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生不“差” ——谈班级转化工作中的体会 张茂伟
差生不“差”
——谈班级转化工作中的体会
◎ 四川省冕宁县惠安学校 张茂伟
我是一名有三十多年教龄的“老”教师,在我的教学经历中,有苦也乐:苦是工作条件艰苦、工作繁重、工作压力大;乐是看到学生取得成绩、学生懂事、体谅老师。回想这么多年的教学,我几乎是在和“差班”、“差生”打交道。但是,不管接手任何一个差班、差生,我都坚信:差班不差,差生也不差。我总是紧紧围绕如何提高教学成绩这一中心工作,从学生的思想、习惯开始,找出班上的突破性人物,发挥“榜样”的作用,由点带面,逐渐开展班级工作。下面我就谈一下这些年班级转化工作中的一些体会,希望对年轻教师有一些帮助,也希望同行们给予指正和帮助。
一、内心热爱,“严”字当头
我从教三十多年,忠诚于教师这一职业,对班上的学生一视同仁,把学生当做自己的亲人。心中总是想着如何把学生的成绩提高,如何利用知识改变他们的命运,如何把学生培养成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才。这主要是因为我来自农村,教的也全部是农村学生。我体会过农村生活,我的亲人们也还在农村。以前农村很累很苦,“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让我感受很深。如今国家富强了,实行新农村建设,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知识、有实践的农村人正在创造奇迹。以前的苦累和现在的形势,使我意识到知识的重要性,知识不仅能改变国家的命运,也能改变个人的命运。所以我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让学生站在国家和社会的高度,多学知识,提高成绩,因为成绩是学生知识积累灵活运用的最好体现,是将来进入社会做出贡献的敲门砖。
为提高学生的成绩,我首先从我执教的英语科入手让学生从字母、音标开始,结合单词读音,严格督促,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识记、背诵、听写、默写;采取分组抽查、整组受罚(抄写);由于预留时间充裕,学生大多能完成。极个别不认真的,严厉抄写,整组陪抄。开头部分学生不理解,通过我努力坚持,经过一个多月,学生也能理解和坚持了。随着知识逐步积累,学生也逐渐提高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同时协调科任老师,对学生严格要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总体上提高本班的学生成绩。
二、班级转化中三环节 “完全”、“彻底”、“认真”
只要我接手到一个差班,我心目中立即会涌现“差班不差”的念头。因为差班中一定有很多学生非常“跳”,这正是他们头脑灵活、身体状况良好的“表现”,他们之中有很多人才等待我去开发。
每接到差班,我首先坚信“完全”有能力把差班变得不差。并利用各种渠道了解班上学生的各种特点和表现,通过自己的观察和分析,静观其行,找出具有代表性的突破性人物,也就是“擒贼先擒王”,然后“委以重任”,发挥他们的优点,先让他们“沾沾自喜”,再培养他们的责任心。通过多年来的实践经验,这部分人之所以“跳”,是因为他们被老师和同学“遗忘”,得不到认可,故意做出各种过激行为,引起老师和同学注意。而他们一旦被老师重用,往往会加倍努力,拼命表现自己。这时,就要靠教师(班主任)精心培养他们的这份“努力”,为他们创造良好的表现氛围,让越来越多的差生具有表现的愿望。这时,再组建一支民主推荐的班委,前提是推荐的人选必须要具备学习上进心,愿意为班上服务,要带头遵守纪律,努力学习,并且要有“受气”、“吃亏”的准备,要不怕被同学误解,甚至讽刺打击。当然,这样的人选是需要相当大的勇气和奉献精神,班主任要多动员和鼓励。推荐时班主任只能讲明人选的条件和职责,而不过多的干涉选举结果。并且约定班委会评议期为一个月,一个月评议一次,如果有同学通不过,必须陈述理由。评议后的班委要在班上的显要位置进行公示。全班同学随时监督班委是如何履行职责的。经过全班的共同努力,大约一个半月至两个月后,班风“彻底”扭转。学生参与学习的多了,学习氛围浓了。这时,教师就该在学生学习的“认真”上下功夫:培养学生认真看书,进行提前预习;认真听课,树立听课信心;认真做作业,细心、独立、快速、高效。目的就是讲究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前段时间是重纪律、轻学习,进入正轨后,就要重纪律,更要重学习。
三、落实齐抓共管,搞好班级管理
经过前段时间的努力,学生的纪律和学习有了一定起色。就要想法巩固和提高这来之不易的成果。我采取的办法就是“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管”,首先由班长负总责,分别管理学习委员、纪律委员、劳动委员、文艺委员、体育委员;各委员各司其职,分别安排好自己的人员开展工作。特别是值日生工作,全班轮流,采取评优移交,干不好则不能移交。
通过全班同学人人参与,班级管理工作井井有条,学生生活在这样的集体中,有主人翁意识,能自觉遵守班规班纪,认真履行职责,真正做到“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另外,提高学生的思想,鼓励和选拔优秀学生加入团组织,也是初中班级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将激励更多的学生,升华思想,树立远大的目标,为以后的奋斗指明了方向。
四、从社会中来,回到社会中去
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受到的家庭教育也不相同,在学校均有不同的表现和习惯。为了让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我一般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及时召开家长会,讲明班上的纪律以及学习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且取得家长的同意,制定出学生时间安排表,合理安排学生在家的学习时间、休息时间和家务劳动时间。必要时要家长签字,帮助督促执行。此时,最好留下家长的电话号码,以便与家长保持沟通,让此项制度长期坚持不懈。第二,教师认真批改家庭作业,并做好作业情况记录,随时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与学生交流,督促他们改正。做到错误不要积累,优点及时巩固。第三,鼓励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让家长为学生创造实践机会。作为初中生,虽然体力上还不及成年人,也该锻炼和磨练,最好与家长一道,同工同劳,体验家长的艰辛,体会劳动的不易,从而能静下心读书。更要让他们认识到,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只有自己的努力和奋斗,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通过这些措施,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逐渐形成了好的学习习惯。
就这样,我利用上述方法,本着尽职、尽责、尽心的原则,接手了一个又一个的差班,在我的精心培养和努力下,这些差班逐渐转化,最后实现了“差班不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