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教学如何培养农村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 田 春
思想品德教学如何培养农村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
◎ 贵州省石阡县本庄中学 田 春
农村中学生信息闭塞,知识面相对狭窄,导致部分学生性格内向,语言表达欠缺,造成了学生学习的自主参与意识淡漠;加之教师传统的教学模式根深蒂固。有很多教师在教学中,仍然存在封闭的,死板说教式的,说文解字式的教学方法,扼杀了学生自主参与意识的天性。其教学现状是教师课前查阅大量的资料,上课滔滔不绝,讲得十分卖力,忽略对学生的引导。总以为所有的知识都要讲到才能得到安慰,才能对得起学生,用老师的知识代替学生的探究。其结果往往教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听得昏昏欲睡,学生与老师索然无味,遭到了学生沉默的抵制。显然,新课标的实施,新课改的推行,在农村中学中任重而道远。笔者就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如何培养农村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提出我的一些做法,促进农村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和谐发展。
一、创设适合农村学生特点的课堂氛围,是激发学生进入自主参与角色的关键
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就说过,“人人都说小孩小,谁知人小心不小,你若小看小孩子,便比小孩还要小。”农村学生虽然条件差,但其实践的优势很强。只要我们能够认识这一点,就能做到因材施教,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就能够创设学生平等参与的课堂氛围。将学生的实践知识与情感交流结合起来,使学生找到知识探究的切入点;让学生成为认知的主体和信息交换的主体。做到“亲其师,信其道”。所以,教师不应该把学生看成是知识的容器,强行灌输。而应把学生看成是主动、生动活泼的、发展着的认识主体。努力创设一种适合自身特点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去主动参与探究,使学生在平等的、欢快生动的氛围中,与老师思维共振,感情共鸣。
良好的课堂氛围,往往取决于课堂教学的起始阶段的导入环节,人们常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导入虽然只有几分钟或几句话,但却是教学过程活跃的重要前奏,影响一节课的成败。因此,作为农村中学的教师,首先要考虑班级学生的基本情况,创设民主平等的氛围,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其次,根据学生的知识层面,尝试运用多种导入方法,不能平铺直叙,千篇一律。如趣味性导入、情景导入、幽默导入、冲突性导入、问题性导入等。无论采取哪一种导入方式,教师必须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农村中学生的认知特点,激发学生自主参与的意识。记得我在一次公开教学中,课前设计使用多媒体教学,上课时由于多媒体电脑出了故障,一时无法使用,上课铃响后,台下黑压压的一大片,听课教师多,学生紧张,我更慌乱。台下的学生凝神屏气地注视着我,我灵机一动,大声说:“紧张,紧张,真是太紧张了!连电脑也紧张得说不出话来了。”并做了一个幽默的动着。此时,台下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舒缓了课堂的氛围,学生认识了老师也有紧张的时候。师生和谐平等的气氛在小插曲中亲近起来,小小的幽默搭建了师生的情感。
二、创设适合农村学生学习探究的情景,是激发学生主体参与的基本环节
认知心理学派认为,人在应对环境时,如果环境一直没有变化,那么环境对学习者就没有什么新的挑战,任务本身就显得枯燥无味。常言道:思维活跃于疑路的交叉点。学生的创造潜能往往就是在设疑排难的探究中被激发出来的。同时,学生由于享受创造的快乐,其学习兴趣也得到有效的强化,从而构成一个主体积极参与的探究环境。正如古人所说:“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因此,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必须根据农村的特点,适时创设探究情景,设置疑念,激起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例如:我在教学《人生难免有挫折》这一内容时,我设置班级学生身边的情境。因为我们班有一位偏远农村的学生,两年前,由于家中失火烧毁了房屋,整个家庭陷入了极度的悲痛之中,家人遭受了极大的挫折,我讲述此事后,启发学生思考:你或者你身边的人遭受过挫折吗?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给哪些人带来了痛苦?结果怎样?学生列举了诸多造成挫折的原因,并感受了战胜挫折的方法。然后让这位学生回顾自己家庭所处的状况,了解他的父母战胜挫折的情况,让学生体会战胜挫折重建家园的经历,见证了这位学生及其父母扼住命运的咽喉,战胜挫折的决心。根据此时的情景,我设置疑念:“比较不同挫折战胜的方法一样吗?”从而顺利地完成这一教学任务。事实证明,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熟知的事例,是引导农村中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的重要途径。
三、实施开放式教学,是激起农村中学生主体参与行为的重要手段
由于一些农村中学教师的知识储备不够,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没有成熟的教学心理。在教学中采用“一言堂”的教学方式,扼杀了学生自主参与和主动探究意识,出现了“你传你的道,我睡我的觉”的现象。为了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农村中学的教师,必须实施开放式的教学,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以教材为本又不拘泥于教材,联系学生的思想行为实际,触动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激发他们的参与行为。我在设计《两代人的对话》这一教学内容时,我准备了一个纸盒,神秘地让学生猜想,学生们兴奋不已,都参与了这个竞猜活动,最后有几位同学猜中是情绪温度计。并指明红色代表高温情绪,蓝色代表低温情绪。启发学生思考:“与父母相处时,如果出现蓝色情绪,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比如,一次考试成绩下来了,你自己觉得考得好,但却受到父母的批评,说没有什么进步,被数落了一顿,心里不是滋味,你怎么处理?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每个小组将讨论结果写在一张纸上,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陈述本组结果,找出解决的方法。第一组认为父母的批评可算是外界影响产生的消极暗示,可以把消极情绪化为积极情绪,成为学习的动力。第二组认为父母觉得我的学习没有进步,我们可以拿以前的成绩作比较,一起分析试卷,找出原因。第三组认为要告诉父母自己努力了,已经有了进步,中是没有达到理想的成绩,然后制定新的目标。第四组认为先找到自己的不足,承认错误,并讲明下次会做好。各组陈述完自己的高招后,我引导学生归纳与父母交流与沟通是实现两代人对话的重要方法。要掌握这种方法必须做到以下几点:敞开心扉,有想法就说出来;有问题和父母协商解决,不要以为父母蛮横霸道,以势压人;理解父母,设身处境地为父母着想,不要一味埋怨;要宽容大度,和父母做朋友;要反思自己,寻求你信任的长者的帮助。在这种开放性的教学设计中,师生平等交流,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了快乐,拥有了健康的心理,为学生建立和谐温馨的亲子关系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指导,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作为农村中学的教师,只有在实践中努力探索。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科特点,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掌握其适应性,多样性和灵活性,创设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乐学情景,师生互动,教学相长。培养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意识,使农村中学的课堂教学成为启迪学生智慧,净化学生心灵,塑造学生个性,完善学生人格,培养学生能力的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