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柔兼具、独具魅力才是青少年该有的“气” 万 聪
刚柔兼具、独具魅力才是青少年该有的“气”
◎ 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 万聪
近日,诸多新闻媒体接连批判在青少年群体中广受追捧的“白瘦幼”“娘炮”等性别审美趋向,诸多机构、政府部门联手整治不良性别文化。不由让人联想前段时间,某全国政协委员向国家教育部提出了《关于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的提案》。提案一处便冲上新闻热搜榜,引发网友们的热议。有人认为该提案直指社会发展的痛点,能从校园这一平台遏止男性性别弱化,甚至”娘炮“化趋势。也有人认为提案名中的“防止”一词,对心智尚在发展期的学生而言,极易产生男女性别的对立感,不利于社会进步发展。更有人对提案中”女性化“一词产生了新的思考,对新时代青少年性格培养与教育提出了进一步的阐述。该提议也很快得到教育部的官方回复:注重“阳刚之气”培养,并列举了一系列具体举措来支持该理念的落地。
“阳刚之气”何以成为“国家计划”
“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这一提案并非空穴来风,亦非哗众取宠,传统文化所认可的男性性格,例如“刚毅”“果敢”“豪放”“爱冒险”等,在青少年男性性格特质中表现得越来越不明显。
原因一方面是男性青少年性格培养的外部环境已发生显著变化:母亲、女教师、老人是男性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主要陪伴者,父亲对家庭事务及子女成长的参与感较弱;社会对男性审美的包容性逐渐增强,以“精致秀美”为代表的“哈韩哈日”男性审美风潮在中国亦有不小的影响力;网络中以“伪娘”“伪萝莉”风为挣钱噱头的个别丑化现象层出不穷,通过直播间和视频网站等形式在满足青少年猎奇心理的同时挣得流量、带歪风气。另一方面原因则来自于男性青少年自身:他们对性格的自我认知与自我培养也呈现出更加多元的态势,不再愿意接受过于单一、死板的个性观念;长时间接受学校教育、与女性青少年共同参与考试竞争也无形中削弱了他们身上更为“好动”的自然天性;物质水平的不断上升也使得青少年的“抗挫能力”与“吃苦意识”成为稀缺产物。
鉴于此,教育部的迅速回应无疑给教育者带来了更为丰富的思考空间——如何建立中学生科学的性别认知及寻找高效正确的性格培养路径。
认知说:刚柔兼具才是该有的性格之“气”
青少年对性别认知的科学性要建立在时代对人的特殊要求上进行建构。单纯地强调男女性别差异性的认知观已呈现落伍势态。在这个综合竞争日趋加剧、新型机遇层出不穷的时代,不论是当下应试还是未来求职,青少年不仅应尊重各自的性别差异与特点,更应发挥自身优势与特长,适当兼容对方性别个性中的长处,倡导刚柔兼具的青少年个性。
当然“刚柔兼具”并非代表不分男女、一味追求性别的混淆感。而是青少年应理性认知各种典型性格的长处与短处,找到个体性格的潜在发展空间,懂得在现实生活中有意识地尊重、接受和培养利于自己发展的性格特点。例如,男生也应该学习成为细腻、体贴的“暖男”,女生也需要学习“乐于动手、勤于锻炼”的运动特质;男生也应该理解缺乏冷静的勇敢往往会“好心办坏事”,女生也应该明白缺乏理性的多愁善感只会徒增烦恼。诸如此类,青少年对性别性格的认知应该更加理性和全面。
途径说:“三关”联通方能扩展培养路径
家校关:亲情为媒,沟通无界。
组织特殊的亲子班会,以“父亲+女儿”“母亲+儿子”为亲子组合开展类型丰富的文娱活动,例如亲子运动会、亲子手工创意大赛、亲子读书会,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体会男女性别的差异性,也能从差异中寻找自身性格的发展点,女孩在父亲的鼓励下学会勇敢与洒脱,男孩在母亲的引领和影响下乐于表达与分享。
为“父亲们”创造更多参与孩子成长事务的机会,例如“爸爸接送日”“爸爸家长会”“爸爸体能运动赛”“爸爸智力运动会”“一封来自爸爸的亲笔信”等,从生活的小处、实处着手,鼓励父亲给予青少年成长更多的关注与指导,也为父女、父子沟通打造更多有趣、有情的平台,让双方能够尽情展示与感知。
合作关:扬长避短,各出己力。
组织利于男女生发挥各自优势进行合作的集体活动。从整体上看,男生在班级中多热爱运动,肯吃苦卖力,但往往绘画文字等文艺水平较为欠缺,女生情况则正好相反。同时男生往往重理性思维,分析能力、逻辑思辨性强;女生则重感性思维,表达能力、精细能力强。班级集体活动的设计则可以将双方置于同一任务中,在合作中让彼此欣赏对方性格中的亮点。
例如在年级男子篮球赛中,邀请本班女生为班级设计并绘制个性球服;组成女子计分后勤组,帮助本班男生记录场内分数得失的具体情况,为赛后做分析提供有力数据支撑;若班级球赛取胜,则对班级篮球“小明星”进行摄影、文字等专访,利用校园微信公众号进行广泛推送,扩大班级宣传力、提升班级凝聚力。又例如在阳光义卖活动中,女生负责记账、盘存、场地布置、海报书写等工作,男生则负责货物搬运、宣传叫卖等贩卖工作,根据各自特长对双方进行合理的小组分工,使得班级活动高效快乐。
共情关:理解为先,实践尊重。
要真正做到刚柔兼具、个性发展,青少年就必须对自我性格认知有较高水平。中学生应在心理健康课、生涯课上对性格的基本类型、自我性格的特点进行学习和探究。其次可以利用班会认识一些名家、伟人,例如女科学家、女拳击手、女政客,或男性戏剧家、男性舞蹈演员,打破青少年对职业性格的固化思维,让他们认识到刚柔兼具的人格别具魅力。另外,还可以在班级内设立女生节、男生节,在这一天向对方写一张集体贺卡,以“女生/男生们,你们真棒”为主题谈谈对方对班级的贡献和发展的祝福。
教育部所倡导的“阳刚之气”的内涵实则是“勇于承担、敢于吃苦、乐于拼搏”,要达到这一发展目标则必须鼓励并教会青少年刚柔兼具地发展。这从来不仅是哪种个别性别所需要的特质,而是时代发展对全体中国青少年发出的时代号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