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数学教学中注重德育渗透 引领学生快乐地成长 杨 丽

                    数学教学中注重德育渗透  引领学生快乐地成长

    ◎   山东省招远市齐山镇下林庄完全小学    杨  丽

    雅斯贝尔斯曾在《什么是幸福》一书中说“教育的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的过程,然后才成为科学获知的一部分。”

    确实如此,当前在全球化、信息化大发展的背景下,社会的改革和开放进一步深化和扩大,形势的发展要求学校实现思想的解放,观念的转变和管理工作的不断创新。但作为社会主义的学校,一个基本的教育思想和观念是始终不容偏颇和动摇的,那就是我们任何时候都要把德育教育摆在学校教育工作的首位,以德育教育作为学校教育工作的“统率”和“灵魂”。特别是在当前市场经济体制下这一思想观念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推行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的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提高科学文化素质,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具有事业心和责任感,尤其是要具备道德涵养道德素质,并使二者互相融合、渗透,共同促进学生的发展。

    德育教育的实施不仅体现在各项活动中,而且渗透在学科教学之中。德育教育要贯穿到数学教学的各个环节,主要依靠课堂教学,在传授知识,培养技能的同时,施以德育影响。

    一、提高数学教学中德育功能的认识

    数学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它与其它学科有着密切联系,以及它在社会实践中有着广泛应用,更重要的是数学的学习能训练人的思维方法,完善人的个性品格。从这个意义上讲,数学所代表的进步观念已经超越了自身的范畴,数学的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文科学的进步,影响着社会文明的进程。数学内容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因素,表现出科学性、知识性和思想性的统一。数学教育具有巨大的智力价值,它以数学知识内蕴的思想方法引起人们思维方式的建立、完善和变革,不仅如此,它还具有极大的精神道德价值,能够引起人的思想品质、观念和道德价值的深刻变革。数学教育在全面提高人素质方面具有极大的作用,在新的时期,应该倍加重视数学育人的作用。

    二、数学教学中实施德育的策略

    1、爱国主义教育

    中国数学史是我国数学教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课本中直接介绍数学史的有多处,涉及数学家、数学发现、数学方法很多方面的内容,并以习题、注解、附录等多种形式出现。这些内容都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素材。教师应当结合教材介绍我国在世界数学发展史中所占的重要位置。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长河中,有着数不尽的英雄人物民族典范,有着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优秀传统,这些都蕴含着极强的德育因子,是我们进行课堂教学的德育渗透的素材。因而,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实施教学过程中,都应该重视它们的榜样激励的正效应作用,有机地把这些素材融入其中、渗透其中。例如:我们可以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向学生讲解一些数学家的奋斗史,介绍我国数学发展历史中的辉煌成就,可激励学生学习数学家的非凡毅力和刻苦精神,从而从小树立远大的奋斗目标,利用教学内容教育学生,可使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2、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全面看问题”既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也是科学的思想方法。使小学生从小受到这一观点和方法的熏陶,对他们的健康成长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在教学中经常创设全面看问题的数学教学情景。如:在教学“商不变的性质”后,让学生判断: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都乘以或者除以相同的数,商不变。这句话的正确与否。不少学生总是忽视这个相同的数也包括“0”,因而发现不了这句话的错误之处。于是,我就在教学中组织学生对此进行思辩:问,这里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这个数不管是什么数都行吗?这样不少学生立即意识到还有一种特殊情况,即除法里同乘以(或除以)0时,这个结论就不成立了。这样不仅使学生准确地掌握了这一性质的内涵和外延,从而又使学生体会到考虑问题必须仔细、周详。

    三、在数学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一生的习惯

    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小学阶段是人生的基础阶段,是各种习惯的训练、习得、养成阶段,对孩子的一生的发展至关重要。

    1、加强课堂常规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儿童刚进入小学时,对于一名小学生应该如何做、怎样做等基本知识一无所知。低年级儿童如小树苗一样,可直可弯。如果能唤起其习惯的养成意识,并加以正确的引导,他就会沿着好的方向发展,反之则亦然。因此,我们在日常教学中,提倡养成教育,加强课堂中常规的训练,使学生的行为在一事一行日常生活得到规范加强。如:听讲、读写、提问、回答、作业等学习习惯,在教师的训练培养下,逐步养成,并能坚持贯彻下去。

    2、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

    大多数儿童在刚入学时,头脑中还没有时间观念一说。边玩边学,做题更是慢吞吞的,不催着永远做不完,尤其是考试的时候,有许多学生答不完卷子,不是因为不会,而是在做题中把时间浪费掉了。针对此种情况,在教学《认钟表》中,我有意让学生说一说自己一天的作息安排,使学生初步体会到要抓紧时间,紧接着在学习《时、分、秒》一节中,让学生动手做一做,写一写,体会比较一分钟与一秒钟的时间长短,这时学生就会自觉感到时间溜走是非常快的。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时间的珍贵,充分树立起珍惜时间,利用时间的观念。

    3、培养学生正确的消费意识,进行勤俭节约教育

    现在的孩子都有自己买东西的经验,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而且也会花。但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手里缺零花钱,而且对于想要的东西,大多数家长也是有求必应,尽是满足孩子的要求,这就养成了一些孩子的乱花钱、不知节约的不良习惯。针对此种情况,我在教学《认识人民币》一节中介绍了人民币的由来,教育学生要珍惜人民币,与此同时,根据学生的生活遇到的实际问题,设计贴近生活的“购物计划”活动,在购物活动中我设计了多种小物品,有同类的铅笔、橡皮……等学习用品,但价格不一。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购买合理的物品,倡导学生要合理消费,并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从而让学生树立起良好的消费观念。自此之后,我发现班上的学生买零食吃的人少了,懂得珍惜的人多了。

    四、在交往合作中,培养学生的团结互助品质

    现在的子女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是父母的“小公主”、“小皇帝”,注重自我,以个人为中心,不善于会与他人合作。因此,我们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合作活动。通过“小组合作、同桌合作”等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交往与交流,增进他们之间的情感交流,使之互相了解。例如:《统计》一节中,要统计▽、□、○等图形各有多少个,组织小组合作,分一分、数一数、让学生经历统计的过程,这就需要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合作,互相帮助才能共同完成。

    另外,许多习题以贴近学生生活为本,具有人性化与形象化。这不仅可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如:《加和减》中有一练习,两只小蚂蚁过河,你愿意帮助蚂蚁过河吗?大多数学生来了兴趣,想和同学们比一比,看谁先过河。又如《认识方向》中一练习:你帮助小动物找到自己的家吗?大多数学生争着说:“我想帮帮它。”于是课堂上同学们各抒己见,极大的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教育目的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同时,通过有效的教育引导,学生在不知觉中养成了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良好氛围,“我来帮帮你”意念在同学们心灵深处得到很好的加强。

    五、培养学生各种积极的情感

    在数学学习中,教学的呈现方式大多配以精美的插图,引导学生在受教育、学知识的同时,树立热爱大自然、保护地球家园的高尚情操。学会从自己开始,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积极参与保护环境的行动,从关心学校环境,到关心周围,关心社会,从而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健康情感。

    让我们的数学教育正确引导学生的知识与精神,让教育真正成为唤醒心灵的音乐,真正走进孩子的灵魂。

     


    点击次数:198  发布日期:2020/7/10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