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浅谈幼儿色彩美术教学 曾长江

    浅谈幼儿色彩美术教学

        黑龙江省鸡西市师范附小    曾长江

    绘画是每个孩子的最爱,稚嫩,信手涂鸦,充满童趣。 幼儿期的儿童好奇心强,喜欢鲜艳、艳丽的色彩,对颜色也非常的敏感,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色彩感知能力,可以帮助延续幼儿对美术的长久兴趣,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欣赏水平,引起幼儿愉快的体验,获得美的享受,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审美素质。

    年龄段不同幼儿的造型和色彩感知特征不尽相同。忽略造型强调色彩来刺激幼儿的美术激情。先认识颜色,小一点的幼儿能认识红、黄、蓝等基本颜色,但不能区别色度,不能把颜色和颜色的名称进行一一对应;有的幼儿能认识紫、橙、黑、白等更多的颜色,逐渐能区别颜色的明度和纯度,并偏爱某种色系;大的幼儿颜色辨别能力强,具备了比较丰富的运用色彩表现的能力,对混合色产生兴趣,画画时还能运用各种颜料调出需要的颜色,比较喜欢鲜艳的对比性强的颜色。

    一、通过欣赏,感受发现色彩的魅力,培养幼儿审美鉴赏能力

    鉴赏能力是以感性认识为基础的,组织幼儿欣赏大的图片,寻找色彩、感受色彩。幼儿置身于大自然中,青山绿水、蓝天白云、碧海拍浪、奇花异草、雨后的彩虹、夜晚缤纷的霓虹以及观察各民族的服饰等等,这些五彩的色调能直接给予幼儿美的感受。创设优美的教育环境,带领幼儿欣赏环境布置中的美丽色彩,置身于美好的教育环境中,对幼儿的色彩感的培养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名人名作的欣赏也是必要的。可以是我国的国粹中国画、民间艺术、西洋画等。

        引导幼儿欣赏,能提高幼儿鉴赏美的能力,为审美素质的培养打下基础,再逐步提高完善,继而创造自己的作品,表达他们对美的感受。

       二、通过不同的绘画材料和技法,认识颜色,了解颜色变化的过程,提高幼儿对色彩理解的能力

         幼儿喜欢涂画,在玩中认识色彩对幼儿是一种不可抵挡的诱惑。趣味美术绘画有很多形式,如吹画、油画棒涂色,水粉,水彩等等,根据不同的年龄段,可以选择相应的活动形式。

         吹画是先用装有颜色水的滴管在画纸上滴几点颜料,然后用吸管对着画纸上的颜料用嘴吹气,使颜料水在画纸上流散开来。教师鼓励幼儿在画纸的不同位置滴上不同的颜色水,再从不同的方向吹,画面上的颜色相互流淌融合,创造出色彩斑斓的图画,教师引导幼儿认识基本色,辨别较多的色彩,培养幼儿对色彩的兴趣。

          三、淡化形体,通过涂色活动,逐步引导幼儿由随意涂色到搭配涂色,发展幼儿审美表现能力

    幼儿绘画有幼儿的特点,稚气,虚幻。这正是幼儿绘画不同于成人画。每个儿童心中都有对生活美丽的向往。在他们的眼中生活是色彩斑斓的。不要过早的用形体来束缚他们,应鼓励幼儿大胆地作画,画出自己内心的想法。更鼓励大胆用色,不要用单一的色彩表现画面,不要用生活中固定的颜色框架去局限。

    幼儿的思维,如太阳不一定是红的,云彩不一定是白的,幼儿对生活的感悟有着自己的色彩,对所画事物的好恶也能决定其用色的变化,如有的孩子把太阳画成了绿色,说天气就不会那么热了。有的幼儿讨厌某些事物,就常用暗色涂抹,教师应引导幼儿用心灵去表现画面的色彩,丰富绚丽的颜色将给予幼儿愉快的感受。指导幼儿涂色时,刚开始可用一种颜色,接着引导幼儿尝试将每种物体用线条分割后涂上不同的颜色,幼儿边画边观察不同色彩相搭配的效果,积累初浅的颜色经验。,但不注重颜色的协调。涂色时教师应引导幼儿用某种颜色统一画面,形成主色调。具有某种色彩倾向的主题画,如画喜庆的日子,可让幼儿大面积地使用红色,形成暖调,突出热烈气氛。同时教师还要逐步引导幼儿运用三原色的对比色,红绿、黄紫、蓝橙等简单色彩知识,这样在绘画过程中,幼儿用协调、对比的搭配方法涂色,使画面色彩更加丰富、鲜明、美丽。

    重视幼儿期色彩感的培养,可以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增强幼儿的审美情趣,同时为今后艺术才能的发展,打下重要的基础。

    点击次数:151  发布日期:2020/8/12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