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唐时英:如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 贵州省普安县罐子窑镇兴中小学 唐时英
    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是培养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前提。在数学教学中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对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教师。”认为数学枯燥乏味,学习起来感到厌倦的学生是不可能主动地、积极地思维的。只有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生才会有强烈的求知欲,高度集中的注意力,认真钻研,积极思考,从而取得优秀的成绩。
    例如,在教学“体积和体积单位”时,引导学生观察:我拿出装有水的玻璃杯,先放入一块小石头,问:“水面有什么变化?”取出小石头,放入一块大石头,水面又有什么变化?我又问:“石头放入水里后,水面为什么会上升?”两块石头使上升的高度为什么不同?”同学们在讨论中,对所学的内容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直观演示,学生实际操作竞赛、游戏等形式。
    为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和思考,主动获取数学知识,使其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当学生通过自己独立思考获得新知识或找到了疑难问题的答案之后,教师和学生一起欣赏解决问题时的愉快,特别是对后进生的点滴进步更要加以肯定,使学生体验到一种无法比拟的,思考的乐趣和认识的享受,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稳定的、浓厚的兴趣,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使学生明确学习数学的目的和意义
    帮助学生明确学习数学的目的意义,从而打好数学基础,树立将来为国家建设作出贡献的信念。例如:在教学两个互相咬合的齿轮的齿数与转数成反比例关系后,我问学生:“你们将来长大了,如果要设计一台机器,希望机器转动慢一点,该怎么设计?(如果需要机器转动快一点该怎么设计)”这样的问题既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与实践密切联系,又启发学生跃跃欲试地去思考,探索解决问题。
    三、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积极思维
    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思维应创设情景贯穿于整个教学中。
    l、在知识引入时,设疑引思,激发学生思维。在教学开始阶段,教师应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方法一时不能解决。如,学整数加减法的简便运算,遇到小数加减法、分数加减中有简便运算,怎么办?能被3整除,不能像被2、5整除的数那样在个位上找出特征了,怎么办呢?异分母分数不能相加减了,怎么办……把这些矛盾自然揭示在学生面前,就能产生一个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积极思维,最大限度地调动相关已知,努力探索新知。
    2、知识的运用中要注意拓思生疑,训练学生的思维。在数学学习中,不仅要掌握理论知识,而且要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应科学地设计、组织各种练习,训练学生的思维。如在基础训练中训练学生的思维条理,在发散思维中训练学生思维的创造性。例如:教学“口算退位减法时”,学生对33 -7,积极思考计算方法:
    33 -7=20+ (13 -7)=26 '
    33-7=(10 -7)+23= 26
    33 -7=(20 -7)+13= 26
    这样的学习既使学生掌握了重点“退一当十”,又训练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创造性。
    四、培养学生自觉思维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勤于思考的习惯,这是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的一种根本性的措施。
    现代的教学观点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强调学生应该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主动地获取知识。因而,教师要组织好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以及课外和课内的自学的好习惯,这样学生的思维积极性能充分调动起来,他们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学生主动解决问题,这样就有效地把握了所学的知识,培养了勤于思考的好习惯,发展了数学思维能力。
    五、及时发现和帮助儿童克服思维中的障碍
    要根据学生年龄、个性特征、数学知识技能的水平和思维障碍的性质等给予学生恰当的帮助。当学生由于某种知识缺陷而出现思维障碍时,教师要及时在知识上进行引导,当学生陷入错误思路而出现无法解题或解题错误的情况时,教师应着重指出思考问题的方向和关键步骤,及时地“引一引”、“扶一扶”。对所有学生特别是对意志力不坚强的学生,应鼓励他们在克服困难中锻练意志力。同时,注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自信心,使学生通过努力,学好数学。

    点击次数:135  发布日期:2013/9/17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