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九年级数学中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内驱力 黄 钊
如何在九年级数学中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内驱力
◎ 广西平南县同和镇初级中学 黄 钊
摘要:学习内驱力是构成学习动机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浓厚的自主学习内驱力,可使大脑处于最活跃状态,能有效地启动人的各种感觉器官,增强人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力;浓厚的自主学习内驱力,可以抑制学习中的疲劳和困苦,保证旺盛的精力与敏捷的思维,让学生在愉快的、积极的、主动的气氛中进行学习,使学生 “乐在其中”。由 “要我学”转化为 “我要学”、 “我爱学”,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九年级数学;自主学习;学习内驱力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兴趣。”如果一个人对认识事务缺乏浓厚的兴趣,那他的智力的培养和发展就只能是一句空话,因而,兴趣的培养相当重要。从心理学角度来讲,兴趣是一种带有情感色彩的认识倾向。它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去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一种重要动机,是学生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有了学习兴趣,学生在学习中产生很大的内驱力,从而产生某种肯定的、积极的情感体验。
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不辩便明:一个对数学毫无兴趣的学生能学好数学这是无法想像的。只有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才能更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做为九年级数学教师应努力使学生热爱数学,只有有了兴趣,才能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内驱力。如何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内驱力呢?笔者根据自己多年来九年级数学教学经验,提出如下的做法:
一、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内驱力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教师自身的情感、修养、品质,会直接地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良好的情绪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使学生主动学习的催化剂。我倾注满腔热情,以饱满的情绪、生动的语言去创设一个富有激情和感染力的教学情境,吸引每一双天真的眼睛,启发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内驱力。当每位学生都与我的情绪产生共鸣,获得良好的情绪体验时,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都能得于发挥,自觉自愿,主动地进行学习。
二、创设符合学生特点的情境,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内驱力
设计情境已引起广大教师的普遍重视,越来越多的教师在设计课堂时都把数学问题生活化,增加学生的感性经验来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内驱力。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所谓“问题情境”生活化,就是把“问题情境”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让学生亲自体验问题情境中的问题,增加学生的直接经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逐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在教学九年级上册的 “概率”时,我设计了 “请你估计学校附近马路上经过的是什么车”,“什么车出现的可能性最大呢?”,“这就是我们今天所学习的内容”的情境,启发学生只有学好数学,才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
三、加强直观教学,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内驱力
在教学中,教师单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直观上下工夫还是远远不够的,要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形象性的矛盾,还应充分利用直观教学的各种手段,“直观”具有看的见,摸得到的优点,“直观”有时能直接说明问题有时能帮助理解问题,回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影响,使学生从学习中得到无穷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内驱力。例如,在学习九年级下册“相似图形” 时,我让学生回家看看父母又看看自己,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看一看,比一比,学生很容易就能明白形状相同的图形叫相似图形了,而且能再把所学知识再返回到生活中去,告诉爸爸妈妈:我和你们属于相似形了。另外,我使用适当的教具辅助教学,也能将枯燥的数学寓于情景之中,吸引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如一副三角板里外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吗?从而在直观的教学环境里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内驱力。
四、加强操作感受知识形成过程,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内驱力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智慧的开放是在手指上的。”足可见操作的重要性。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操作使外部活动向内部活动转化的杠杆,顺应了初中生好动的特点,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尝到了学习活动的乐趣,获得了成功的体验,从而形成了良性循环,不断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内驱力。
重学生学习的结果轻视学习过程,这是传统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弊端。导致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的匮乏和学习兴趣的低下,同时有意无意压缩了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思维过程,而让学生去重点背诵标准答案即死记硬背。只注重结果的做法导致学生学习知识的一知半解,似懂非懂,很明显降低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质量。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要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我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这种被动的学习方式,通过让学生主动参与,亲自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来进行多种形式的生动活泼的学习。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不是消极被动的受教育者,而是自觉的积极的参加者,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与水平状况,创设符合和适应学生学习的情境,才能使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去获取知识,自觉地训练技能,以达到教学的目的。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去发现真理,掌握规律。使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发展多种思维方法。这种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教学模式,既增长了学生的知识,又发展了学生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内驱力。
五、多关心数学基础差的学生,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内驱力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现实是否符合个人需要而产生的态度和体验。情感具有动力、调节、感染、迁移等多种功能,并且具有两极性。积极的情感,可增强人的生理和心理的活动的能量,促使人们积极地行动,提高活动效率;消极的情感,可减弱人的生理和心理的活动能量,使人行动消极,从而降低活动的效率来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内驱力。因此,要多关心差生,多与差生谈心,不歧视冷淡差生,增加对差生的感情投入,使差生由厌学化为愿学、爱学、乐学。
在课堂教学中,我注意分档提问,及时对差生给予肯定和鼓励,让差生有机会表现自我,回答力所能及的问题,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我在教学中对差生坚持 “低起点,小步子”,使学生跳出恶性循环的怪圈,以小步子前进,将挫折的频率降低到最小的程度,长期保持一种充满自信、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诱导他们发挥潜力,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内驱力。
六、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内驱力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夸奖,希望被鼓励,初中生也不例外。表扬是老师对学生一种肯定,是学生成功的一种标志。“好表扬 ”是每一个学生共同的心理特点。我在教育教学中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表扬是可以用点头表示肯定、赞许;用鼓励的话来激励;还可以用大家鼓掌等形式。我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加以肯定,增加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内驱力。
在教学设计中,我注意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有层次的,有阶梯的设计教学。让不同智力水平的学生都能拾级而上,“跳一跳摘果子 ”,不同的人都能经过自己的努力,掌握数学知识,得到成功的喜悦和体验心理上的满足,激励他们获得更多的成功。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自信心,增强克服苦难的勇气和毅力。特别是后进学生容易自暴自弃、泄气自卑,我给予及时的点拨、诱导,半扶半放地让他们自己去走向成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总之,学生不是知识的容器,而是学习的主体。我在传授知识、技能时,充分发挥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启发引导他们自己动脑、动口、动手,使学生有进行深入细致思考的机会、自我体验的机会。我尽最大的努力,充分地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由“要我学”转化为 “我要学”、 “我爱学”,真真正正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内驱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