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班级管理中渗透“德技双馨”理念 赖美杏
浅谈如何在班级管理中渗透“德技双馨”理念
◎ 广西平南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赖美杏
摘要: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中的重点工作,面对自身控制力不够强但自我意识又日趋成熟的中职学生,如何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渗透德育教育和职业技能是一项长期而繁重的工作。本文从发展中职学生的健康体魄,满足其合理的道德和职业素养需求;培养中职学生良好的意志品格,重视其道德修养和技能修养;尊重中职学生的个性人格,提高其自我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注重中职学生道德情感和职业技能的培养,促进“德技双馨”理念的形成四个方面谈谈如何在中职学校班级管理中渗透“德技双馨”理念。
关键词:班级管理;德技双馨;德育教育;职业技能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受传统教育思想影响,进入中职学校学习的学生大多是中考的失意者,相当部分学生上中职后丧失信心而逐渐放弃了学习,纪律散漫,使得中职校班级的管理难度更大。在国家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背景下,如何把这些群体建设成一个真正的班集体,这是中职学校班主任眼前一个大难题,这就需要班主任长期艰辛的努力与探索。我们需结合班级的具体情况,确立共同的奋斗目标,分期目标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思想教育。由于中职生恰是青年时,这正是一个人在长知识、长身体、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的重要时期,具有很大的可塑性,迫切需要我们班主任老师在班级管理中作一番深刻的思考和不断进行有益的尝试。
因此,对于中职学生,既要注重学生的道德品质的形成,也要考虑职业技能的需要。如何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渗透德育教育和职业技能?笔者从如下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发展中职学生的健康体魄,满足其合理的道德和职业素养需求
首先,在班级管理上,班主任既要提出具体要求,又要做到粗细结合。粗指的是集体中每一个人都能够做得到的基本要求,它有益于形成良好的班集体。细指的是全体学生在形成班集体过程中留有创造与发挥的余地,有利于学生自我管理、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正如英国斯宾赛在《教育论》中指出的:“记住你的教育目的应该是培养成一个能够自治的人,而不是一个要别人来管的人。”不包办,不当“司令”,放手让学生去做,让学生在学中干,干中学,把班集体当作他们培养学习文化、技能知识等各种能力的实验场所。“粗”并不是简单的撒手不管,放任自流,而是抽出更多的精力,细心地观察每一个学生,发展他们自身的优势,激发他们的兴趣,使其张扬个性,发展自我。细,正是对粗的完善与丰富,因材施教、造就个性化不可缺少的。一直以来,人们常常把道德行为的好坏归因于道德认识而忽视了道德需要。其实,人的道德行为动机来源于道德需要和技能需要,特别是中职学生中表现出来的道德行为和技能功底是由自身的道德需要和技能需要所引出的。因此在德育和技能过程中如何满足学生合理的道德需要和技能需要,就显得尤为重要。比如,中职二年级的学生,自我表现欲望逐渐增强,渴望获得技能,渴望得到他人的赏识,有的想当班干部,展示自己的管理才能;有的会加强技能训练,展示自己的才能;有的善于加强交际,给大家讲故事等表现自己。班主任这时应注意尽量满足学生的合理要求,可废除“干部终身制”,实行干部轮换制,让学生“竞争上岗”,这样人人都有机会当上班干部,人人有表现才能的机会;督促学生加强技能的训练,结合“1+X”德育模式,满足学生自身职业技能发展;鼓励学生多参加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发展特长。
二、培养中职学生良好的意志品格,重视其道德修养和技能修养
道德修养是指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方面的自我锻炼、自我教育、自我陶冶及由此而达到一定的道德境界和水平。把一定的社会道德转化为个体的道德,关键是个体自身的道德修养。同样,技能修养是学生对技术能力获得的自我学习、自主学习过程中达到一定的境界和水平。道德修养和技能修养都是个体对自己进行自我观察、自我调控。核心问题是形成一定的自制力。“自制”在我国传统的道德教育和技能教育中是道德修养和技能修养的必由之路。想要培养学生的自制力,就要改进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的教育态度和教育方法,中职学校的班主任更要注重对学生实施情感教育、民主教育和自主教育。比如班主任在德育教育中应教会学生如何正确控制自己的情感的方法:①当受到表扬和奖励时,为控制自己激动的情绪:先给同学、老师讲自己的感受,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然后想想自己的不足,最后拟定下一阶段的目标以继续进步。②当受到批评或谴责时,更要通过适当的方式来缓解情绪,如唱歌,读书,拖地、整理课桌或欣赏周边环境等积极行为方式来认识错误、吸取教训。③当别人给自己提意见和建议时,要学会以虚心的态度接受:“谢谢您的提醒”,“我一定认真考虑您的意见”等。④当自己受到委屈时,不要用哭、吵、闹等方式来发泄,而是静下心来消化:受小委屈时可“瞪一眼”;受大委屈可大喊一声“我讨厌你”;受一般委屈就用摆事实、讲道理的办法来求得心理平衡。班主任注重开展“负重远足”、“山区考察”等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艰苦条件下通过磨练增强意志,提高自制力。
三、尊重中职学生的个性人格,提高其自我学习、自主学习的能
力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活生生的独立主体,独立自主性是其基本的行为特征。班主任必须注意维护和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提高其自我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我们在教育和教学中始终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保证学生独立自主地行使、支配自己的权利,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在班级管理中,我们把开展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班主任要为学生技能发展创造积极有利的条件,引导而不代替。在活动前,学生可根据自身条件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在活动中,学生自己发挥特长,自己教育自己,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干。学生在技能活动中要有理想、有目标、有志气、有追求,刻苦锻炼自己的毅力,想方设法使自己的爱好形成个性特长。同时,我们要引导学生在活动中积极思考,主动发现问题,及时提出问题,自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进而使其创新意识得到增强,创造性技能得以提高。活动后,我们教师更要引导学生思考总结,自主制定下一期计划。管理有法,但无定法。
四、注重中职学生道德情感和职业技能的培养,促进“德技双馨”理念的形成
情感是人特有的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技能则是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它们都对人的认识过程起评价和监督作用;它们对主体产生道德需要和技能需要,形成理念起着中介作用。道德情感是人们形成一定道德信念的前提和基础,对学生主体性发展起着激发动因的作用。道德信念是个体认为自己一定要遵循的并决心要去实现的信条。它不单是某种心理成分,而是深刻的道德认识、强烈的道德情感和顽强的道德意志的有机统一,它是道德动机的高级形式,是个人产生道德行为的真正的内在动力,在人的道德心理结构中处于中心环节,应成为学校德育追求的最高的目标。而技能情感是学生形成技能需求理念的基础,对学生的学习起到激发和推进作用。技能理念是学生个体认为自己一定要努力的并决心去实现的信条。班主任通过“每周一主题班会”、“每人背一名家格言”、“每人心中一英雄”、“每人讲一爱国主义故事”及“每人一座右铭”等德育日常活动,坚持每日让学生“三省吾身”,用社会各行各业的先进事迹激励自己前进。
道德教育和职业技能同时是中职学校教育的重心,要把两者同时渗透到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必须有一双无形的手,宏观调控整个班级,在日常工作中用心,细心,有恒心,有真心,时常用一颗平等、关爱、尊重和体谅的心与学生交往沟通,用一颗宽容的心对待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欣赏学生,给予他们改正和提升的时间和空间。
综上述,班主任通过各种日常教育活动,培养和丰富学生的道德
情感和技能情感,促进学生道德理念和技能理念的形成。
总之,作为班主任,不要拘于传统的管理模式,要大胆探索,勇于创新,适应时代发展,顺应社会需求,弘扬、培养学生自信、自立、自强、自律精神,给予学生人文关怀,促进其身心俱健的全面教育,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努力让中职学生成为新时代“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担当、有礼仪、有爱心、有本领、有前途”的“八有”好学生。相信,只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学生道德理念和职业技能也会随之得到大的提高,班级管理工作肯定能再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沈雄昌. 论如何在班级管理中渗透德育教育[J]新课程学习:社会综合,2012.
[2]姬梅素.唱响校园主旋律 培养德技双馨人才——学校文化建设之我见[J].现代农村科技,2018(05):83.
[3]姚和芳.高职院校培养德技双馨技术技能人才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9(03):292-293.
注:2019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中职电子商务专业“德技双馨”型人才培养路径的探索与实践》GXZZJG2019B2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