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构建家校合作管理模式的有效策略 蔚爱龙
小学班主任构建家校合作管理模式的有效策略
◎ 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城关第一小学 蔚爱龙
摘要:家庭是学生成长的第一所学校,家长也是学生成长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要建设优秀班级,提高小学德育质量,家长必须予以支持,充分发挥其作为学校教育的延伸和补充作用。在这种家校合作教育下,小学校长的管理水平会越来越高,从而更好地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家校合作;应用策略
新形式下,教育教学面临更大挑战。构建新型家校关系,有利于学生的知识学习、良好道德修养的形成和学生的健康成长。开展家校合作办学活动,充分体现了家庭和学校对学生的关爱。本文将结合我自己的管理经验和经验,谈谈家校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法,希望能给大家提供参考。
一、小学家庭与学校合作的主要问题
教育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尤其是家庭与学校的合作教育。家庭和学校要以学生为中心,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家庭和学校的合作中,如果把家庭和学校的合作放在一边如果学生忽视自己的感受,就会失去初衷。然而,事实上,很多小学生都不愿意与父母和老师进行深入的交流。大多数小学生都与父母和老师发生冲突。笔者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了解到,在与学生的老师交流后,有的学生家长会批评学生,学生家长会特别关注孩子在学校犯的错误。这说明学生家长所采用的家庭教育方式是不可取的,家庭与学校的沟通存在问题。一些小学老师在与家长沟通时,更多地谈论学生在学校的表现不佳,但他们总是轻描淡写地谈论学生的优异表现。事实上,家校合作交流的内容非常广泛。狭隘的沟通不仅存在于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学生之间。从教师理念与学校实际实施的差异可以看出,学校领导不了解家校合作一线教师的理念。教师最看重的家校合作项目实践并不理想,一些学校积极与教师认为“不重要”的项目合作。这种现象说明学校领导和教师之间缺乏良好的沟通。
二、小学班主任构建家校合作管理模式的有效策略
1.以信息化体现管理,以公开透明实现联合管理
在小学的家校合作过程中,信息的公开透明是信息技术的另一个显着特点,可以有效激发家长的参与积极性。比如班主任可以划分责任清单,明确家长、学校、班主任的责任和义务,并与家长讨论,并在微信群中公示。班主任和家长要及时更新任务进度,让所有家长同时看到和学习。在本次实践活动过程中,家长们提出了宝贵意见。班级管理和学生学习受益于班级信息的公开透明。在关心学生的同时,家长会积极配合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高效完成自己的职责。因此,借助信息技术,班主任打通了班级管理,家长的参与也非常透明,以更科学、更严谨的方式形成了家长与班主任之间良好的互动。但是,还有一件事也应该引起班主任的注意。公开透明的管理必须与家长达成共识。同时,要做好学生隐私的保护工作,保护他们的自尊不受伤害。只有这样,公开透明的信息管理才能良性循环发展,共同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2.准备问卷,巩固家访实际效果
班上的每一位学生都受到个性特征、家庭环境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反映出不同的学习状况和思想问题。教师如果想取得好成绩,可以采用问卷的形式。问卷调查是收集特定类型信息和数据的有效方式。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有效的对比分析,找出问题所在,有助于研究人员制定合理的解决方案,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为了实施现场家访,可以调查以下问题,例如学生住址与学校的距离、他们往返学校所使用的交通工具、孩子在学校的身体素质等。这个阶段,是否有更多有趣的体育活动,家庭概况,以及家长对学生的陪伴时间、亲子关系状态等,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促进家庭与学校的信息交流。
3.班主任家校合作质量全面提升
校长家校合作理论水平有待全面提升。学校应为班主任安排更多的学习活动,并邀请相关专家来校任教。班主任要积极与专家沟通,让专家有效解答班主任家校合作过程中的问题,帮助班主任答疑解惑。学校还可以组织家校合作交流会。主要参与者是班主任,让班主任在工作中交流经验、答疑解惑,不断提升家校合作水平。此外,学校应为班主任提供网络平台,订阅家校合作相关期刊,为班主任提供更多了解家校合作的渠道,不断丰富班主任经验,促进家校合作顺利开展。在充分掌握家校合作的理论基础后,班主任要把理论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做好家校合作。学校可组织班主任观摩模范家庭,掌握与家长沟通的艺术,全面提升家校教师之间的家校合作质量和家校合作效果。
4.科学选择合适的家校合作内容进行详细沟通
对于中小学的家校合作,班主任要科学选择合适的家校合作内容,实现与家长的有效沟通,保证家校合作内容的科学性。班主任要引导家长正确认识家校合作,积极配合班主任,让家长采纳个人建议,达到科学控制学生的目的。因此,班主任在与家长沟通时应采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班主任要告诉家长,学习成绩不是一切,要求家长对学生的学习进行适当的监督。在这个过程中,父母应该给孩子一些尊重。不能因为学习成绩差而责骂他们。他们需要仔细观察孩子,挖掘他们的内在潜力,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事实上,大多数父母使用不科学的方法来帮助孩子学习。为了改变这种状况,班主任在与家长沟通交流时,需要加强教育和教育方法的讲解。比如,家长在和孩子一起购买学习工具的过程中,要告诉孩子不要和别人比较;如果孩子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此时家长要耐心引导,鼓励他们形成鼓励的效果,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一般来说,班主任在与家长沟通时,要科学选择具体的沟通内容,让他们之间的沟通更加顺畅,取得更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家校合作的理念正逐渐被广泛推崇。随着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小学班主任的工作需要创新,转变观念和意识,积极开拓家校合作的新途径,在家长的帮助下管理班级。同时,要与家长有效沟通,调动他们的参与积极性,建立班级学习共同体和优质的合作方式,从而提高班主任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 田 茂远 小学班主任对有效班级管理模式创建[J] . 课程教育研究, 2014(16): 192-193。
[2] 李祥干 小学班主任建立有效班级管理模式的实践探索[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5(22): 123-123。
[3] 秦坚华 . 浅谈农村小学班级管理中学生互助合作能力 的培养 [J]. 读写算 ( 教师版 ): 素质教育论坛, 2016 (34): 204-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