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培养初中学生作文“个性化”初探 孙治勇

    培养初中学生作文“个性化”初探

       贵州省石阡县本庄中学  孙治勇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的指向,如何贯彻“以人为本”的新课程理念,使初中学生的个性化得到充分发展,是初中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注重的环节。因此,培养初中学生作文“个性化”是初中语文教师理当探究的课题,在指导学生作文过程中,我作了如下探试,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  注重培养学生积累材料个性化

    积累材料是学生作文的基础,初中学生有他自身活动的天地,教师应指导他们从家庭生活中、学校生活中、社会生活中将自己感兴趣的人和事搜集记录整理,在整理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的预测或想像将一些不“完整”的“人”和“事”加以“完整化”。不管是假、丑、恶,还是真、善、美,都应得到充分“露化”。人是发展变化的,事态也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可以向好的方面发展,也可以向坏的方面蔓延。因此,教师不要强求一律,不要禁锢学生的思维,不要只是歌颂好人,而不鞭挞坏人;不要只是褒扬好事,而不贬责坏事。要让学生在积累材料中充分做到个性化。我要求学生人人要有材料搜集本,并每月将自己搜集整理的记录公读一次,发现他们都搜集了很多新、异、奇、趣的人和事。整理的“人”有形形色色的形象,“事”有不同结局的变化,都很有个性。这就为学生个性化作文奠定了基础。

    二、  注重培养学生选题个性化

    学生有了第一手资料,要成文表达,选题也是关键。因此,我在指导学生选题时,在求新、求异、求趣、求简的基础上力求个性化。在训练过程中,我有意将一些文章隐去标题,只读内容,让学生听后各自给文章确定一个标题,结果同一篇文章,同学们拟出了几十个不同的标题。通过反复训练,使学生作文选题达到了既不离意,又很具有个性化的要求。

    三、  注重培养学生语言个性化

    培养学生从口头语言的个性化过渡到书面语言个性化。在训练中,任选题目,让学生当场口头作文,可以谈写作思路、可以只谈题纲、可以完整叙述。如:“无私奉献的人”、“恶人”、“老人”、“难忘的事”、“有趣的事”、“轶事”、“他和她”、“云彩”、“绿”、“变化”、“竞争”等等。同时还让学生自拟题目随意叙述,但不能重复他人的语言。发现同学们很会开动脑筋,有的叙述;有的描述;有的用问话;有的用辩论;有的还请同学帮忙扮演角色进行对话;有的更幽默有趣、生动、形象等等。然后,我叫同学们再加以修改整理写成作文,这样就从口头语言个性化逐步过渡到书面语言个性化。

    四、  注重培养学生写作形式个性化

    根据初中语文教学大纲要求,结合初中阶段的课文体裁,我首先训练学生仿写各类文体,以便掌握各类文章体裁的基本写作方法。其次鼓励学生广泛阅读课外书籍,大胆创写、多写,只要言之有理,条理清晰,相对完整即可,不限体裁,不限字数,作文次数越多越好。一篇文章一次不行写二次,二次不行再修改,直到大家认为“满意”为止。学生的每一次作文都要放在“学习园地”里供大家阅读,这样即拓宽了学生视野,又提高了他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有的写记叙文、有的写说明文、有的写议论文、有的写诗歌、有的写散文、有的写杂文、有的编故事、有的编寓言。有的文章长达2000多字,有的文章短到只有几十个字,真可谓大有“百花齐放”之势。

    五、  注重培养学生作文评析鉴赏能力

    凡学生的作文,都要让他们在班上自己阅读,并要谈谈自己的写作思维,然后让同学们畅所欲言提问题、谈看法,有的问题还要作者作出答辩。对每一期“学习园地”的文章,同学之间要相互读完,并要求每个同学要选写出13篇文章的读后看法。其次,教师要经常选一些好的刊物或文章供学生阅读,在要求学生写读后看法的同时,教师也要写出评析意见,供学生参考。这样取长补短,各有所获,从而不断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评析能力和鉴赏能力。

    总之,作文是主观情感的抒发,是个性化的精神劳动。好的文章正是因为涂抹了个性化的色彩,才有了与众不同与感人至深的力量。所以,“个性”是文章的真正价值之所在。有了个性,文章便会闪耀出创新的光辉。作文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现的过程。我们的作文教学要多点开放,少点束缚,让我们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尽情放飞学生想象的翅膀吧!这样,学生的心情将会更愉悦,表达更生动,思维也会更活跃。

    点击次数:88  发布日期:2021/9/23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