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运用多媒体 焕发数学课堂活力 何小平
合理运用多媒体 焕发数学课堂活力
◎ 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毓秀小学教学集团时堡分校 何小平
数学学科具有抽象性和逻辑性的特点,在小学学段,由于孩子的思维能力还没有发育成熟,学习数学学科时会有一定的困难。教师应适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式,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攻克难点,正确、有效理解数学基本概念、知识。其中多媒体技术与数学教学的紧密结合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在信息技术条件下,多媒体技术早已全面、深入地渗透到了学校教育中,并且收到了令人惊奇的教学效果。这是数学课程改革发展的需求,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方式。数学教师应在实践中,适时、适度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以实现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 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小学数学教师要想通过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对他们的学习兴趣进行培养。小学生因为年纪比较小身心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使得他们很容易对周围的事物产生强烈的好奇,所以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好奇心理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增强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在开展多媒体教学以前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兴趣喜好、认知能力等方面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然后再为他们打造出一个丰富有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通过这种轻松活跃的教学氛围去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
例如讲解《圆》这一部分的教学内容时就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导入一个有趣的动画情境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大屏幕上的小熊、小猴、小猪准备在森林公园举办一次百米的骑车比赛,在裁判员长颈鹿的一声令下小熊连忙骑上自己正方形车轮的自行车向前方冲了过去,但他骑着骑着就感觉越来越吃力;此刻小猴骑着自己椭圆形车轮的自行车也感觉有些吃力,速度也一会快一会慢的;而这时候小猪骑着自己圆形车轮的自行车很快就达到了终点。当画面停止以后教师就可以对学生进行提问,为什么小猪可以在这次的骑车比赛当中取得胜利?它的车轮是圆形的且车轴装在了正中间,这样他骑起来就会觉得很轻松吗?通过这样的课程导入形式学生就可以带着强烈的兴趣对相关问题进行自主的思考和研究。
二、利用多媒体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学生理解
由于数学课堂中学生通过教师单纯的讲授难以有效地掌握其中的重难点知识,而这些数学知识对学生学习而言十分重要,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通过多媒体的技术把数学中比较抽象以及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通过多媒体的实际运用而帮助小学生掌握好这些知识点。教师在这个过程不会仅仅是通过口头讲解,加上多媒体的手段使得学生能够动眼、动耳、动手以及动脑、结合在一起,增强他们掌握数学知识的能力,同时也可以降低数学学习过程中的难度。
例如:在分析“一列长240米的火车以每分800米的速度通过一座大桥,用了3分钟的时间,这座桥长多少米?”这道题时,学生往往把火车行的路程与桥长等同起来,我们可以用多媒体模拟火车通过大桥:一列火车在隆隆声中到达桥头,从火车头到达大桥上开始,在桥的下面跟随火车头同步出示火车行的路线,直到火车尾离开大桥为止,这样学生就很容易得出“大桥长度=火车3分钟行的路程-火车长度”这一数量关系式了。又如:在教学“直线、线段和射线”,学生已经掌握了直线、射线与线段的特征后,请学生在半分钟内从一点出发画射线。然后让学生数一数共画了几条,请画的最多的同学到实物投影上展示。教师提问:“如果再给一些时间,这张纸上还能画吗?”教师放大学生的作业纸,边画射线边说:“画是还能在画,但看不清楚了,现在我们就请电脑老师来帮忙好吗?”接着就进行课件演示,大屏幕上再现了“从一点出发画射线”的过程。这样,在多媒体课件使用的过程中,采用动态演示与讲解,观察与操作融为一体,做到了把知识化难为易,成功地突破了教学难点,从不同角度丰富了感知,扫清了学习的障碍,找到了问题的突破口,使学生对应掌握的知识理解得更透彻。
三、运用多媒体丰富学生想象,发展学生个性
课堂教学中教师若注重运用多媒体,则能帮助学生真正理解数学概念,挖掘确切的数学意义和运用条件,能利用它们顺利地进行正向迁移,有效解决一些实际数学问题,同时,也有利于帮助学生实现数学情境的想象的真正结合。小学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是培养空间思维能力的教学难点,也是学生的薄弱环节,课堂教学中应强化空间抽象能力。运用计算机三维动画的形象、直观、逼真性。从不同角度展示情景,从而获得很强的视觉刺激,这样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多维性,从而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例如,在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时,一开始就显示学生熟悉的国旗和手帕图案,图形色彩鲜明,花纹美丽。当问及它们的形状时,学生说是长方形和正方形,随即隐去这两个图形的色彩和花纹,从而引入对图形的研究。同样在认识长方体时,先显示火柴盒的模拟图形,并与实物对照。认识立体图上每个面的形状,各条棱之间的位置关系,然后用不同色彩显示三条虚线,形成了一幅完整的直观图。再用分别着色的方法来显示长方体的左右面、上下面、前后面。这样通过分层演示,为空间观念的形成架起了一座从感知到表象再到抽象的桥梁。 计算机软件生动形象直观,演示方法灵活多变,易于显示几何图形的特征。因此,它在帮助学生认识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中能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形成表象,启发思维,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总之,多媒体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有机结合,是数学教学改革中的一种新型教学手段,由于其视听结合、手眼并用的特点及其模拟、反馈、个别指导和游戏的内在感染力,所以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多媒体教学从教学过程本身丰富了教育的手段,必能成为新世纪课程教育的一个亮点。在教学中,合理地使用多媒体,辅助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现代化多媒体教学的独特作用,我们要紧密结合教学内容,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使数学课堂充满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