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小学数学教学中非智力因素影响的学困生转化策略刍议 雷 欢

    小学数学教学中非智力因素影响的学困生转化策略刍议

        四川省乐山市沐川县第二实验小学  

    学困生,顾名思义是指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也就是那些学习成绩在班上暂时落后的学生。事实上任何一个班级都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学困生,做好这部分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我们任课教师从事教学工作义不容辞的责任。造成学困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智力方面的原因(如先天智能障碍),但更多的是非智力因素造成的,诸如情感方面、行为习惯方面、学习态度方面、性格方面等等。作为一名教师,平时要认真观察和研究自己的学生,分析造成他们学习困难的实际原因,然后有针对性地加以指导,切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把所有的学困生都归咎为智商的原因造成的。本文作者就小学数学教学中非智力因素造成的学困生的转化策略谈一些看法。

    一、非智力因素影响的学困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表现形式

    (一)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精神状态不佳。学困生上课时多数表现为精神萎靡不振,神不守舍,心不在焉,表情茫然,爱开小差,东张西望,不能安静下来。做不到专心听讲或根本不听,不举手,不发言。读书被动,阅读程度慢且易受外界干扰,自觉性差,不与同学交流讨论,不参加小组合作学习。对问题缺乏积极思考,不肯动脑筋,漫不经心,避而不答,不求甚解,死记硬背。课堂上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及课堂练习漠不关心,无所事事。找不到数学问题的重点和难点,不能根据教材中的叙述正确回答问题,不能运用学过的相关知识解决问题。对一些数学基本概念、定理模糊不清,不能用数学语言再现概念、公式、定理等等。

    (二)对布置的作业不能独立完成,应付了事。可以说教师上课每天催讨作业的都是学困生,究其原因是这些学困生上课根本没有认真听讲,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无法独立完成练习。他们解题时没有遵循一定的解题步骤,没有逻辑性或逻辑不清,不能正确灵活地运用数学定理、公式、法则,要么死搬硬套。不想寻根问底,不愿弄清所学的内容,不能说出解题依据,不能说出这些作业是哪些知识点的运用,遇到困难不想办法解决,抄袭了事。书写潦草是学困生作业表现最常见的一种形式,教师在批改作业时,时常发现学生书写的字少一横多一撇的不在少数,有的作业你无法辨识写的到底是几,既像5又像3,是6还是8,是0还是像,像a(手写体)又像d?解题过程是错的,但答案却是正确的;有的解题过程是对的,而最终答案又是错的,令人啼笑皆非,真是哭笑不得。

    二、非智力因素影响的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一)增加课堂教学趣味性,吸引注意力。那些学习成绩不够理想,自律能力较差的学生,普遍对学习不感兴趣,都是被动的接受教育。喜欢自由、无拘无束的课堂,巴不得有个段子来乐一乐。教师应该改变教学方法、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设计的教学活动要有参与性,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兴趣,才能爱学、乐学、好学。如在教学有余数除法时,就可以设计这样的动画:五只小动物数数,小猪、猴子、小猫、小白兔和小狗,乌龟来当裁判,小猪说一,猴子说二,以此类推,当说六时则又从小猪开始,并且报数的小动物要站起来。当乌龟说到三十四时,小白兔马上就站了起来;说五十三时,小猫也很快站了起来。此时老师问题来了:小动物为什么能够很快反应并站起来呢?由此引出本这节课的内容:有余数的除法。这种自然引入,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好奇心,带着问题去学习。

    (二)因材施教,个别教育。每个学困生的具体情况各有千秋,需要我们教师深入的了解,通过观察学困生的日常行为表现和平时做作业等方方面面的情况,找准他们存在的实际问题,然后“对症下药”,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为做好转化工作。对于那些课堂上不认真听讲的学生,可让他专揪开小差、窃窃私语、东张西望注意力不集中的其他学生,通过他的观察行为,他会发现除他外都在认真听讲,他就会自我矫正,改正错误。对于学习自信心不足的学生,可在课外找他谈话,一起分析原因,找到差距所在。注重引导,以鼓励为主,师生达成共识,或找其他同学结对帮扶,树立学习信心。对那些不按时完成作业的学生,记入个人日常考核,顽固者可通知家长督促执行,共同教育。

    (三)发现闪光点,增强自信心。每位学生都有渴望进步的要求,都希望家长、老师、同学认为自己是个好学生,在课堂上或生活中得到别人的赞许和肯定。在课堂上多为学困生提供展现自我的机会和平台,教师要努力寻找学困生的闪光点,不时地加以表扬。俗话说:“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爱。”教师要充分肯定他们身上的优点和每一次的进步,哪怕不明显,不够突出,甚至只是一些苗头,也应该加倍去鼓励和扶植。对他们可采用这样的评语:“你的脑子其实很聪明,不好好用实在太可惜了!”积极的评价能使学生的进取之火燃得更旺,让学困生重新找回自我,获取克服缺点的勇气和信心。就在前不久,班上一留守学生本期作业老是不能按时上交,理由每次都是忘在家了。从他回答的表情及课后同学们的反映就知道他在撒谎,但我却不当场揭穿他。周末我到他家进行家访,才知道是留守儿童,平时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爷爷奶奶年龄大了,不能督促和辅导他的作业。但该孩子自尊心较强,性格内向,在家里很爱劳动,常常帮助爷爷奶奶在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如扫地、洗碗、洗衣粉等。学习上感到吃力,但又不愿求教他人。我知道他语文成绩尚可以,应该是学习数学的方法不对及沉默寡言的性格造成的。于是我让他尝试一些学习数学的好的方法,每天上数学课前把作业交给我检查,然后抽时间单独对他进行批改、辅导,课堂上对他多加关注,让他多发言,给予表现机会。从目前看,效果还不错,该生转变非常快,性格也逐渐开朗起来。

    不能放弃每一个学生,既体现了教育的公平,是教育的最基本伦理,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共同的责任。转化学困生最主要的是研究学困生心理,帮助他们克服障碍,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转变学困生需要我们教师对他们持之以恒的施以爱心、耐心,诚心相待,倾注满腔热情,用浓浓的师爱激励他们健康成长,就一定会把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做得更好。

     


    点击次数:28  发布日期:2020/12/13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