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实践探索 杨 涛
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实践探索
◎ 云南省大理市喜洲镇上关完小 杨涛
摘要: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而这生命能否得以延续,取决于教师是否能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否做到与文本有机结合,真情演绎文本内涵,提升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因此,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高效的课堂教学是兼顾知识的传授、智慧的培养、情感的交流和个性塑造的过程。它避开了课本、教材就是全部的学习资源,讲得多、练得多等于学得多,小组讨论等于合作学习等教学误区。推进有效教学离不开高效课堂,而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必然要求。我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始终不渝的探索和构建高效课堂的方法,积累了实用有效的经验。那么,如何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呢?
一、交流讨论中激趣存疑
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勇于实践,引导学生把学习中的疑问说出来。自学贵有疑,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通过相互讨论和查阅资料等方式去寻求正确的答案。
(一)自学存疑,自悟自得。
“自学存疑”强调的是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学课文,也是学生自己的尝试实践,初步解决预习中的问题。如教师布置自学提纲:正确、流利地熟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自学生字新词;写出自学后对课文的初步理解,即“读懂了什么”,写出自学后的疑难或自己想知道的问题,即“不懂的问题”。教师尊重学生,相信学生的潜能,为圆满完成教学任务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自学指导,帮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对课文内容获得了初步感知。
(二)质疑问难,讨论点拨。
“疑而能问,已知知识大半。”对于学生自学中所遇到的疑难问题,教师在课前、课中应利用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质疑。此后,教师可归纳整理学生的疑难,通过朗读自答、集体讨论、启发点拨等方式引导学生释疑。
1.朗读自答:对于比较简单易懂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课文的重点部分,把握上下文之间的内在联系,自读自悟。
2.集体讨论:针对带有一定共性的疑问,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或集体讨论。由于学生认知水平存在着个别差异,因此自学能力也会有差异。通过组织讨论,学生之间能够相互启发、思维互补,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体味学习的乐趣。
3.启发点拨:启发点拨强调的是教师在学生质疑后,面对学生的疑问,整理提炼,设计精巧的思考题启发学生的思维。
二、把时间管理好
抓紧时间,用好时间才能保证课堂的高效率。 体现时间就是效率,我们要变教室为学室,更新观念,变教时为学时;要正确树立责任感,摒弃我的课堂可以随意支配的观念。一堂课一般由导入揭题、检查预习情况、明确学习目标、引导自主学习与达标训练、展示反馈、回顾反思等几个组成部分构成。
三、把课堂搞活
心理学研究表明,心理自由(想说什么就说)、心理满足(体验成功乐趣)每一个人都有一种心理期待(好表现)、心理安全(不怕犯错、能宽容)的特征。“做为高级智慧生物,人生下来就有着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巨大潜能,其潜能是否在适宜的社会环境下加以发掘和提升?直接影响一个人能否得到最佳发展”。有效课堂教学就是要创设适合学生全面发展的文化、学习和人文氛围,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生态,使之爱学、想学、乐学。
(一)创设生动有效的活跃的学习气氛。
如:开讲时采用——有趣的游戏,生动好奇的故事或奇特的活动,把学生的无形注意引向有意注意,激发学生学习情趣,想学。
(二)创建民主、平等、自尊、互敬、融洽的师生、生生关系。
(三)创设开放型空间,充分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独立自主学习地有效活动。开放课堂上的时间空间、活动空间、思维空间,教师必须努力创新。
四、把教法学法用活
在课堂教学中,坚持“以学定教、学路优先、学法优先、少教多学”的原则,采取“先学后教、顺学而导、以学施教、以学评教”的方法,把课堂转化为“学堂”,实现有效教学的目的。
(一)选择合适的教法。教无定法,但必须选择适应学生主动学习,利于启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重在难点、质疑处点拨和诱导。
(二)放手让学生自学。凡是自己能学懂的让学生自己学或互相讨论学,探讨式学习,学生能自己思考绝不包办,学生能自己归纳、概括、总结出来的结论、规律教师绝不代替。
(三)加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巧用错例资源,逐步消除“伪学习”状态。
五、把思维激活——有效课堂教学的核心
(一)创设好教学情景,诱发思维热情。
(二)创设有价值的问题,激发思考的深度。
(三)倡导学生质疑问难,自问自答,自己探索,大胆猜想、尝试。
(四)设计开放型的习题,多元思考问题。
(五)善于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求异、创新思维),捕捉创新思维的火花。
(六)渗透现代思想、方法,扩大思维的空间。
所以,只有把学习目标定准 , 把评价利用好 ,把预习落实到位把问题暴露 ,把训练抓实,把课堂常规和学习常规抓好才能构建高效的教学课堂。
总之,语文活动要立足教材,选择合适的活动方式组织开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才能行之有效。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提高备课实效,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加强师生合作学习,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方法,使课堂教学变为开放的、多渠道的、双向的星系传递和交换的过程。同时,教师还要进一步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教学能力和加强自身的学习能力,这样才能适应新的教育教学模式才能真正发挥好教学主导作用。
参考文献:
[1]上官新端.让学生“触摸”语文[J].小学青年教师,2003.
[2]孙菊霞.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
[3]杨九俊、姚朗强:《小学语文专题研究》,2010年11月版.
[4]《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1月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