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把好预习关 提高课堂实效 邱艳红

    把好预习关  提高课堂实效

        福建省石狮市福民中心小学   邱艳红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但如果学生没有对文本内容事先有一定的了解,哪来的阅读认知及感受呢?因此,把好学生的预习关,使学生有一定的阅读体会,才能引导学生在课堂上积极表现,主动认知,从而达到提高课堂实效的目的。

        关于预习,叶圣陶老先生曾说:“在指导以前,得令学生预习。”“最要紧的还是让他们自己动天君。他们动了天君,得到理解,当讨论的时候,见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的结果正相吻合,便有独创成功的快感;或者见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的结果不甚相吻合,就作比量长短的思索;而且预习的时候绝不会没有困惑,困惑而没法解决,到讨论的时候就集中了追求解决的注意力。这种快感、思索与注意力,足以鼓励阅读的兴趣,增进阅读的效果,都有很高的价值。”这就更加突出了预习对学生的自主学习的重要性,那么,如何把好学生的预习关,从而提高课堂实效呢?

    一、       提供线索,指导方法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我们总希望学生能在课堂教学之前能认真地预习自学课文,遇到自己不能解决的疑问放到课堂上集体交流讨论,这样既便于老师教,又利于学生学,从而实现学生的自主教育。可是学生却不领情,所谓的预习只是把一些教辅用书上的注解搬到书本上应付组长的检查,更别谈写点自己的感受了。如果在课堂上挤出点时间给他们预习,时间又不容许。因此为了提高课堂的实效,我认为有必要对学生强制性地要求预习。

    《新课程标准》指出五年级的阅读目标:能抓住重点词、句、段,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能了解段与段、段与篇之间的联系,能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和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而作为五年级的学生在经历了四年的语文学习,都已具备了一定的预习能力,教师可以引导总结前四年的语文学习方法,直接授之学生以“渔”,提供给学生预习方法,让学生更快捷地有效预习,为提高课堂实效奠定扎实的基础。(注:布置预习作业时就不宜再有其它作业,以保证学生有足够时间认真预习。)

    如:1、把即将学习的课文读通、读顺,做到读准字音。

    2、拼读课后生字表中的生字并组两个词;摘录文中的好词佳句,不理解的词意应查字典或联上下文解释。

    3、结合课文搜集相关资料,有助于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4、试着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5、找自己喜欢的段落再认真读读,试着抓住重点字、词、句作批注。

    6、试着解答课后思考题,或结合主要内容试着提几个有价值的问题。

    7、再次认真读读课文,试着从中继续发现收获。

    关于以上7个预习步骤,学生不一定能全部完成,教师可以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不同的要求,实现因材施教。如后进生至少得完成前3项;中等生至少得完成前4项;优等生则鼓励尽量全部完成以实现自读。但不管哪个层次的学生在认真完成预习工作后,至少都对课文有了一定的认知,多多少少有牵动各自的“天君”,这样在学习课文时才能很好地参与到讨论学习中来,不至于不知所云。因此,我认为要求学生按这7个步骤预习课文,是保证所有的学生都能做到自读,真正实现学生的自主教育,这也应是教师的责任。

    二、       课堂检验,提高实效

    1、检验朗读,加深感知文本

    培养学生认认真真看书,一字不漏朗读的习惯是得花大气力的。开始时,宁可多花一些时间,也一定要把习惯培养起来。因此,每篇课文的学习伊始,我总喜欢检验学生的朗读,或是指名读,或开火车读,或分段读,或引读课文片断等不同形式的朗读,试问,连课文都读得不顺,字音读得不谁的学生能做到认真预习吗?能做到对课文内容的一定程度的感知吗?

    2、培养重点发言人,以点带面

        对于后进生,要求其在预习时对课文有一定程度的感悟确实有点难度,而过高的难度则会降低其学习积极性,导致厌学,因此在优等生中培养重点发言人,以点带面,扶放结合,慢慢为后进生及中等生指导一条学习的明路,这不失为一个好措施。

    3、倡导鼓励,激发兴趣

    教师可以对预习工作完成得较认真的同学给予表扬,甚至夸大鼓励,不过表扬应明确具体,如表扬学生的预习笔记整理得工整,或是字书写好看,或是好词佳句摘录得较丰富,或是质疑的问题较有价值,或是词语理解得较准确等等,使受表扬者情绪盎然,积极性十足,也使其他同学羡慕不已,激起兴趣。

    三、持之以恒,养成习惯

    《新课程标准》还指出五年级的语文阅读目标:继续学习预习课文。能自学生字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提出疑难问题,初步养成预习的习惯。有人说过,21天能形成一个习惯,所以教师持之以恒地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或是定期检查学生的预习笔记,或是不定期抽查,都有助于学生预习习惯的养成。

    总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任重而道远,至于如何提高更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和艺术,所以教学工作中,多向优秀教师和经验丰富的老师学习和请教,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效率,相信经过努力,定会收获丰硕。  
     

     


    点击次数:162  发布日期:2021/11/20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