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构建结构知识策略探究 赵妹玲
小学数学构建结构知识策略探究
◎ 四川省乐山市沐川县教师进修学校 赵妹玲
摘 要:学生解决综合性强和开放性大的问题时往往无从下手,造成学生答题能力弱的原因是没有进行结构化学习。解决的策略包括:教师要增强结构化教学的意识、教师要努力提升构建知识结构的策略、教师要培养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结构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知识结构;策略
一、缘起:由考试题引发的思考
从学生期末考试的现状分析:学生解决简单问题能力强,复杂问题能力弱;解决已知问题能力强,未知问题能力弱。例如:2019年沐川县小学数学六年级毕业考试题中的第36小题。
团体游园购买公园门票票价如下:
购买人数 | 50人以下 | 51 | 100人以上 |
每人门票价 | 12元 | 10元 | 8元 |
今有甲、乙两个旅游团,若分别购票,两团总计应付门票1142元。如合在一起作为一个团体买票,总计只应付门票费864元。这两个旅游团各有多少人?
全县学生的得分率不足50%,高错误率的数据,不由引发思考,为什么学生能单独解决“购票问题”和“鸡兔同笼问题”却不能解决这道综合性问题。
二、追因:是什么造成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下降
(一)教师没有进行结构化教学的意识
“购票问题”是人教版四下《四则运算》中的内容,学生能通过计算、比较得出两个旅游团的人数;“鸡兔同笼问题” 是人教版四下《数学广角》中的内容,四年级学生能用假设法解决,五年级时能用方程解决。这两块知识是零散的、独立的,教师没有引导学生找到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共同的思想方法,把知识点有条理的、纲领式的呈现。
(二)学生不具备结构化学习的能力
解决这道题需要分两步思考:第一步确定总人数的范围;第二步用鸡兔同笼问题解决这两个旅游团各有多少人?虽然学生掌握了“购票问题和鸡兔同笼问题”两个知识点的解答方法,但还没有深度理解这两个知识点。遇到数学问题变式、试题难度增加时不能全面理解题意,找到解决鸡兔同笼问题还缺少一个条件“总人数”,形成学科的上位思考与认识,所以学生解答时耗时长或无从入手。
三、笃行:构建知识结构之实践策略
(一)教师构建知识结构的策略
数学是一个整体,不仅因为知识是纵向发展的,还是因为横向之间也存在充分联系,教师要增强结构化教学的意识,努力提升构建策略。选好构建角度,是从知识角度出发还是数学方法或数学思想出发。
1. 从知识角度出发
(1)熟悉一个个知识点;
(2)把同类的知识点前后联系起来,形成一条线;
(3)把同册知识纵向、横向联系起来形成一个面;
(4)把整个学段的知识纵向、横向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知识体。
【例1】人教版六下“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整理复习)”

2. 从数学方法角度出发
(1)抓住解决问题的关键点;
(2)理解知识点的多种解答方法,形成一条线;
(3)沟通同类知识解决方法之间的联系,形成一个面。
(4)建构分析和解答之间的联系,形成一个方法结构。
【例2】人教版六下“用比和比例知识解决问题(整理复习)”

(二)指导学生构建知识结构的教学策略
1. 第一层次:填空引导
以补充教师提供的思维导图为主。
第一步:熟悉知识点
教师对某一知识系统进行传统方式的分析讲解,梳理出相关概念及知识点,或老师提供相关概念名称学生翻书补充概念内容。
第二步:补充思维导图
教师提供一个只有空节点和空联接线的思维导图,让学生在自己理解的基础上填入合适的概念和相互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建立“以形为主”的知识体系。
2. 第二层次:排序引导
引导学生分清主题与子主题,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之间的逻辑顺序。
第一步:熟悉知识点
完成老师提供的课前研学单。
第二步:概念排序。
教师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的层次结构。从熟悉的知识点中,挑选出关键概念作为主题,概括性较小的概念作为子主题,最具体的概念作为次主题。
第三步:绘制思维导图。
学生根据概念的排列顺序,用箭头、连线把这些概念连接起来,表示出它们的关系,并标注重要知识点。
3. 第三层次:欣赏引导
目标驱动,自主绘制和交流分享,互相启发。
第一步:熟悉知识点
学生翻书自主梳理出相关概念名称和相关知识点。
第二步:欣赏评价
教师提供优秀思维导图,学生通过评价吸取创新之处,启发发散思维。
第三步:绘制思维导图
学生根据自身积累的知识和对知识的理解独立个性化绘制。
教师指导学生构建要从小学中段开始应多引导,鼓励学生对单元知识点进行构建;构建时遵循由简到繁,由单一到复杂,坚持梯度原则。
进行结构化教学,学生学会构建小学数学结构化知识的方法,能积极主动构建小学数学结构化知识体系;教师掌握指导学生构建小学数学结构化知识体系的教学策略,提高我县小学数学教师专业水平;小学数学课堂教与学的关系发生改变,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