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思探究理论在定边中学学困生物理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李艳茹 刘清超
诱思探究理论在定边中学学困生物理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 陕西省定边中学 李艳茹 刘清超
诱思探究教学理论是张熊飞教授潜心研究 50 年的教育研究成果,在全国 范围内影响深远,并且成效显著。“诱思探究”中“诱”即教师循循善诱,发挥 教师的主导作用,“思”即指学生独立思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实践结果表明,诱思探究教学模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热情,同时 有效地提升了教学质量,促进了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促进学生自信的提升、学 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同时促进教学相长,建立了师生的和谐关系。
一、诱思探究理论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
第一,有利于深入贯彻课程标准的实施
在 2011 年《物理课程标准》中指出,义务教育物理课程中应让学生经历实验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知识和科学探究方法,提高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在新课程改革的 驱动下,教学模式和方法也在不断地革新,由原来的“灌输式”逐渐向“自主式” 过渡。“诱思探究理论”重视学生自主学习 和探究过程的实现,符合课程标准的新要求。
第二,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是为了不教”,作为教师我们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潜能,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诱思探究理论”就是通过教师的“循循善诱”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探索研究”的过程,主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进行知识的传授,“诱思探究理论”的实践也就是对叶圣陶先生这句话很好的诠释。“死 记硬背”的知识可能只是一时的记忆,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可以终身
受益的。
第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构建高效课堂
由于物理课程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较高,相较于其它课程学生较难接受,很多学生课上不够自信,为课堂进程的实施带来很大的阻力,“诱思探究理论”教学具有开放性和自主性,给学生足够的空间思考和探究,发挥学生的主体价值,课堂效率也会逐渐提高,所以合理运用 “诱思探究理论”,打开学生自信之窗,才是迈向高效课堂最重要的一步。
二、定边中学学困生的学习特点
定边中学的学困生大部分为农村孩子,大部分学生属于被动学习,使定边中学的学困生的教育出现很大阻力。目前,定边中学的学困生的问题主要有以下表现:
第一,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走神”
学生在课上经常浮想联翩或是受外界影响,甚至有些学生因为玩游戏在课上注意力集中时间只有几分钟,所以需要教师不断针对个人提问,才能引起思考,使课上效率大大降低。
第二,缺乏自信心,不善于表达观点
学生在课堂中缺乏自信心,不善于思考并举手表达自己的观点,即使部分学生有自己的想法,但仍然不能完整流利地表述,在课堂的讨论中,很多同学只是应付教师的要求,达不到学习的目的,由于学生自信心不足,多数学 生处于观望状态,倦于思考,使课堂进度和效率大大减慢。
第三,沟通能力较弱,不善于交流讨论
定边中学很多学困生由于家庭和环境等原因造成沟通能力较弱,很多学生尽
管比较调皮,但在课上相对木讷,在讨论沟通方面存在问题,当进行小组间合作
交流时,不善于参与其中,进行合作学习,也不习惯向他人虚心讨教,逐渐失去
学习的信心。
三、诱思探究理论在新授课教学中的实施过程模式
第一,创设情境,发现问题
教学情境有多种形式,针对不同的形式适合不同的教学内容,研究表明,学
生在上课前 5min 是很难进入学习状态的,所以,在前 5min 成功的情境设计也是课堂成功的一半,通过设置不同的诱思点,也可以提出不同的问题。 创设的情境包括自然情境、形象情境、实验情境、问题情境、体验情境、迁 移情境和激励情境。物理新授课教学中常用的导入情境是实验情境、自然情境、 形象情境、问题情境、体验情境,而迁移情境和激励情境在授课过程中最常用,学生最感兴趣的是实验情境和自然情境
第二,思考探究,概念建构
创设情境的目的是引起学生思考,有动手、动脑探究的欲望,是为物理概念
的形成做铺垫。物理概念是观察、实验、和科学思维的产物,合理的建构概念有
助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把握,同时也能建立起知识与知识之间的练习。合理有
效的概念建构模式也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实践和应用。
第三,迁移升华,实践应用
物理源于生活,也是服务于生活的,规律生成后,通过不断地迁移、升华,
都是为了更好的实践应用,为社会做出贡献和价值,实践应用是学生常见的可以由学生举例完成,若生活中不常见,可以通过视 频、图片等作为拓展,教师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辅助完成。
四、诱思探究教学模式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取得的成果
第一,诱思探究教学模式有效地提升了教学质量
在诱思探究理论的引导下,在定边中学学困生中革新了新授课教学模式和复习课教 学模式,让学生真切地参与到课堂中,通过教师引导,学生逐渐学会和习惯了思考、探究的教学过程。通过教学模式的改变,不仅使教师 素养和教学水平逐渐提升,也使学生的学习能力逐渐提升,使我校物理成绩在区 排名中逐渐靠前,也成为本校的优势学科。
第二,诱思探究教学模式培养了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诱思探究理论,教师的主要作用是“诱”,诱导学生独立思考,能够通过思考解决实际问题是 学生适应课堂模式的第三步,通过耐心引导,学生越来越适应课堂的变化,也能 发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并学会思考利用所学知识解释现象,这样不仅让学生在能 力方面有所提升,同时也让学生对物理与生活的练习提升一定的认识。
第三,诱思探究教学模式促进教学相长
诱思探究教学理论要求教师“善诱”,学生“善思”,“善诱”要善于合理
地设置“诱思点”,“善思”要让学生善于思考,敢于发表见解,在这个过程中
不仅提升了学生思考和研究学习的能力,教师也能从中发现很多问题,不断鞭策
自己,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促成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 张熊飞.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M]. 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 18-135
[2] 张熊飞.“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研究 50 年[J]. 课程教材法,2014,2;3-13.
[3] 钟启泉,安桂清.探究式学习理论基础[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3-3.
[4] 柯昌万, 李卫东.决胜课堂一记张熊飞和他的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J], 中国 教育报,2002-7-21.
[5] 张熊飞. 诱思探究教学文选[M], 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4: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