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力争课堂教学信息化 提高语文教学实效性 赵晓凤

            力争课堂教学信息化  提高语文教学实效性

             ◎    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电化教育中心  赵晓凤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其被广泛应用于学校课堂教学,为教育教学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实践证明,课堂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媒体,贴近学生实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教学内容,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教学效果。但是,通过教学实践我们发现,信息技术并不是在每节课上都适用,也不是每节课总在使用。在日常的教学中,正确把握信息技术的使用契机,巧妙恰当的使用信息技术,才能充分发挥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作用。下面,笔者就信息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巧妙恰当的应用谈几点做法。

    一、利用信息教学手段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们才能乐于接受,此所谓"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语文教学过程中,运用配乐朗诵,投影片,乃至于用多媒体提供的有关背景资料、影片、录像等,能创设与教材密切相关的情和景,通过声像并茂、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的感官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调动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运用多媒体还可以实施审美教育。语文学科包含着其它学科无法相比的美育因素,这种性质决定语文教学必须成为审美教育的主阵地,多媒体计算机教学,声像文结合,让语言文字所描述的内容变成形、声结合的画面图式,让静态的审美对象活跃起来成为动态,并打破教室四十分钟的时空限制,纵贯古今,横跨中外,能加快美的信息速度,加大美的信息含量,创造一个崭新的审美时空。运用多媒体可以启发学生的想象力,达到理解知识的目的。

        例如:学习《背影》一文时,学生在课前初读课文的基础上,对作者朱自清先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的生平,主要作品,业绩经历,在社会地地位影响如何?他在什么情况下写下如此深情的文章的?要表达的是什么样的感情?这种探求知识的欲望使他们利用各种途径查询资料,如询问同伴,家长,翻阅书籍,上网搜寻。课堂交流时学生畅所欲言,围绕朱自清这个人物和《背影》这篇课文,个个都能说上几句。这种引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查阅资料勤于实践的学习方法是培养学生开启学习和创造之门的钥匙,是学生终身学习的有效方法。

    二、利用信息资源加深学生探究,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信息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广泛应用,给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都提供了众多所需的快捷资源。但这些丰富的资源本身又极为复杂,所以,也就需要全体师生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团结合作,并针对所收集的信息进行有效的分组辨析。而要做到这一点,也就需要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一种良好的合作习惯,同时能够对所收集的信息进行辨析,确保能达到一种加深对课文进一步探究和拓展的目的。

    比如在朱自清《春》这一文章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提前建立一对应的教学课件:伴随着清脆悦耳的火车鸣笛声中,在一片桃花从不同角度飘入的背景中,缓缓出现了作者的简介;待作者简介退去之后,在屏幕上又逐渐出现了文章所提到的五副小画面,分别为:春草、春雨、春风以及春花和迎春。在每一副小图中也进行链接按钮的设置,通过点击该按钮即可选择相应的内容进行播放,而且所选内容均可多次重复播放。所播放的内容都是以图像、视频等形式进行呈现,而且在播放过程中在屏幕的一侧也都始终显示着文章对应的文字内容。

    在这样一种授课模式下,学生不仅可以一边观看画面和倾听相应的配乐朗诵,而且也成功实现了文字、图像及声音等信息形式的有机结合,有效调动了学生们的多项感官,并促使师生间以及学生间的信息传递渠道得到了进一步拓宽,实现了语文课堂信息容量的进一步增大。信息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成功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中的时间与空间限制,有效解决了一系列存在于教学过程的重点难点内容,促使原本抽象难懂的内容变得更加简单和容易理解,而且还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信息获取、分析和处理的能力。另外,多媒体技术的成功应用,也促使教师操作得到了明显的简化,帮助教师能够全身心投入教学,从而也实现了课堂教学效率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三、运用信息技术启发学生想象,培养学生创造思维

       想象,是借助表像在脑中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生动的表象,以激发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积极主动地去思索、去创造的热情。在课堂教学中,恰当运用电教媒体,结合教材内容,凭借想象因素,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翱翔于想象的王国,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创造力,其意义无疑是重大的。正因为如此,爱因斯坦才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因素,经常进行想象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广远性、深刻性和创造性。

    如《雨林的毁灭——世界性灾难》一文,通过观看雨林遭到毁灭的图片,让学生了解雨林毁灭的厉害程度,要让学生们由衷感到雨林毁灭对我们人类的威胁,同时要激发他们的探索精神。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讨论“怎么才能更好的保护雨林”,发表意见,之后可以请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同学和老师听,再一起讨论。学生的意见和看法得到了及时反馈和肯定,更增添了自主探究的热情。

    总而言之,要成为新时代课堂的优秀语文教师,必须从思想上重视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并从行动上不断优化使用策略,让语文学习焕发出属于时代的个性色彩,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在诸多中学语文课堂的实践尚处于起步阶段,需要一线语文教师的共同研究与优化,以寻求更加科学合理的、更适应学生发展需求的实践策略。因此,必须从语文课堂出发,积极与信息技术技术整合,扬起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小船,这是时代对语文教学提出的呼唤,同样也电话是素质教育与新课改对语文教学提出的要求。

    点击次数:165  发布日期:2021/10/14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