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浅谈初一数学入门教学 冯利平

    浅谈初一数学入门教学

        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彭家乡希望小学校   冯利平

    进入初中一年级的学生,由于环境,教材,教师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很难适应初中教学的过渡。他们的数学思维仍滞留在小学已知数的范围内,不适应字母代替数字的新知识,容易对初中数学产生逆反心理,从而导致对数学失去兴趣和信心,产生两极分化的现象,影响了数学科的成绩。那么,如何在初中一年级的数学教学中,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初中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行为的动因,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它能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兴致勃勃地参与学习。初一年级新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是培养他们对数学课产生兴趣的关键。这个时刻的教学处理是引导学生从小学数学跨入初中数学衔接过渡的重要阶段。

    首先,经常给学生讲一些伟人和科学家的故事,提出一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有趣的数学问题,让他们亲自尝试简便运算的方法等,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鼓励他们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发奋学习。

    其次,严格把握好课堂教学关。每一堂课需要一个好的开头,才能够抓住学生的浓厚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课前必须有精心的准备,在上课时才能抓住学生的心理,理顺学生的思路,由易到难,让每个学生都能愉快的接受新知识,使每个学生认识到由字母代替数字的优越性,需要由一般到特殊,再由特殊到一般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从而渗透抽象、概括等数学思维方法。经常用有趣简单的数学游戏来唤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走进数学世界,这样将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面对全体学生,对于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要多加关心爱护,帮助鼓励,绝不能让他们成为“被遗忘的角落”。并且适当地降低他们学习难度,把目标放在“跳一跳,摘得到”的水平,让他们在数学学习中偿到的不再是尝不完的苦果,而是成功的喜悦,收获的甜蜜,使学生逐步产生学习数学的闪趣。并且教会学生主动的去学习,探究新知识,掌握新方法,教师必须因势利导,促使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谐,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二、灵活运用教材,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把握关键

    现行使用的教材具有灵活性,伸缩性的特点,而且内容言简意赅。若要使每个学生都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教师必须认真备课,抓住每堂课的重点、难点、关键,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因村施教。

    首先,要明确教学目的和重点、难点。举例,做练习都以课本为主,逐步进一步扩展知识的应运能力。让学生将思维放开,带有创造性的去思考问题,自己寻求解决问题的捷径。不能将教师自己形成的思路强加给学生。

    其次,教师讲授重点、难点要突出,板书主次要分明,而且精选的例题不能过难过偏,要具有代表性,有举一反三性,否则容易造成学生走入误区。不能真正领会教师所传授的重要内容。

    再次,练习和作业的布置合理,批改作业要有耐心,对于学生做错的要及时纠正、讲解,这样可以加深学生的正确理解,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三、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大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育是什么?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因此,初一学生进校后,必须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例如,上课提前准备好有关学习的用品,免得要用时再到处寻找、浪费时间,影响上课时的注意力,分散思维;上课注意力要集中,做到“五到”,即心到、眼到、耳到、手到、嘴到,教师指导学生解决问题时,将必要的教学思想,如数形结合,逆向思维、发散思维、观察分析等渗透进去,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很重要。初一年级学生进中学后,教师开始指导他们如何作好预习,如何听课,如何抓课本的重点。如何巩固知识等。指导他们对定义、法则、公式、定理都要做透彻的理解,还要了解公式于定理的推导过程及其应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为纳、找规律。总结解题思路与方法。逐步的引导与培养,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到轻松愉快,教师在授课也更加乐观,使师生之间在教与学之间产生和谐的共鸣。

    四、数形结合,搞好概念教学

    初一年级学生年龄较小,理解能力较弱,特别在小学时数学侧重于运算。因此,他们进初中后,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难,在运用时难免出错。教师在教学数学概念时,必须根据小学生以直观形象为主的特点,遵循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教学原则,采用数形结合的教学方法,这样可以收到更好的效果。比如:在教学有理数的意义时,利用数轴讲解正数、负数及零的概念。当学生基本理解后。让他们的眼睛暂时离开数轴这一图形,在脑海中回想出它的形象,这样就加深了对正、负数,数轴的理解和巩固。实践证明,数形结合,是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

    总之,初中数学教学的多年实践,使我深刻地体会到采用以上方法,教学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采取这样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将会全面提高教学成绩,使学生开心,教师宽心,家长放心。


    点击次数:140  发布日期:2020/10/17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