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浅析新课改下初中化学运用信息技术策略 潘静萍

          浅析新课改下初中化学运用信息技术策略

       ◎   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教学研究室        潘静萍

    随着信息化技术在各个领域中的深入,多媒体技术应用在教育领域也十分普及.正是在这样的形势下,多媒体技术应用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也显得不可忽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技术可以在声音、图像、实验过程等方面提供很大的帮助,使化学的课堂教学形成一个系统的过程。在多媒体应用技术的帮助下,化学课堂教学可以把抽象的教学内容形象化、把静止的教学内容动态化、把复杂的教学内容简单化,把微观的教学内容宏观化。多媒体教学手段弥补了许多传统课堂教学手段的不足,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内容、模式和方法产生深远的影响,有助于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利用信息技术营造乐学氛围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信息技术教学不但能够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对化学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教师在化学课上合理地利用幻灯、录音录像、投影、计算机等信息技术,直观生动地把所要讲授的东西展示给学生,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的热情,使学生在课堂上轻松愉快地学习。

    例如,在分子、原子的教学中,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分子、原子需要学生想象,在传统教学中仅靠教师一张嘴,学生一双耳,教学效果较差,很多学生在这一章的学习中表现出信心不足,兴趣低下,这一章就成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分水岭,学习成绩两极分化非常严重。此时,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将分子、原子展示出来,立体、动画的设计突破了宏观和微观的界限,同时图、文、声等信息的综合,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进行学习,促进空间想象,帮助学生建立微观粒子运动的想象表象,突破这一学习过程中的难点,大大地激发和巩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此以来,学生能够在兴趣中学习化学知识,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形式,同时还促进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进而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利用信息技术增强教学直观性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学生对部分化学知识感到较为抽象,讲解时既浪费大量时间,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此时可运用多媒体技术,使用化小为大、化虚为实、使微观物质宏观化的表现手法展示教学内容,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分子和原子》的教学中,老师在引导学生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解释化学变化时,由于分子和原子是微观概念,学生缺乏此方面的感性认识,故学生对水分子分解的微观实质较难理解,甚至可能感到困惑。此时,可能多媒体动画进行模拟演示。可事先做好动画课件:两个水分子先通过碰撞破裂生成2个氧原子和4个氢原子,而后,2个氧原子通过碰撞结合成一个氧分子,4个氢原子两两碰撞结合形成2个氢分子。通过多媒体动画的演示,帮助了学生顺利突破了学习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促使教学过程达到了预期目标。再如:在《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的教学中,学生对溶液温度改变的原因(分子或离子的扩散以及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的形成)较难理解,此时可借用多媒体动画对分子或离子的扩散和水合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进行展示。这样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能加深学生的理解。

    三、利用信息技术解决教学重难点   

    实验是化学教学的基础,通过化学实验能有效的使学生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但一些实验是在教学中难以完成的,只靠教师口头讲述,学生很难理解。对此,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有效的解决了这一问题,使学生更加容易对化学知识进行理解和掌握,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在教学《水的组成》一课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课前准备的水的分解实验视频,让学生在观看水电解的视频的同时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在实验的过程中,教师介绍水电解器,并强调:(1)是直流电源。(2)水中可加适量的硫酸钠溶液或氢氧化钠溶液,以增强水的导电性。指导学生观察并记录两个电极附近和玻璃管内发生的现象。提问:两电极产生的气体分别是什么?(让学生猜想产生的气体可能是氢气、氧气。为下一步的验证作铺垫。)让学生讨论用什么方法检验氢气、氧氣最佳。这样使学生从水的电解的实验探究中,学会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进一步得出结论。在合作与讨论中,学会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清楚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素养。

    四、利用信息技术增强教学效果   

    在初中化学实验过程中有一些化学实验是不能够在化学课堂上来进行试验的。如那些不能够保障安全或者违背绿色环保主题理念的化学实验,其他一些操作复杂繁琐的化学实验、缺乏实验条件或者需要更长时间在课堂上展开的实验等。初中化学教师可以使用录像、剪辑技术来对整个过程进行录制、加工,使用这种方式可以让更多学生能够非常清晰地观看到整个化学实验过程,同时还能够把一些非常重要的实验现象充分的显示出来,这样就可以增加整个初中化学实验的实效性。

    如在讲解《浓硫酸的性质》这节化学实验课时,这节实验课操作过程中具有很大危险性,在初中化学课堂上不能够正常进行演示,并且还会消耗大量时间,化学教师可以通过视频的方式把浓硫酸的性质实验过程展示给学生,这样就可以保障初中化学课时的进度,同时还给学生的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学生通过观看浓硫酸性质实验过程,能够更好地了解初中浓硫酸化学性质的整个实验过程,进而提升整个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质量。

    总而言之,现代教育技术在推动教育信息化与实现教育信息化教学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优势,将信息技术与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相结合,大力提倡多媒体技术,运用多媒体教学使知识更加生动形象,加深学生们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因此,初中化学课堂推进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毋庸置疑,这也要求教师更应该走在时代的前沿,不断地发展自己,不断探索新的有效的教学方法,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生一起抓住课堂这个学习的主阵地,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环境中学习。

     


    点击次数:41  发布日期:2021/12/19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