,在游戏之中进行体育教学,严格要求学生的游戏活动,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从而提高教学成效。

    例如,在小学体育“障碍跑”教学中,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思路,就会在跑道上设置一定数量的障碍物,让学生跨越,反复练习,由于学生的体育水平不同,障碍物的设置高度和密度都不好掌握,有的学生会因“吃不饱”而失去兴趣,注意力分散,也有一部分心理素质差的学生因“吃不消”而产生畏惧心理,失去锻炼的兴趣,以后会对抗和逃避体育活动。当然,如果教师能够把“障碍跑”教学设计融入游戏之中,让学生开展“封锁线”游戏,用橡皮筋拉成高低不同的“封锁点”,鼓励学生强攻“封锁线”,到达终点,学生就会消除畏惧心理,大胆参与,效果明显。如此“障碍跑”就会更有吸引力,学生也会认真投入练习,积极参与锻炼,认真对待。

    二、重视小组合作活动,提高群体意识   

    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活动的意识,使其由学会变成|“会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仅体现在个体的努力上,也反映在他们相互合作、发挥群体的作用上。在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根据教材和学生特点适时的渗透小组教学,不仅能解决教师辅导个别后进生的困难,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帮学意识,达到共同提高、共同进步的目的。小组教学则给学生创设了伙伴合作的机会,加强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使学生在互相协调、互相启发、互相促进、互相评价中提高学练积极性,更好地推动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为全面发展学生素质,面向全体学生,更好的实施素质教育打下了基础。

    如:游戏美化校园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和合作意识。教师启发学生用不同的图形组成美化校园的方案:三角形、长方形、圆形等,并且在征求个人意见的基础上创编。组成各种优美的图案:如重叠式、分离式、交叉式、还有综合式等。学生在借鉴他组的基础上,互相学习,又创造出星星状,花园形、花型、树形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方案。不仅使学生在合作中得到锻炼而且增强了小组的凝聚力,促进了群体智力的开发。

    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吸引学生参与   

    体育课堂也分为教室与活动课程,并不是常年操场上进行奔跑与训练。当在教室内进行授课时,学生往往会失去学习的兴趣,注意力很容易被分散,课堂的参与度也不高。为此教师可以采用信息技术的手段,利用课余时间找寻一些有趣的体育视频,播放给学生观看,并且通过视频向学生传递正确的体育意识与体育技能,从而吸引学生的参与目光,提高学生对体育知识的认识。最后教师也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出规范的体育动作,让学生清晰地看到各种标准姿势,加强自身的体育规范性。   

    例如,教师在教学“足球”的相关知识时,可以截取一些足球比赛的视频,让学生切实地感受到足球赛场上的紧张感,同时也能够通过视频来吸引学生的课堂目光,保障学生的注意力不受分散。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视频内容,向学生讲解足球比赛的规则,加深学生对足球的认识。针对女生学习足球知识,教师可以利用名人效应,比如鹿晗的明星影响力比较大,同时他对足球运动比较热爱,因此教师可以截取鹿晗踢足球的视频,来提升女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当学生的目光聚集之后,他们的课堂参与度自然而然地就会提高。

    四、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养成健康习惯

    终生体育就是终生锻炼,在国家和社会提供必要的条件下,很大程度上依靠自学、自练、自我调控和自我评价。终生体育着眼于现在,也着眼于未来,并非只是简单的理解为学会一两个项目可以终生受用,做好这一切关键是打基础,怎样才能打好基础?就是要在体育与健康学科的课堂教学中的一点一滴的积累,一节好的体育与健康课就应体现培养学生终生体育能力和可持续发展思想。    

    例如:一个学生学习前滚翻技术动作后,它所学的不应仅仅局限于学会了这一专项技术动作,而更重要的是应该了解这一动作的特点及组成及学习方法,能够在将来遇到类似动作时自学、自练、自我保护或是能根据所学,创编出一些新的动作,达到自我锻炼的目的,使学生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与能力。

    总之,教学改革是小学体育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其作用不仅仅是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更重要的是坚持素质教育、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对广大小学生的积极意义。在教学活动中使学生学习并掌握体育技能及知识,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各学校应敢于创新,勇于突破,积极参与体育教学改革,并通过实践为体育教学提出更为符合实际、更富有操作性的改革策略,为体育教学改革照明指路。

    点击次数:132  发布日期:2022/4/16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