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乔晓玲: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点滴尝试

    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点滴尝试

    ◎ 陕西省定边县第六小学 乔晓玲
    内容摘要:
    一、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二、我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点滴尝试。
    三、培养思维能力要同培养语言表达能力紧密结合起来。
    关键词:
    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发展、有意识、推动、创造力
    正文:
    新世纪以来,小学数学教学已告别国传统的“单一知识传授”的教学模式,走向了“素质教育”的新高度,这也是教育教学改革、新课程标准实施而体现时代要求的新的教学目标。这不仅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肯创新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社会生存能力。这就对我们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给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教给他们学会学习、学会思考的方法、技能,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与创新思维,使他们在学习与发展中形成一种能力——社会生存能力。为了让学生的思维之花绚丽开放,结合教学实践,谈点个人粗浅的认识和体会。
    一、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我们在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如何开发学生创造力与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力是教学的终极目的,是一个各个教育阶层都必须面对的宏观问题,我在这里不说。作为基础教育小学教师的我,就说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谈点粗浅认识。所谓创造性思维是指独立思考地创造出对社会(个人)有价值的具有新颖成分的智力品质。创造性思维的基本特点是独特性、发散性、新颖性。创造性思维,他贵在创新,或者在思路的选择上,或者在思考的技巧上,或者在思维的结论上有着独到之处,在前人、常人的基础上有新的见解、新的发现、新的突破,从而具有一定范围内的首创性、开拓性。创造性思维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它无现成的思维方式、程序可循,人可以自由地、海阔天空地发挥想象力。
    创造性思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首先,创造性思维可以不断增加人类的知识总量;其次,创造性思维可以不断提高人类的认识能力;再次,创造性思维可以为实践活动开辟新的局面。由此可见,在实施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是很有必要的。
    二、我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点滴尝试
    1、有意识的在分散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这里我强调的是教师的意识,每位教师要有意识地在数学教学中各个环节都要从实际出发,注意在教学的各个方面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抓住传授知识的各个侧面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①把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贯穿在小学阶段各个年级的教学中。要明确各年级都担负着培养的任务,从一年级一开始就有意识地加以培养。
    ②把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贯穿在没一节课的各个环节中。不论是开始的复习,教学新知识,组织学生练习,都要结合具体的内容有意识地培养,而是引导学生去分析、推理,最后归纳出正确的结论或计算法则。
    ③把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贯穿在各部分内容的教学中。任何一个概念,都是对客观事物的数量关系或空间形式进行抽象、概括的结果。因此教学每一概念时,要注意通过多种事物或事例引导学生分析、比较,找他们的共同点,提示其本质特征,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形成正确的概念教学计算法则和规律性知识更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判断、推理能力。
    2、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具体做法
    ①数学概念教学中药变换叙述方式,多向比较,利于表象联想。
    ②计算教学中药简化环节,简便运算,计算过程形象化,发展口算、速算、估算能力。
    ③初级几何教学中要注意观察,动手操作,运用联想,知识活用,训练空间想象力,推理能力。
    ④应用题教学中要会发现条件和结论的关系,强化变式练习(拼折练习、扩缩练习等),一题多解练习。
    ⑤自编应用题练习,指导学生自编应用题,不但是引导学生突破应用题的难点,是学生进一步理解数量间相互关系的有效办法,而且是提高学生思维创造性的重要途径。
    ⑥通过科技活动、小发明竞赛等促进学生的创造力的发展。
    这些具体措施不仅对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能力极为有限,而且对创造力的发展有着十分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培养思维能力要同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密切结合起来
    人们思维的外在表现是语言,心理学认为,借助语言吧人们获得的感觉、知觉、表象加以概括,形成概念、判断,进行推理。通过语言表达还有助于调节自己的思维活动,使之逐步完善。在数学教学中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就要引导学生去分析、比较、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而教师要了解学生这些思维活动情况,也需要让学生用语言表达出来,然后对学生思维的过程给予肯定或纠正。有经验的教师总是注意让学生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计算过程和解题思路,结果学生的思维能力有较快的提高,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为了使学生都有用语言表达他们思维的训练机会,可以模仿老师表达、指名发言、集体讨论和同桌两人对讲等不同方式结合起来。教师还应有意识有计划地帮助障碍生,鼓励他们发言,推动他们积极思维,以便促使他们的数学成绩和思维能力都要取得较大的进步。
    叶澜教授曾多次呼唤“课堂要焕发生命的活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思、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说到底,正是这一思想的体现。学生的创造力发展了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做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

    点击次数:44  发布日期:2013/9/17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