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创新音乐教育方法 提升学生音乐素养 丁 香

             创新音乐教育方法 提升学生音乐素养

             ◎    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四知学校      

    音乐是打开艺术殿堂的最初的钥匙,孩子们从母亲的肚子里就能感知音乐,听觉是人类胚胎中最早成型的五官,节奏、旋律、音色都会对每一个孩子产生影响。世界的语言沟通唯独美妙的音乐是不需要翻译的,优美的旋律可以让陌生人彼此之间亲切、友善。而作为孩子能够接触的最早的艺术形式,其培养和教育的形式也更加丰富,多元化的教学形式,让孩子们无论是在生活还是学习中,都能随时触及和感受到,寓教于乐的教育才是素质教育的本质。

    一、              创设民主和谐氛围,体验音乐愉悦之美 

    钢琴之王李斯特曾指出“:音乐是作者内心情感的表达,学习音乐需要用心灵来体验。”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教师要学会用“学生的心灵”去感受、用“学生的大脑”去思考、用“学生的眼光”去看待、用“学生的情感”去体验、用“学生的兴趣”去爱好。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运用优美的旋律创设学生喜爱的轻松、愉悦的音乐课堂,使学生在激情中学习。音乐教师在这种建构的过程中要充当好学生的“脚手架”,与学生在对话中构建活泼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浓郁的兴趣氛围中体验音乐之美。

    为了给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音乐课堂环境,我在课堂教学中用优美的音乐代替枯燥、生硬的指令,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中进行常规训练。音乐课师生问好后,在钢琴上弹奏上行、下行的旋律提示学生起立、坐下,形象又生动;在集体活动时用节奏鲜明的钢琴曲进行指挥,学生会随着旋律的变化在音乐的指令下进行踏步走、对齐、拍手等,有时在音乐旋律中加入一些动作引导,学生就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把队伍排好,并能在音乐的指挥下变换队形。当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时,我则在钢琴上弹奏一段由强变弱的音乐,学生们就知道老师在提醒自己调整好上课状态了。这样做不但实现师生互动,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还有效地避免了教师在音乐教学中为了课堂常规训练与学生对立的局面。

    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加深音乐知识理解

    通常情况下,欣赏教学所用时间占有总课时的25%。教学内容不仅涉及音乐,同时还包含有器乐、戏剧等。而在乐器欣赏教学开展过程中,既包含有西洋乐器,如小提琴、大提琴,也包含中国乐器,如二胡、三弦。音乐教材中有关器乐知识的内容极为丰富,但受到实际情况的限制,大部分学校无法直接向学生展示上述乐器及其音色。故而,需要教师借助其他方式完成教学目标。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将多媒体技术作为教学的辅助工具,将实际无法展示的内容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以课程《彼得与狼》为例,该课程的教学内容之一便是要求学生认识部分西洋乐器。而教学目标中也明确提出,要求学生通过欣赏,了解部分西洋乐器所具有的音色及其表现力。《彼得与狼》是普罗科菲耶夫按照俄罗斯同名童话改变而成的交响童话,其中涉及长笛、双簧管以及单簧管等多种西洋乐器。教师可将关于上述乐器的图片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并利用多媒体播放各自的音色。之后,教师为学生播放《彼得与狼》,令学生感受乐器在实际交响乐中的表现。播放完成,教师可邀请一名学生上台,随机播放一个音色,要求学生挑选对应的西洋乐器,以此加深学生对西洋乐器的理解。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用多媒体技术,不仅可以丰富课堂内容,开阔了学生视野,同时也能增添学生学习的乐趣。

    三、开展丰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音乐素养

    对于小学音乐学科教学而言,需要实现对学生音乐素养的有效培养,促使学生在听音乐的过程中实现对音乐的享受,并在唱跳结合的方式来实现对音乐的创造与表现,进而在体验的过程中,借助音乐来实现心灵的洗礼,并在情感体验中来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在实际践活动中,对于教师而言,则需要以课内外音乐活动的开展来打造体验式教学环境,促使学生不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下,都能够具备学习音乐的环境,在训练学生听觉的同时,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其中,并能够主动去表现与创造音乐,为提升小学生的音乐素养提供保障。

    比如:以“小麻雀”为例,在实际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向学生提出“自己喜欢哪种小动物、能够模仿其叫声或是动作吗”等问题,调动学生的兴趣与参与的积极性,在此基础上,展开这一教学内容。在课后,教师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尝试将自己喜欢的小动物进行替换,然后编出新的歌曲进行表演,进而引导学生实现对音乐的表演与创造。此外,还可借助歌唱比赛等形式来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在迎合小学生需求的同时,促使小学生能够在体验的过程中,具备良好的音乐素养,并提升该学科教学的有效性。

    音乐教育本身是一种审美教育,近年来随着我国的素质教育不断推进,音乐教育所产生的重要性也逐渐的受到了重视。在小学阶段所进行的音乐教育,教师应当认识到培养学生的性格,要为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学习环境,并采取多种不同的方式来实施教学,从而达到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促使学生的良好性格能得到培养,也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和进步作出贡献。

     

     


    点击次数:193  发布日期:2020/12/13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