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校际合作大平台 构建校本研修新体系 梁奇财
借助校际合作大平台 构建校本研修新体系
◎ 四川省广元市八二一中学 梁奇财
摘要:校本研修是基层学校打造教师队伍、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它基于学校,为了学校,发展学校的研修。它既是教师继续教育的需要,也是各学校发展的需要。校际合作泛指学校与学校间的合作,是学校与学校之间通过建立“开放、协同、 联动”的平台,实施跨地区、跨学段、多元化的学校间的合作。
关键词:校际合作;构建;研修新体系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造就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8年1月20日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意见明确要多措并举推进教师队伍建设。教师队伍的建设,除党和政府的重视和推进外,各学校自己的研修是教师队伍建设的主阵地,为适应发展的需要,笔者通过借助校际合作大平台,构建校本研修新体系。
一、校本研修的现状分析
校本研修是基层学校打造教师队伍、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它基于学校,为了学校,发展学校的研修。它既是教师继续教育的需要,也是各学校发展的需要。但仔细观察后可以发现,我们很多学校的校本研修开展得并不是很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研修目的不明。有些学校不是以解决学校和教师面临的问题为目标,也不是为了促进教师发展和推进学校的发展为目标,而是为了研修而研修,甚至能是为了应付检查而研修。从而带来研修“问题泛化”和“内容窄化”等弊端。也正是因为研修目的不明的原因,也会出现研修内驱力不足、被动研修的现象。
2.组织机构不健全。有些学校校本研修没有相应的组织机构,只是让教科室之类的职能部门去负责,学校领导不参与、不领导,使研修流于形式。研修只有部署,没有落实,从而出现“研”“教”分离现象。
3.研修形式单一。因为没有潜心思考和组织,使得有些学校的校本研修形式单一,甚至就是以教研组活动代替了研修。
4.各学校各自为阵,相互交流与学习不够。因为是校本研修,所以就不可能有可供所有学校都使用的研修策略,加之没有人为大家搭建交流平台,这样就造成了各自为阵,相对封闭的状态,不知晓别人是怎么做的,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好。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能搭建一个校际合作的交流平台,定会使校本研修焕发出新的活力。
二、借助校际合作大平台开展新型校本研修的好处
校际合作泛指学校与学校间的合作,是学校与学校之间通过建立“开放、协同、 联动”的平台,实施跨地区、跨学段、多元化的学校间的合作。我们目前的校际合作,指的是以“魏东校长工作室”为纽带,七所成员学校自愿加入、合理分工、共同参与的一种工作机制以及保障工作机制正常运行的资源集合。它有以下一些好处:
(一)通过校际合作,可以让学校得到多方面的改善与提高
校际间的管理层面可以通过交流,使学校尽快从经验管理走出来,逐步向科学管理迈进;校际间师资层面的交流,可以更好地激励教师不断找到新的增长点;校际间教学层面的交流,可以较快地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及效果;校际间学生层面的交流,可以促进学生的身心更加健康地成长。
(二)通过校际合作,可以弥补校本研修中的缺陷[1]
1.可以弥补弥补单校研修的功能缺位。单校研修时一般都是以学科组为单位,而一所学校的学科组只有一个,在校本研修中会因为缺少同伴交流而视野狭窄,不能见多识广,再加之学科组教研时事务性工作占用专门教研时间,使学科研修走了过场,甚至形同虚设。而如果展开全校性的研修,针对性又会明显不足;加之地域和常规教学秩序等因素,培训时间仓促,不能充分实现研修设计的意图,造成功能缺位。校际合作的研修中,可以让不同学校的学科组共同交流,互补不足,扩大视野,还可以增强针对性,让校本研修更有效果。
2.可以弥补单校研修的的效益缺损。由于单所学校校本研修中专业引领力量薄弱,基本上处于一种学术上的封闭状态,在教研中陷于相对无言的境地,有时容易专业骨干一言堂,其他教师仅能担任听众,缺乏专业共鸣和启发。长期局限于校内的研究,不能得到高水平专业同行的引领和指导,教师们势必会出现认识的真空和思维的局限。而校际合作的新型校本研修正好可以弥补单校研修的的效益缺损。
3.校际联盟可以弥补单校研修的专业阶梯缺失。各学校在研究解决问题时,往往会只能在低层次上重复,而有不少的问题不是一个学校的教师就能解决得了的,它需要更多人的智慧,需要更高层面的碰撞。另一方面,各学校的研究成果的推广也需要一个交流的平台。绝大多数教师从教一生,除了在自己学校上过公开课,更大范围的交流几乎没有,默默无闻。对于从事精神性劳动的专业工作者,其职业倦怠可想而知。而校际合作的新型校本研修正好可以弥补单校研修的专业阶梯缺失。
三、借助校际合作平台构建新的校本研修体系策略
(一)搭建平台,专家引领
1.借助“魏东校长工作室”搭建校际合作平台。
(1)建立校际合作平台领导小组
组 长:魏东
副组长:各成员学校校长
成 员:各成员学校主管教学教研副校长和教科室主任
主要职责:①通过调研了解各校研修需求。
②制定整个平台研修方案。
③组织平台内各校进开展研修活动。
④检测各校研修达标情况。
⑤推广研修成果。
(2)制定校际合作研修制度。包括:校际合作研修管理制度、校际合作研修轮值制度、校际合作研修成果推广制度、校际合作研修奖惩制度等。
2.聘请平台内外教育教学专家担任顾问。为了使校际合作校本研修有更高层次的专业引领,可以聘请平台内各学校科研型教师为校本研修专家,更可以聘请平台外高校和上级教研机构专家来指导我们的新型校本研修。
(二)各校自研,发现问题
1.平台领导小组在调查研究基础上制定学期研修方案。
2.各校按照方案展开学校研修。过程中可以聘请平台专家到校进行指导。
3.研修过程中如果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就自行解决,如果不能解决主由专门人员记录下来,带到平台上讨论。发现问题是最有价值的研修成果,这是提高整个平台研修水平的重要环节。
(三)借助网络,互解疑惑
1.平台建立统一的网络交流平台,如专门的QQ 群,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可以分总平台,也可以按学科分类建立小平台。
2.各校记录员将问题带到网络平台,分学科进行网络交流,相互讨论解答疑惑。
3.如果在网络平台上也不能得到好的解答,就要上升到整个校际合作平台上解决。
(四)定期轮值,现场研讨
1.将成员学校轮值排序,选出轮值主席。
2.按一定顺序定期召开研讨会,进行现场研讨。
3.轮值研修运行模式:

(五)平台推广,共享成果
1.定期收集整理网络平台和现场研讨研修素材,形成研修成果。
2.将一定时期内的研修成果在整个校际合作平台上进行交流,推广到每所学校的每位老师。同时,也将成员学校的教师个人教育教学成果进行平台推广,使整个合作平台在共享研修成果的基础上使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得到共同提高。
参考文献:
[1]基于校际联盟的大校本研修方式的实践研究.成都市2012年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承研单位: 成都市机投小学、武侯计算机实验小学、成都市科技园小学、川大附小清水河校区、成都市武顺街小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