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木再排尔•排祖拉:培养耐力,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

    培养耐力,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
    ◎ 新疆库尔勒市第五小学 木再排尔•排祖拉
    在多年的体育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重点培养了一支学生足球队,经过刻苦训练,多次参加新疆各级各类的足球比赛,也去北京参加过国家级的足球比赛,都取得了十分突出的成绩。同时以点带面,极大地提高了我校所有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技能,有效地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被动的要我学",变为"主动的我要学",并且"喜欢学".在教学实践中采用设置疑问、多样化、兴趣化、选择性等多种教学方法去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这样能更好地完成体育教学任务,收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当今学生大多是家庭中的宠儿,一般均缺乏吃苦耐劳精神。而体育方面耐力训练的本身较为艰苦 ,需要有顽强的意志品质。因此,对儿童少年的耐力训练要经常地反复地进行思想教育,启发自觉训练的积极 性,培养勇敢顽强、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培养刻苦耐劳、克服困难的精神。
    总结这些年的工作经验,我感到为了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 营造体育课堂教学的良好氛围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有预见地给学生"设置疑问"亲身体验,解决问题。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开拓学生的思路,起到了重要作用,对于更好地掌握技术动作,有效地活跃课堂气氛。课堂教学中"设疑"的方法较多,如"悬念式设疑",在课的一开始设置一些悬念,使学生带着问题上。而且自己通过亲身体验把问题解决。如在上短跑课时,蹲踞式起跑动作预备时为什么后腿不能蹬直? 50米 跑你是否清楚自己跑多少步才能跑完?步幅与跑的速度快慢有什么关系?等等一系列教师有目的的提问,引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在探索中一步一步进行练习,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让学生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钥匙去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学生主动锻炼的积极性,比只单独强调学生怎样做效果更好得多。
    同时,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在心理上对儿童少年起着重要的作用,能提高大脑的兴奋性,减少疲劳;同时,发 展耐力素质,最主要是保证机体供氧充分;如在河边、树林、公园或在氧气充分的露天场地等进行训练练习, 就能充分保证机体供氧,完成训练任务,提高运动成绩。在训练时,也要注意尽量不在坚硬的水泥等地面上反 复进行跑跳等。如果长期在硬地面练习,就会使下肢骨的骨化点受到过大、频繁的刺激,易引起过早的骨化或 骺软骨的损伤,从而影响骨的正常发育。所以,选择环境场地进行训练和练习是不可忽视的。
    二、教学方法要兴趣化,教学手段要多样化  
    低年级的学生就是好动,爱新鲜,厌烦过多的重复练习。因此,教学方法和练习手段要多变,才能提高学生的兴趣,推迟疲劳的出现。如走步练习比较枯燥,可采用拍手走、两臂加动作的走、前脚掌着地的走、听音乐走等多种形式,来完成走步的教学任务。又如在游戏换物赛跑中,也不是千篇一律的重复,对每次练习可提出不同的要求。如第一次提出不犯规为胜,第二次加上谁的队伍排得好为胜,第三次再加上谁跑得快为胜,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来吸引学生完成游戏任务。同样在跳绳、拍皮球活动中,当学生拿到绳子或球时,多么想自由地活动。教师可以在完成规定的任务后,给学生1-2分钟时间去发挥各自的才能(各种各样的跳法或拍法)。学生正当的欲望得到满足,就能集中思想和精力很好地学习下一项内容。  
    三、体育活动课的选择性活动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  
    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国家教委颁布了(96)1号文件,全面落实素质教育。逐步推广落实体育两类课程整体教学改革。根据这一文件精神,我校在高年级从1998年秋季开始实行了体育两类课程整体改革。主要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时数和比例做了较大程度的调整。有三分之一的课程改为"体育活动课".在体育活动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加大学生喜欢的娱乐体育活动和教学竞赛课程安排,突出"体育活动课"的活动为主的教学特点。是学生在生理上、心理上得到满足,从激发学生的锻炼热情。在身体素质、跳绳、球类、运动竞赛、娱乐体育等项目上,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进行多种选择性的活动。改变了体育教学中单纯对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发展体力的身体教育观念。改变了体育教学中教师强制的灌输,学生机械再现的教学方法。改变了在体育教学中学生被动学的局面,倡导学生主动地、愉快地学习。通过活动课进行大量的运动实践,使学生了解了一些体育竞赛知识和规则。学生也在活动中体会到体育知识和技术的重要性。激发学生锻炼身体的兴趣,培养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能力和习惯。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锻炼了学生的身心,培养了学生竞争意识和团结协作勇于拚搏的精神。
    四、训练学生耐力注意以有氧运动为主
    要注意训练学生耐力。如果只讲兴趣,学生的体育课的目标性就不会太强。所以训练学生的耐力就成了体育锻炼的重要目标。训练学生的耐力要循序渐进,只有长期坚持才能看到效果。我的足球小队员们个个耐力都很强。有氧耐力是指心血管耐力而言的。由于儿童少年的心脏血管正处在发育之中,与成人相比,他们心脏的心 肌纤维短而细,弹性纤维分布较少,心脏发育还不完善,心脏的容积、重量都比成年人小,从而心脏收缩力较 弱,心脏的每搏出量和每分搏出量都比成年人小。根据儿童少年心血管系统这一特点;耐力训练应发展以有氧 耐力为主的训练,用以改进氧气输送系统和肌肉代谢系统的功能,发展心血管系统功能,逐步提高运动成绩。 训练中不宜过早过多地进行无氧耐力训练,以免使儿童少年心脏的心肌壁增厚,心肌增强,短时间内成绩会提 高很快,但心腔较小,会缩短运动寿命,拔苗助长,训练应从长远观念考虑。
    五、注意控制训练的时间、量和强度
    儿童少年在进行耐力训练时,运动时间不宜过长,运动量和强度不宜过大,必须严格地控制训练的时间、 量和强度,因为儿童少年在安静时氧化过程比成年人旺盛,每公斤体消耗的氧量多,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的含 量比成年人相对少,紧张练习不能持久,耐力差。同时,在紧张练习时,儿童少年血乳酸含量较少,说明他们 无氧代谢能量物质储备较少。所以,在耐力训练过程中,合理安排练习的时间、量和强度,因人制宜,会达到 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耐力素质。
    另外,儿童少年在耐力训练时,应注意男女区别对待。同时,由于训练本身比较单调枯燥,儿童少年会对 训练感到厌倦,易引起疲劳。因此,训练应注意采用灵活多变、有趣的训练方法,如比赛法、游戏法,提高学 生的兴奋性和积极性,完成训练任务,提高耐力素质和运动成绩。
    总之,我在教学中采用了这些新的手段和方法,我感到只有把训练学生耐力和激发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结合起来,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锻炼的积极性,对更好地完成体育课堂的教学任务,起到较好的推动作用。

    点击次数:60  发布日期:2013/10/8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