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自主学习 挖掘学生潜能 雷红茹
培养自主学习 挖掘学生潜能
◎ 陕西省大荔县下寨初中 雷红茹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须做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这里强调的就是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语文教学既要求学生能掌握语文知识,形成语文能力,又要求学生适应未来的需要,掌握获取知识的本领与方法。然而要真正把语文学好,单靠课堂上的四十五分钟,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培养学生自学语文的能力,对充分发挥学生个人的潜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呢?根据本人从教多年的尝试与实践,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创设融洽和谐氛围,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
由于传统教学模式对教师与学生的影响,大部分学生认为自己是被迫学习,学习动力缺乏,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节课时间恨不得将所有知识点传授给学生,但却忽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别,不了解学生是否真实地吸收消化了所有知识点,最终导致教学效率降低。因此教师要从学生兴趣培养作为切入点,为其制定符合的教学方式与内容,创设良好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自主分析、讨论的条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之后再根据实际情况穿插学习知识点。良好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不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还调动其参与积极性,唤醒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学生逐渐由被动成为主动,才能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获取知识,进而加深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比如在教《绿色蝈蝈》时,我摒弃了传统的由教师介绍作家作品的教法。课前,我设计了一项开放性的预习作业 :“走进法布尔。”(1)法布尔是一个怎样的人?(2)你了解法布尔的生活经历吗?(3)你从中能发现什么?这样的巧妙设计,使作家作品的介绍,变老师讲为学生主动地接近、了解。在查找资料,合作交流,接近、了解作家作品的过程中,学生就会不断地受到感染、受到教育。课堂上,由学生介绍作家作品时,有的从《昆虫记》谈起,赞叹法布尔对世界的杰出贡献;有的敬仰他为了专心于昆虫的研究,放弃了城市优越的生活,迁居乡野小村,执著追求事业的精神;有的敬畏他视昆虫如生命的崇高品格------主动探究,使同学们从心里热爱、敬佩着这位伟大的昆虫学家,为下文的深入探究,奠定了良好的感情基础,激发了自主学习的兴趣。
二、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拓展自主学习渠道
世界各国对目前教育发展及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都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把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看作是教育的重要推动力量。电视、录像、电脑网络等现代科技手段,以其直观性、科学性、生动性等诸多优势,对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智力发展和能力培养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思想品德课特点,充分发挥科技的作用,搜图片、举案例、查数据、设情景,帮助学生释疑、解惑,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同时积极引导学生借助科技媒体自主学习,从中发现信息,捕捉信息,加工信息,研究问题,增长知识,并引导学生与网友交流信息,探讨问题。最终使媒体成为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扩展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知识,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手段。
如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月亮上的足迹》,这是一篇科学小品文,有许多的图片资料和视频资料。如果能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兴趣,也能让抽象的描述变得更为直观。因此,我在设计教学时,就下载了“神州五号”的发射过程,以及阿姆斯特朗等利用仪器在月球上拍摄的图片,这些资源的展示,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眼球。因此,对于美文、说明文等某些课文而言,多媒体的直观手段确实是一种成功的帮助,它的出现解决了学生缺乏实际的现场感,难以把握抽象理论这一长期困扰语文教学的难题。它展现出来的生动直观的课堂教学实例远比教师口头描述精彩、完整,大大便利了学生学习,提高了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三、重视学法指导,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埃德加富尔所著的《学会生存》一文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可见,培养学生的能力,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比传授知识更为重要,教师要善于“授之以渔”,引导学生学会“织网”“捕鱼”的方法,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里获取无穷无尽的知识之“鱼”,能掌握一些学习的基本方法,在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中,知道运用已有的条件去寻找解决问题、认识新事物、产生积极联想的途径,这是他们一个发展受用的财富。一堂好的语文课,不是看教师教了多少,而是看学生学了多少,学会多少;教师能指点一条路,学生可循此去探索思考;教师能给予一点启示,学生可以有的放矢去拓展知识;教师能引导学生归纳一些方法,学生可以举一反三去实践运用。
如在七年级《鸟》一课教学时,上课前教师要先制定合理的教学策略,可先让学生预习课文,并给其推荐一些有关鸟的视频来让其观看,如动物世界、人与自然等,要求学生在预习完课文后通过观看人与自然来补充和鸟相关的内容。在上课时教师要从课文的角度出发和学生讨论在作者的笔下,鸟的体型、声音和生活习惯有什么特点,并鼓励学生对其进行补充。对于学生提出的观点或者补充内容,教师要予以赞扬和鼓励,并当成课堂重点来和学生讨论,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也要注意从课文的角度出发,给其渗透作者写鸟是想表达什么样的思想,然后要求学生课后也去补充和鸟相关的知识内容,可将鸟的生活和人类的生活联系起来,从课文的角度去整理有关鸟的内容,进而能在加深学生对课文理解的基础上促使其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正确地引导学生,并且结合课文内容从课前、课上和课后来要求学生,能有效地拓展其知识眼界。
总之,语文自主学习是新理念指导下的一种学习方式,它所倡导的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培养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参与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努力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教师的引领下,让学生主宰自己的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把更广的空间留给学生。作为教师,应该为学生的自主学习穿针引线,铺路搭桥,让学生在广阔无垠的知识空间自由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