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改革传统教学模式 构建高效数学课堂 王 乐

              改革传统教学模式  构建高效数学课堂

                     ◎    陕西省大荔县埝桥初中 

    在知识、科技与生活等高度融合的环境下,传统保守陈旧的教学体制已经无法满足教育形式的发展.在新课程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要打破传统模式限制的僵局,要以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法为革新目标,以新课程的理念和标准为要求,以全面的数学基础知识为依据,以学生的主体为发展本位,以多元化、科学化融合为一体的现代教学方式为支撑,以可行的、科学的有效教学策略,引导学生主体的自主探究,让学生在自发性与自主性的努力下实现数学知识的掌握与数学技能的发展,以此实现初中数学教学效率的提高.

    一、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启发学生的求知欲

    生活化情境,就如同一个导火索,瞬间便能点燃学生主体的参与热情和求知兴趣,让学生在双向交流和传递中达成数学思维的活跃、撞击出智慧的火花.将生活化与情境相互结合,构建成生活化情境,让学生在知识与生活的共通感知中产生亲切感与熟悉感,让学生知识与生活的相互美化中达成记忆与技能掌握.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生活经验、实际需求和数学知识具体内容的有机结合进行生活化情境的创设,以形象、新颖、奇特的具有思考价值的生活化情境引发学生主体通过主动思考和探究,让学生主体的情境的激发和刺激自主的融入到其中.另外,教师要注重处理好生活化情境的适宜性、新颖性与关切性,要注重生活化问题的探究性与趣味性,要以与教材相匹配、与学生发展相适宜的双向性问题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

    例如,在讲一元一次方程时,笔者将其与生活中学生常见的事情融合在一起,让学生运用生活常识进行解决,即移动推出两种套餐:一种是月租58元,免费赠送150分钟主叫,被叫免费,超出主叫分钟限制以外,每分钟按025元收费;另一种是月租88元,免费赠送350分钟主叫,被叫免费,超出主叫分钟限制以外,每分钟按019元收费.这两种套餐哪种计费方式更省钱?这样的生活性问题,容易引发学生思维的共鸣,进而促使学生运用生活中的经验去探究、分析、总结,从而使学生顺其自然地掌握数学知识.通过这样的生活化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之间达成合理化联系,让学生的注意力因此而得到集中.

    二、鼓励小组式合作探究,激发学生的探究欲

    数学是一门具有逻辑性和实践性的学科,对于初中生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要求较高,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讲授学习技巧和解题策略等,帮助初中生找到正确的学习习惯,从而形成良好的数学精神。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不仅有利于发挥初中生的才能,还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我在日常教学中通过创设合作情境,给初中生营造了轻松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让初中生对数学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例如,在进行旋转相关内容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能让学生生动形象地理解旋转的过程及规律,我将模拟图形旋转整个过程的任务交给了小组。在分组时,我有意识地让每个小组中都能分别有动手能力、数形结合能力、分析能力较强的学生存在。这样一来,学生分工合作,有的负责制作图形道具,有的负责分析其中的规律所在,有的负责利用代数的方法寻找其中的数量关系。如此节奏清晰的合作过程,使该部分知识的探究效果非常出色。如今的小组合作,早已不是我们惯常所认为的,将学生简单分组,一起听课、一起讨论那么简单了。除了共同解决问题之外,还要求教师能够通过小组合作,调动起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普遍提升数学学习效果等。可以说,小组合作在当前的初中数学教学新形势之下,已经成了一种综合性很强的教学方式,不断对之进行挖掘与创新,对教学实效的提升意义重大。

    三、重视学生主体地位,挖掘学生创造潜能

    在新时期,初中数学教师必须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还给学生,引导初中生自主参与到数学课堂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尤其是在合作探究式的教学中,初中数学教师必须让每个学生都发挥作用,而不是成为数学尖子生的天地,要通过互助探究提高数学学困生的成绩,使班级的整体数学成绩得到提升。同时,初中数学教师还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初中生,挖掘初中生身上的潜力,激发初中生的学习信心。

    例如,在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教学中,笔者通过对本节内容的研读,运用直观的教学手法将知识直观展现在学生面前。课上,笔者在黑板上画出一个直径为黑板宽度的圆形,并拿出一枝长木棍向上移动。在木棍水平放在地面上时,笔者提问学生木棍与圆形有什么关系,学生发现他们“没有任何关系”“根本挨不着”;接下来,笔者将木棍上移至与圆刚好碰到的位置,学生发现“木棍与圆挨上了”;紧接着,笔者将木棍上移至圆内,学生发现“木棍在圆内”。笔者将学生观察到的三种情况写在黑板上,并引导学生思考这三种情况下,木棍与圆有几个交点,以及木棍与圆的半径有什么关系。通过学生的讨论与探究,笔者引导学生学习直线与圆相离、相切和相交的位置关系。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认真研读教材,将其中的知识内容以直观的形式展现出来,通过对学生视觉的刺激,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数学课堂效率。

    总之,初中数学学科的高效课堂是现代新课改落实中的关键内容,其会对学生未来的数学知识的学习,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产生关键的影响。课改是一个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其中必然会出现诸多问题,所以教师与学生要一起努力,强化相互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使用切实可行的办法将出现的问题解决掉,实现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目标,为新课改进程的深入推行奠定基础。

     

     


    点击次数:36  发布日期:2020/12/13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