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阅读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刘 洋
群文阅读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 四川省广元市八二一中学 刘 洋
摘要:群文阅读作为一种新颖的教学方式,受到广大教师的重点关注。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如何高效运用群文阅读模式,成为了当今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试着分析了群文阅读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希望能够有效提升群文阅读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水平。
关键词:群文阅读;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运用
所谓群文阅读,是指师生围绕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结构化文本,在单位时间中通过集体建构达成共识的多文本阅读教学过程[1]。它摆脱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有效开拓学生们的视野,锻炼学生们的综合能力。目前高中群文阅读教学正处于蓬勃发展中,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需要探讨研究。所以我们需要创新教学模式,全面提升群文阅读的应用价值。
一、高中语文群文阅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议题设置的“简单化”
议题是群文阅读的主题思想,没有议题根据群文阅读会显得杂乱无章,从而让学生失去阅读的方向,影响阅读的整体效果,所以议题的选择对于群文阅读而言就显得非常重要。通常情况下来讲,议题的设计是核心能力的体现,它全面决定着教学的方向和目标。然而议题选择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调查发现,不少老师在议题的确定上过于“简单化”。一是议题单一,区分度不高,就一个单一的议题,不能充分发掘文本的教学价值和激发学生思辨能力。例如在对《边城》等课文进行群文阅读过程当中,仅仅以“故事的创新表现”为议题,我们只能展现出课本的社会价值,很难展现出课本的教学要点。这些议题的设置不够具体,无法让学生了解课文重点,从而全面降低了学生的学习质量,让老师失去教学的目标。二是议题的形成,要么老师“独裁”确立,缺乏对学情的把握和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要么完全放手,由学生自主确立,而缺乏必要和足够引导。这都不利于形成师生合力,教学相长。
(二)文本组合存在局限性
群文阅读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多种阅读形态满足了议题的发展要求,让学习目标更加明确,从而有效锻炼学生的整体思维,丰富学生的社会视野。群文阅读能帮助学生们更加深刻地了解整个主题的内容。也正是如此,老师应该加强文本的整合力度,引导学生有针对性的开展知识阅读。群文阅读与传统阅读有着一定的不同,因为群文阅读具有较强的创新性,有的老师在选择文本知识阅读过程中只限于教材文本,只是单一的整合了教材的内容,没有根据教学范围进行课本的选修教学。上述教学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三)群文阅读评价机制不够完善
当前而言,许多老师没有掌握群文阅读的相关要点,许多学校没有根据群文阅读制定相应的评价体系,使得学校对于群文阅读没有建立更加完善的衡量标准。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没有明确的标准评价机制,群文阅读很难开展,并不能有效的提升和完善。只有建立更加完善的群文阅读评价体系,才能推进群文阅读的有效普及,从而达到预期的阅读教学效果。此外,许多老师将学习效果作为评价考核群文阅读教学水平的主要标志,忽略了学生的学习态度。这是因为缺乏完善的评价机制,导致群文阅读的教学质量很难有效提升,无法满足教学的整体要求。
(四)学生对语文群文阅读的积极性不高
当学生对某项事物有兴趣时,会自觉的开展相关知识的学习,从而主动的进行资料的收集。当学生们感觉群文阅读有趣之后他们就会自己独立进行群文阅读。然而在高考的影响下,许多学生不愿意开展盲目的群文阅读活动,认为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大部分学生会认为将有限的时间学习和高考知识相关的内容,从而才能提高高考的相关分数,而不是将精力放在无价值的群文阅读上面。甚至有些同学认为群文阅读过于分散,不利于提高自己的语文成绩。其实高效的阅读是提升语文成绩的主要方式,只有提升了阅读能力,其它科目的成绩才会有所提高。群文阅读是一项综合性的活动,它涉及的问题相对较多,阅读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思维,丰富学生的社会视野,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策略分析
(一)合理选择议题,让群文阅读更高效
对于群文阅读来讲,选择的议题尤为重要。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形成不同的教学方法,有效的展现出了群文阅读的整体价值。一方面可以根据文章主题进行群文阅读主题的选择。例如鲁迅的一些作品都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时代魅力,它让学生了解了鲁迅的思想和时代魅力,单一的阅读几篇文章,很难掌握鲁迅的相关文学价值。这个时候就将鲁迅的众多文章进行一体的整体集合,通过一定的议题方向,让学生选择不同时期的鲁迅文章进行整体阅读。这种群文阅读模式,能够让学生对鲁迅深入全面的理解,从而形成较好的学习效果。与此同时,老师可以讲和鲁迅先生相同文风的作者进行一个对比,从而深化学生对于此类文章的认识。另一方面,根据教学的方向来设定相应的议题内容。高中语文的群文阅读主要为了实现教学的价值,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同时让学生能够有效的应对高考。所以在群文阅读议题的设置阶段,要满足教学的整体要求。目前高中教材往往以单元为单位进行文章的整体展现,这是一种主要的群文阅读形式。如果将文章形成一个单元,这些文章要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议题的设计要满足单元的整体结构,从而将教学目标进行有效的统一。
(二)根据议题选择多样化文本组合
在群文阅读过程当中,文本是重要的学习载体,这种学习载体,对于群文阅读的支持构建具有一定的价值和作用。只有将学习和相关主题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够发挥群文阅读应有的优势和对学生的益处。如果主题和文章发生脱节,那么就很难发挥有效作用。正因如此,在群文阅读的过程当中,要关注文本的质量,通过多种形式的教材文本,来全面提升群文阅读的教学价值。首先文章有很多种,老师不应该局限于课文。当下的高中语文教材,一般由选修课和必修课组成,文本的选择范围主要包括在选修教材内,要促进选修教材和必修教材的整体融合,让选修课程成为必修课的延伸。除此之外,老师要结合教材内容,从文学史的角度来进行议题的选择,还需要对不同作者的文章进行统一阅读,从而丰富阅读的形式。其次老师应该选择一些区分度高的文章例如,在选择阅读主题的过程当中,要将主题的内容以图形的方式来进行展现,从而从多个角度让学生生动形象的掌握文章的相关内容。
(三)制定科学合理的群文阅读考核标准
有效的学习评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们在整个教学课堂中的学习效率,还能够促进群文阅读这样一种新颖学习方式的快速发展。当下而言,高中语文群文阅读的评价体系相对多样,它主要以老师的教学结果为主体,忽略了老师教学策略的价值,没有重视学生的学习态度。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建立更加完善的评价机制,才能促进群文阅读的快速发展。一方面要对整个评价体系进行一个较为全面的完善。传统的评价方式重视的是学生们最后的学习结果,但是却忽略了学生在教学课堂中的表现。群文阅读就能够强化学生在教学课堂当中的表现,让老师意识到这也可以成为学习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从而推送评价体系的完善。另一方面,应该要采用不同角度的评价方法来丰富评价内容。通过教学和学习的评价结合,全面展现出老师的教学价值,然而在实际的评价过程当中,忽略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有些老师仅仅关注学生们最后呈现出来的学习结果,却忽略了学生们在这一过程中付出的努力。只有建立一个多方位的评价系统才能够有效发挥群文阅读带来的益处,建立一个更加高效的语文教学课堂。
总结:综上所述,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开展,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群文阅读能够提升学生的阅读效率,丰富学生的学习视野,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为学生学习语文建立良好的基础条件。
参考文献:
于泽元,王雁玲,黄利梅.群文阅读:从形式变化到理念变革:中国教育学刊,2013(6):62-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