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演示实验的作用探讨 刘尚文
初中物理演示实验的作用探讨
◎ 四川省乐山市沐川县高笋学校 刘尚文
教育改革发展到今天,我们已经把“人作为核心写进了教育”,在现行的初中物理教学中,以往那种嘴上说实验,黑板上写实验等模式已经违背了这一核心,这不但弱化了物理实验与物理学科的实际作用,同时还让学生对物理这门学科失去兴趣。初中物理课程标准中对课程目标有明确规定,要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具有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保持探索科学的兴趣与热情,在认识自然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等。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树立凡是涉及实验部份要尽量做的理念,充分发挥实验的作用。下面我结合自己20年的物理教学经历,就初中物理演示实验的作用进行如下探讨。
一、实验的基本目的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学的基本定律都是在实验基础上归纳总结出来的。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实验建立学生对课堂学习内容的感性认识,增强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提高教学效率;开发学生智力,训练学生的实验技能,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研究创新的能力。
二、演示实验的特点
物理教学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实验,而演示实验却是实验的一部分。演示实验是以教师或少量学生为主要操作者的表演示范实验,为学生展现出丰富多彩的物理现象和物理情景,引导学习观察思考,分析实验现象,配合引导或穿插学生讨论等方式使学生认识物理慨念和规律,或者通过演示的引导示范作用,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条件。
三、主要作用
(一)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教师经常选择一些生动,有趣,新奇的演示实验来引入课题,它们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如在引入大气压时,老师能用一张纸片托起一杯水。这与学生的想象与经验是相违背的。又如:在引入流体压强时,给学生准备一个漏斗和一个乒乓球,让学生把乒乓球放在漏斗下面,然后用嘴吹气,发现乒乓球不会掉下来,这也与学生的想象相违背的。这样学生学习大气压强和流体压强时就有很强的求知欲望。
(二)提供必要的感性素材,帮助学生建立概念和认识规律
如初中物理关于磁场这一部份,学生理解起来非常困难,若老师用一张小玻璃,上面放些铁屑,下面放一个条形磁铁,抖几下玻璃,学生会发现铁屑有规律性的排列,学生就会有疑问,是什么让铁屑有规律的排列,老师点拨这是磁场的作用,结合这个实验,学生学习磁场就有了一定的感性素材。所以说物理实验它能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生动,形象而且直观。因为活跃了课堂气氛,常常给学生留下难以磨灭的鲜明印象,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进行观察和思维训练,巩固和应用物理知识
物理教育家朱正元曾经说过:“对于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等一些理论的东西,往往是千百万语说不清,一看实验便分明。”如学生在学习物态变化时这一部份时,关于“白气”是水蒸气,还是小水珠,学生经常出错,我们在学习沸腾时,可以进行演示实验,从烧瓶口连一根导管出来,学生就可以看到“白气”,老师可以通过火焰来进行验证它究竟是水蒸气,还是小水珠。直观性强的物理现象容易使学生形成深刻印象,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养成良好的研究物理问题的习惯。
(四)演示实验为学生的学习实践创造良好的条件
演示实验虽然只是由教师在讲台上操作,但在示范的过程中学生通过教师的介绍和操作能学习这些仪器的使用和实验操作的步骤和方法,包括实验过程中的技能;另外,学生通过教师的潜移默化和实验中实事求事的态度,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培养良好的作风和习惯,为自已赢得一份永远的知识。
总之,演示实验是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重要方式之一,教师的实验操作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教师要注意本身行为的示范作用教学,要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应注意物品整洁,排列有序,设计合理,操作规范,面向学生,态度从容,边做边讲。教师的示范作用要贯彻到全部演示实验中,而且对学生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要结合本身的示范操作,进行必要的提示和强调。要不断的改进实验教学,改善实验环境,创新实验方法,将教师演示实验的功效发挥到极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