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秋琴:浅谈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浅谈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 江苏扬州市维扬实验小学 王秋琴
新课程标准要求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合作学习、实践体验、多媒体教学、自主活动中去创新、并体验创新的乐趣。
英语教学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运用所学的英语表达自己对事情的观点、感受等。作为一名英语老师,我们则更应该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设一些用英语的情境,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就需要加强英语实践,让学生多说、多练,大量接触英语,创造较好的说英语、用英语的氛围。老师要做到能够面对全体学生,尊重、爱护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参与到英语活动中来,让他们自由大胆地运用英语,发挥想象,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让英语课堂教学成为学生自主活动,大胆实践创造新天地的场所。
一.合作培养创新意识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中就必须要交流,通过交流才能展现自我,探索真理。在交流活动的过程中促进了同学之间的情感交流,同学们互帮互学、共同提高,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同时还能激发孩子的创新意识。在英语课上,有一项活动是要学生看图说对话,我们要求学生自己找合作伙伴,然后根据图和自己的理解去做对话,做的对话不要求整齐划一,可以发挥想象,只要符合图意。学生就会根据自己的理解与合作伙伴商量讨论如何做这个对话,在讨论过程中他们会创造性地编一些对话,且符合图意。这个活动不但培养了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还培养了学生创新的能力。
二.实践激发创新意识
学语言就是要多读、多说、多用,才能掌握牢固。因此在课堂上,我们就要让学生多说,让学生从被动的角色转为主动的角色,让学生从“要我说”变成“我要说”,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者。而老师的适时有效的提问也非常重要,这样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去说的更完整、更精彩。老师有目的地向学生提出问题,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运用学生已学过的知识,利用他们的社会、生活实践体验,启迪学生,引导学生去钻研、探索,让学生在质疑中去寻求答案的效果远远超出了老师的讲解。比如,在学《牛津小学英语》3A Unit8 Let’s go to the park这一课时,老师对学生说“Let’s go to the zoo. OK?”学生非常高兴地回答到:“OK.” 接着老师又问:“But how?”这个问题一出来,学生马上展开了热烈的讨论:“By bus.” “By car.” “By bike.”“By plane.”…然后有的学生说:“By bus.”有的学生说:“By plane.”还有的学生说:“By bike.”… 老师接着说:“But it’s near our school.”然后再次提出这个问题:“But how?”学生再次讨论决定说:“By bike or by bus.”还有学生建议说:“步行去”,在此教师可以顺便教学“on foot”。虽然在学本课时,“On foot”还没学过,学生还是大胆地用中文说了出来,这样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三.兴趣激发创新意识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英语也是一样,要让学生喜欢英语,就必须让学生对英语感兴趣。学生一旦对英语产生兴趣,就会乐意去接触它,并能积极地全身心的投入到英语学习中去。英语课上游戏、儿歌、表演、竞赛、chant等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那么我们该如何运用这些活动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终来提高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和学生的创新思维呢?因此,我根据教材内容运用这些活动,在教学中集知识和趣味为一体,以满足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在教学“颜色”时,我先谈谈我们班学生穿的衣服的颜色,然后导入到要学的单词,学生们学自己所穿的衣服的颜色的单词时会加倍地认真听,学的特别快,也特别起劲,学完一个单词学生还想知道其他颜色单词用英语怎么说,此时学生对所要学的单词充满了兴趣,那么他就会掌握的更牢固。学完之后,通过看颜色说单词、“what’s missing?”、唱颜色歌、换歌词等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实践能力,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求索知识,开发了智力。换歌词这个活动让学生很感兴趣,因此学生又自然地想到了自编歌曲,在原有的活动基础上,学生自己又进一步创新了活动,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多媒体教学激发创新意识
多媒体教学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原本枯燥无味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学生被动听的歌声,优美的图片,栩栩如生的动画所深深吸引。多媒体教学不仅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在教学中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把教材中单调的文字内容,通过文字、声音、图像相结合的多媒体方式,形象、生动、逼真的展示出来,使整个过程图文并举、声情并茂、视听结合,渲染了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创新意识。在一节课中适当地穿插一些多媒体教学,能够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还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提供创新实践活动,如chant、给故事配音、唱歌、猜谜语、游戏等活动。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展示几幅对话场景,让学生自由对话,然后看动画,随着画面的变换给动画配音,使他们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进行创新活动,同时实现创新目标,体验创新乐趣。
五.自主活动激发创新意识
新课程标准要求采用互动的课堂模式,提倡开放的学习方式,鼓励创造性地运用语言。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教育的目的是造就能创造新的而不是简单的重复前人所做过的事,这种人能有创造,发明和发现”。在自主活动中,学生不需要用固定的模式去学习,他能根据自己所想、所感、所需去学习,这样给了学生自由活动的空间,让学生可以大胆地去想,突破常规思维,通常这种情况下,学生都会有意外的收获。例如:英语课上经常让学生自编对话,学生在编对话时,不仅会用到本课所学的新单词、新句型,也会用到以前学过的知识。这样不仅巩固了本课的新知识,也复习了以前的旧知识,在新旧知识的交替使用过程中,学生会产生新的想法,对知识的运用会有一个新的认识,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还有在英语课中经常会用到“Do a survey”这个活动,学生对这个活动很感兴趣,因为这个活动可以让学生自由地去教室的每一个角落调查每一个他想了解的同学。比如:让学生用“can you …?”这个句型去调查别的同学会做哪些活动,通过这个活动,同学间会有一个新的了解、新的认识,这些新的事物也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这个活动还可以延伸到课后去,让学生去调查自己身边的亲人、朋友以及一些熟悉的人,再把调查的结果告诉同学们。通过扩大学生学习的空间,激发他们参与意识和探索精神,发展了他们的创新思维。
只有通过大量的语言实践活动,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才能得到培养和发展。英语教学应注重学生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在遇到新事物时积极思考、勇于探索、大胆实践,培养创新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