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如何“活”起来 刘小红
小学语文课堂如何“活”起来
◎ 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城关第二小学 刘小红
摘要: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具有极强的可塑性,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体会语文学科中包含的情感,更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激发语文学习活力,在此基础上打造活跃的语文课堂。这样才能12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使学生获得多种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基于此,本文探讨了打造活力语文课堂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力
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教育事业的进步,同时,各个领域对于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小学阶段的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要在小学阶段打牢基础,立足于学生的终身发展进行课堂教学,这更需要教师打造具有活力的课堂,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但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依然存在一系列问题。因此,首先要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一、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深化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国家提出了新课程改革,在新课改理念下,越来越多的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运用新的教学理论和方法进行语文教学实践。在打造活力语文课堂的过程中,一些教师依然存在一系列问题。具体来说,有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参与程度不高。大多数教师在课程教学中习惯于传统的授课模式,导致学生处在被动地位,长此以往,学生对教师产生了依赖的心理,对于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望望依赖于教师直接给出答案,学生缺乏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习惯,使得课堂氛围沉闷。
其次,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不畅。打造具有活力的语文课堂,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教师不仅要加强教学引导,还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此基础上活跃学生的思维,与学生打成一片,这样学生才能在课堂上积极开动脑筋探讨问题,并且增强学习体验。但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只是按部就班的进行教学,缺乏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互动,导致学生完全依赖于教师的讲解学习知识,这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也产生了不利影响。
二、让小学语文课堂“活”起来的意义
首先,教师在语文课堂上打造具有活力的课堂,能够转变自身的教学方法和观念。为了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营造热烈的课堂氛围,教师首先要丰富自己的教学理论,以丰富的教学理论指导教学方法,这样才能使教学活动的设计更加科学合理,顺应学生的成长需要,这样的教学氛围下学生自然会参与到课程活动中,进而营造具有活跃氛围的语文课堂。
其次,教师打造具有活力的语文课堂,能够丰富语文课程的资源。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小真的长头发》这一课时,学生针对学习内容进行探究之后,教师进行了细致的总结。总结完成之后,教师利用多媒体视频为学生播放了人体的头发相关科普知识,以动画视频的方式直观的呈现出来,不仅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积累了更多的知识,还能使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内容有了更加深刻的思考。
三、让小学语文课堂“活”起来的策略
(一)将教学游戏融入到课堂教学中
游戏是小学阶段学生的天性,对于学生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因此教师在课程教学中融入教学游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力,也能够培养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兴趣,并且使学生通过游戏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感受语文的魅力。有了这样的情感基础,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自然会踊跃的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并且积极配合教师开展学习活动,学生有了愉悦的体验,不仅能够深入理解知识还会对下一届语文课程的学习充满期待,以这样的方式才能更好的打造具有活力的语文课堂。
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秋天》这一课时,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了不同的材料,有橡皮泥、画笔画板、七巧板、枫叶等,然后让学生用这些工具表达自己心目中的秋天,这种游戏化的教学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力,培养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兴趣,同时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仅契合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也充分发挥出了语文课程的课程功能。
(二)重视小学语文朗读教学
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主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四大能力,因此,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通过朗读,能够形成热烈的课堂氛围,学生在氛围的带动下会自觉的参与到课堂中,通过朗读感悟作者以及文本所表达出来的情感,以此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状态组织相应的朗读活动。尤其是在古诗词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充分发挥朗读的价值,让学生通过朗读感受古诗词中蕴含的音律美。
例如在指导学生学习《村居》时,教师首先让学生观看多媒体视频,多媒体视频呈现了村居景色,并且配以古诗词的朗诵画外音,让学生在这种具象化的情景中感受古诗词内容和古诗词的意象。学生在观看了视频之后,教师让学生自主朗读,在这样的朗读活动中,学生能够更好的感受古诗词的魅力,进而激发学习语文的活力。
(三)加强语文教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师在课程教学中,促进语文教学的生活化能够为学生搭建良好的实践平台,学生通过实践,能够将所学知识内化,这样的课堂活动也为打造具有活力的语文课堂奠定了基础。利用生活情境构建实践平台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具体来说教师要结合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选取相应的方式,指导学生进行实践。例如在学习《秋天的图画》这一课时,教师便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进入校园观察,让学生在大自然中体会秋之景色,学生观察结束后,教师让学生拿起画笔绘画自己心中的秋天,这种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以生活为基础进行实践,更好的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这种模式构建出来的语文课堂也更具有活力。
综上所述,打造具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是促进语文教学质量和效率提升的关键,纵观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在打造活力课堂的过程中依然存在一系列问题。因此,教师要在改正问题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课程教学策略,通过游戏化教学、朗读教学、语文教学生活化等多种方式,打造具有活力的语文课堂,进一步提高语文课程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王正芳.浅谈小学语文课堂如何活起来[J].作文成功之路,2020(07):73.
[2]关 凤.浅谈不同学龄段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技巧[J].生物技术世界,2016(02):119.
[3]杨伟强.小学语文课堂生活化教学的研究[J].才智,2017(12):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