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劳动教育有效性 杨云勇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劳动教育有效性

                          ◎    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北辰小学校       杨云勇

      劳动是人类最美的一种运动形式,人们通过劳动创造了璀璨丰富的文化和多种多样的物品,维护了社会公众文明,从一定程度上说,劳动创造了人类文明。小学生是国家未来建设的主力军,是民族未来发展的推动者,他们对劳动的认识与态度,不仅直接关系他们的成长,还会在未来影响社会风气的形成。对此,对小学劳动教育有效性的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 
      一、 当下小学劳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素质教育观念日渐占据教育主流,成为小学教育的主导思想之一,小学生的劳动教育力度不断加大,这个过程中各种各样的问题不断出现,总体来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首先,劳动教育内容相对匮乏,小学组织的劳动教育主要集中在日常的卫生打扫、垃圾清理等方面,其余劳动教育内容和形式较少,劳动课程的丰富性有限,导致劳动教育单调乏味,难以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劳动教育的目标自然难以在较高程度上完成。 
      其次,不同阶段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劳动诉求,小学劳动教育主要集中在小学生群体共性上,没有按照不同的年级,对劳动教育对象进行细分,忽视了学生的个性需要,导致劳动教育的成效大打折扣,与预期效果有较大出入。 
      然后,小学劳动教育的目的之一是树立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引导他们养成正确对待劳动的态度,指导他们外在的行为,但当下的小学劳动教育主要侧重对学生的理论灌输和行为指导,并没有足够关注学生对劳动的形成性认知和内在自我思考,造成学生劳动意识薄弱,难以对劳动真正形成真切深刻的认知。 
      最后,小学劳动教育并没有合理地发挥榜样的作用,对劳动标兵的树立主要集中在高年级,且劳动标兵的更换频率相对较少,评价标准相对模糊,缺乏公开透明的机制和有限的保障机制,如此,劳动模范标兵带来的榜样作用自然不如人意,难以对学生形成有效的激励作用。 
      二、 提高小学劳动教育有效性的方略 
      (一)增加内容,开展多种劳动教育活动 
      内容是劳动教育活动的重点,丰富的劳动内容,能在较高程度上点燃学生的参与热情,让劳动教育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增加劳动教育开展形式的多面性,增加劳动教育潜力,有利于取得相对优化的教育效果。对此,学校在开展劳动教育时,要尽可能多地增加劳动教育内容,努力发挥劳动教育优势作用。  
      (二)优化课程,增加劳动教育的丰富性 
      劳动教育课程的开展,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教育教學改革的要求,还有利于满足学生内在的成长需要,满足教育改革课程内容固定,为学生接受劳动理念,树立劳动观念,锻炼劳动技能,增强劳动能力,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针对小学劳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学校要积极增加劳动课程,优化新旧课程,增加劳动教育的丰富性,让劳动课程吸引人、影响人。 
      (三)分层劳动,注重学生的阶段性教育 
      不同年级的学生因为思维发育程度、身体强度、肢体灵活度等存在较大不同,导致他们对劳动教育的要求也不同,呈现出阶段性变化,对小学低段学生来说,他们的劳动强度应该相对较小,更多的集中在对劳动的主观思维意识的培养上;对小学中段的学生来说,对他们应该是在强化劳动观念的基础上,适当地强化劳动强度;对于小学高段学生来说,应该坚持劳动意识和劳动行为并举。对此,学校应适当地坚持分层教育理念,开展阶段性质的劳动教育。    

    (四)总结展示,深化学生的劳动价值观 
      主观思维指导客观行为,客观行为又反向促进主观思维的形成与确立,两者相互影响,相辅相成。开展劳动教育时,学校不仅要让学生参与到具体的劳动教育活动当中,体会劳动的艰辛,还要让他们学会思考,运用理性的思维分析劳动行为,正确看待自己本身的劳动行为,在这个过程中,深化学生的劳动价值观,尽可能地将劳动教育触及思维教育的更深处,跳出对劳动的表面认知。对此,采取多种形式,让学生对劳动总结与展示,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法。 
        (五)劳动标兵,发挥劳动先锋模范作用 
      小学生具有较强的上进心,喜欢模仿比自己优秀的人,令自己变得更为优秀。树立劳动标兵是增加劳动教育有效性的重要方式,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学校要做的就是指定合理的劳动评价标准,同时选出各个年级的年级标兵,通过同龄人的劳动事迹激励其他学生,发挥劳动先锋模范作用,深化劳动教育效果。 
      三、 对小学劳动教育有效性的评价 
      小学劳动教育不可能一蹴而就,也并非一帆风顺,必然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只有解决矛盾,才能推动小学劳动教育进一步发展。就当下小学劳动教育方式来说,上述所提的教学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劳动教育的困境,提高劳动教育的有效性,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实践性,但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时间一长,也必定会衍生出新问题,滋生新矛盾。要想保持小学劳动教育的有效性,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都要树立与时俱进的观念,不断研究新情况,探究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积极寻找小学劳动教育发展的新道路。 
      总之,劳动教育在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中不可或缺,对他们价值观念的树立和外在行为的指导,具有难以忽视的重要影响。教师在开展劳动教育时,要认真研究劳动教育的内容和要求,分析当下小学生劳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寻找针对性的解决方法,通过增加内容,开展多种劳动教育活动;通过优化课程,增加劳动教育的丰富性;开展分层劳动,注重学生的阶段性教育;进行总结展示,深化学生的劳动价值观;树立劳动标兵,发挥劳动先锋模范作用,在此基础上,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探究劳动教育新形式和新方法,深入发挥劳动教育对小学生的促进作用,促进学生良性成长。 

    点击次数:200  发布日期:2020/11/12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