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变堵为疏 建立正常上网途径 宋玉洁

         变堵为疏 建立正常上网途径

             ◎   山东省招远市实验小学    宋玉洁

    随着社会的进步,互联网已逐渐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窗口,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对新知识、新事物趋之若骛的少年儿童更是离不开网络。由于中小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他们的是非辨别能力有限,网络的虚拟化让他们感到新奇,被网上一些刺激性、欺骗性的内容、画面所迷惑。中小学生没有经济来源,常常为没钱上网绞尽脑汁,也许会去偷、去抢,从而走上犯罪的道路。还有的孩子为了上网,在家人和老师之间编造谎言,这些现象屡见不鲜。许多学生频繁出入网吧,玩游戏成瘾,成为家长、老师最头疼的问题,若加上不健康信息的引导,便会引发家庭矛盾,导致社会悲剧,成为许多社会罪恶现象的根源。禁止吧,封堵吧,这可能是大多数人的心态。但事实证明,禁止的效果并不理想。我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变堵为疏,建立正常的上网途径。作为教育机构,我们学校应该做些什么,从而使青少年远离社会网吧的诱惑?

    一、搭建网络平台  指导学生健康上网

    设立校园网吧,我们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较为充裕的上网空间。虽然近几年,许多学校都已建立了计算机网络教室,但它的功能也仅仅只限于各科的课堂教学,至于对学生自由开放、可以上网查询资料的时间并不多。这样便很难满足学生的上网需求,使他们只好另辟蹊径——找网吧过瘾。我想,假若学校在对学生的上网活动予以适时的指导、调控的基础上,再充分利用校内的网络教室,延长或增加网络的开放时间,便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上网,这样,我们的教师、家长便大可放心了,不用再担心孩子在课余时间玩游戏。开放学校的上网场所,不仅是大势所趋,而且善莫大焉。

    应该说,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它犹如一个虚拟的社会,提供的大量信息既有利也有害。正是由于家长、老师对网络负面影响的担忧,因而不愿让孩子染指网络,更有甚者,干脆不让孩子接触电脑。即便家里买了电脑也只是束之高阁,不联网,不许孩子打游戏。然而,此路不通,孩子就只好绕道而行,网吧就变成了孩子进入网络的必由之路。在与孩子们的“禁入网吧”斗争中,学生和师长处在两个对立的阵营中,作为弱者的学生,一直在寻思与师长做对的理由和方法,当然也就越闹越僵。可是我们并不能由此因噎废食,因为网络可以学习、可以开阔视野、可以建立更好的学习方式。比如,抗非典时期,北京小女孩袁日涉就能通过网络学习,自办抗非典网站,通过非典时期的经历,袁日涉明显地长大了。她懂得了什么是幸福,她说:“上学就是幸福,是白衣战士用鲜血、生命和汗水换来...我们一家一起在抗击非典的战斗中,度过了全家一生中最难忘的时光。我们要永远记住这段经历”。再比如河南省开封市开封县街小学一个小学生,父母非常支持他用电脑写作,五年级的小学生,已经出书了…

    所以,让孩子从正确的途径认识电脑、网络,才能把青少年从网吧的负面影响的阴影中引领出来。正如武汉大学教授陶宏开所说:“电脑和网络绝不是坏的东西,而是新时代的代表,要引导孩子使用电脑,正确、科学、健康地上网,让他们知道电脑是用的工具而不是玩的工具。”那么,学校开设健康的上网环境,不仅有利于教师加强对学生的正确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思想上彻底清除网络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也利于对网络进行管理和监督。比如我校在电脑中装载“防火墙”之类的防御软件,在网络上安装信息过滤器,将学生不宜察看的内容屏蔽掉,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具有搜索引擎的网站,防止过滥信息对学生造成不良影响,引导学生在上网时首先建立自己的网上身份证和诚信档案,以达到对学生网上活动的有效监督。

    二、师生合作  烹制健康精神大餐

    解决网吧问题仅靠提供一个平台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为学生提供几份真正丰富的、健康的、能吸引学生的精神大餐,一个使学生健康、心仪地获取信息、增长知识、培养性情、锻炼技能的场所。这当然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但作为学校,我们的教师责无旁贷。

    教师必须熟练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真正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研究性教育教学,制作出饶有兴趣的教学软件、教学资源丰富的专题网站和直观形象的教学课件,把网络学习和学生的课本学习活动充分融合在一起,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丰富的能够吸引学生兴趣的知识空间。让学生有兴趣、有目的地上网查询资料,实现课堂知识与网络知识的紧密链接。

    建立校园网还可以搭建一个让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在网络上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比如课余时间有组织地开展计算机和网络培训,指导学生在网络上制作班级网页和个人主页,把班级和个人的资料放在网页上,特别是最近班主任远程培训中建立的“三人行”班级主页,既有利于促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又提高了班集体成员间的凝聚力;在校园网上办电子刊物,办黑板报,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在电子刊物上发表自己的文章和见解;利用电子邮件、公告版、讨论区等进行师生交流;甚至可以在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之间利用网络建立联系,共同发展手拉手活动,让学生接受网络文化的熏陶,实现网络与课外活动的链接。

    三、多方面、多途径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当今社会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不安定因素的增加使学生的心理也逐渐发生变化,再加上学习压力大,教学方法死板,学生很难有轻松愉悦的心理状态。学校和家长如果为了考试成绩或者升学率,总是压制学生,约束学生,难免会使学生的心理出现压抑和不健康。

    近几年,在中小学学生中出现心理问题导致抑郁、自残甚至自杀的例子比比皆是,触目惊心。所以,我们应该多创造机会,采取多种方式,在感情上多与学生交流,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网络为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提供了相互交流、信息共享、合作共进的理想平台,使个性化的学习与交流得以真正实现如可以在教育网站中开辟学生论坛、开辟学生心理咨询论坛、组织各种有益的、健康向上的校内外活动,使学生的思想和感情有一个释放的空间,引导他们摆脱心理困境,提高对善恶是非的心理判断能力,让他们把对爱和幸福的感受从一个虚幻的网络中转移到现实生活中来,从而避免悲剧的发生。

       古人治水,堵,水害加剧;疏,变害为利。同样是水,同样在治,功过不在水,而在于治水之法。网络并非罪恶之源,“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就得亲口来尝一尝”,所以变疏为导,引导学生安全上网,开辟一个健康、生动的网络平台才能使网络真正带给我们的学生快捷、便利,才能开阔他们的视野,给予他们一个自主发展的空间,给予他们展示自我的空间,给他们带来充实的生活。相信不久的将来,孩子们都能在正常的心态下健康上网,远离不良信息的侵害,在网上自由自在地冲浪,充分享受网络带给我们的文明和便利。


    点击次数:196  发布日期:2021/12/19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