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困生成长 让数学绽放异彩 李 媛
关注学困生成长 让数学绽放异彩
◎ 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城关小学 李 媛
随着近些年来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阶段的教育中也明确的提出:在学习过程中要让小学生得到全方位的发展,不出现偏科的现象。目前小学阶段的教育中,语文和数学还是最主要的两门学科,相对于数学课程来说,小学语文因为有较强的故事性,所以更容易被小学生所接受。很多小学生会认为学习数学很枯燥,除了背加减乘除法的口诀就是背一些数学公式,表现在课堂教学中就是注意力很难长时间集中,给小学数学的教学工作增加了诸多困难。实际教学中,学困生的问题或多或少存在于每个班级,然而学困生的形成大多数都不是因为学生智力的问题。如何转化学困生,是当前我们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提升课堂氛围,激发学困生学习兴趣
由于数学是一门较为严谨的学科,所以许多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往往会表现的很严肃,虽然这种课堂氛围能够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约束,使其集中精力进行听讲,但在这种紧张、严肃的教学氛围当中,学生往往会产生厌倦,且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也将逐渐消减,而在这种情况下,想要对学困生进行有效的转化,是很难实现的。因此,教师应该对自身教学方式加以改变,要提升课堂氛围的活跃性,使学困生的学习兴趣能够得到有效的激发,具体需要教师对教学内容加以丰富,在其中引入一些与学生生活存在密切关联度内容。
例如,在对认识人民币进行学习时,教师在为学生讲解识别人民币的方法以后,可以设置相应的问题,问问学生,小红有10元钱,在商店当中买了3支8角钱的铅笔,他需要花多少钱呢?买完铅笔之后小红会剩下多少钱呢?在这种问题当中,可以有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问题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不仅能够实现计算知识有效贯穿,使学生的解题能力得到提升,还能强化学生的知识掌握,使其能够在身临其境当中完成学习,有利于学困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激发,对其学习现状的改善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充分体验成功,克服学困生自卑心理
一般来说,小学数学学困生在过往的数学学习过程当中,大都会经历过无数次失败。过多的失败经历对于他们的数学学习信心来说无疑是一种无形的打击。强烈的自卑感也往往会致使学困生低估自身的数学学习能力。为有效帮助数学学困生克服数学学习的自卑心理,数学教师在课堂中应给他们提供更多的成功体验机会。
例如,我班有一位同学在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时,学得非常不好。每次遇到这样的算式都会大伤脑筋。为了帮助他解决该知识点学习上的困难,我教给他这样一种计算方法:即遇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时,先从5开始试商,如果积比商大就依次改小,如果积比商小就依次改大。如此以来就可以有效提高计算速度。掌握了这一计算方法之后,我在课堂上也经常会要求他做一些“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没想到他居然全部做对了。这样的成功体验无疑会增强他的数学学习信心。经过一个学期的刻苦学习,他也彻底摆脱了学困生的帽子。对于小学数学学困生来说,他们缺少的最多的就是成功体验的机会。因此,数学教师不能对他们置若罔闻,应对学困生予以更多的关注,在数学课堂中给他们创造更多获得成功体验的机会,增强他们的数学学习信心。
三、培养良好习惯,促进学困生健康成长
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有效的促进他们学习能力的提升。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生有良好的表现时,要及时的给予表扬,并且尽量的为其创造条件使其能够重复出现,从而使学生形成习惯。对于那些不良的表现,教师也要及时的给予否定,使其出现的机会减少。教师要同时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分析,以此增强他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自觉性,进而达到促进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其制定学习目标,并且经常对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验收,发现有不合理的地方要及时的进行修改。尤其是在目标制定的初始阶段,不能给学困生制定过高的学习目标,要让他们从中能够体会到完成目标时的成就感。教师要及时给予他们表扬和鼓励,帮助其养成给自己制定学习目标的好习惯。
四、优化评价机制,增强学困生学习自信
评价是教师了解学生实际学情的一个重要手段,其主要目的在于促进小学生积极学习,鼓励他们在学习中保持激情,使其体会到学习的成就感。但是,大多数教师在评价的过程中过于注重结果,忽视了学生的进步,从而忽略了个体的感受。因此,广大数学教师要改变评价方式,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重视他们学习能力的发展,促使每位学生都能在数学课堂的学习中有所收获。在教学实践中,我在评价学优生时一般会用简单的很好不错来表达对他们的喜爱。对于学困生,教师在评价时应以鼓励为主,以此来提升他们的学习信心。如在批改作业时,我会在学困生的作业本上写几句鼓励的话语,如今天的作业完成得非常好,以后继续努力老师看到了你的进步,在以后的学习中要继续加油这道题虽然思路正确,但是解题方法比较复杂,想想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有时,我还会在作业本上画出一个笑脸来表达心情。这些多样化的评价方式给予了学困生学好数学知识的信心,促使他们在心理上感受到了教师的鼓励和重视,从而能够积极地进行数学学习,深入地掌握数学知识。
总之,学困生转化是一项系统复杂的教育工程,也是每一位教师所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在小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放弃学困生,更不能排斥他们,应尊重他们,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给予他们更多的帮助和鼓励,用我们的爱去滋润他们的心田。只要每一位数学教师能够付出足够的爱心和耐心,并辅以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方式,相信能够让学困生从厌恶数学到喜欢数学,最后达到会学数学、学好数学,真正做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不同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都有不同的发展”。那样,数学教学一定会绽放异彩,数学教学的明天会更加灿烂辉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