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如何在九年级数学中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内驱力 吴吉东

    如何在九年级数学中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内驱力
    ◎   广西平南县同和镇初级中学     吴吉东
    摘要: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内驱力是当前课程改革的主要目的。如何在九年级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内驱力?本文从创设情境、营造氛围,激发学生自主创新的的自主学习内驱力;强化意识、创造条件,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的的自主学习内驱力;探求方法、激发兴趣,激发学生的大胆思维的自主学习内驱力;改造课本、强化应用,激发学生的数学应用的自主学习内驱力;自主学习、学习探究,激发学生的全面发展的自主学习内驱力学习五个方面进行探究。
    关键词:自主学习;学习探究;强化意识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个体在学习过程中一种主动而积极自觉的学习行为,它表现为学生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参与的精神与积极思考的行为。它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内驱力,能够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能给学生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活动的机会,其重要特征是已具备了将学习的需要内化为自觉的行为或倾向。在自主学习状态下,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考试和分数,不是为了应付家长和老师,而是为了获取知识和技能。学生自主学习并不等于自学,其最根本的特征体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采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的内驱力,改变原有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从而使学生从真正意义上走出要我学的困境,自觉养成我要学的习惯。在九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内驱力呢?笔者根据自己多年九年级数学教学提出如下几点体会。
      一、创设情境、营造氛围,激发学生自主创新的自主学习内驱力
       
    要创设民主交流的学习气氛,促进师生间、学生间互相学习。教师以平等民主之态和学生合作完成教学目标,在教学中创设和谐的课堂教学情景,鼓励师生合作学习;要求采取多种导学方式,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探究式学习;要求发挥学校课程的整合功能,规范学生的学习习惯,要求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鼓励学生质疑和创新,激发学生自主创新的自主学习内驱力。
     
    二、强化意识、创造条件,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的自主学习内驱力
       
    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的自主学习内驱力是激发他们自主学习内驱力的重要一环,已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爱因斯坦高度评价了提出问题的意义:提出新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待旧的问题,都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因此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的自主学习内驱力将是一项值得我们去实践和研究的课题。那么,怎样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的自主学习内驱力呢?
       
    首先,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要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的自主学习内驱力,必须要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为此教师必须精心营造一个民主、开放、合作的教学氛围:第一步,要求学生把课堂上听不懂的、作业中不会做的、书中看不懂的内容及时向同学和老师求问;第二步,要求学生按老师指导的提问方法,每节课提一、二个问题;第三步,鼓励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用批判的眼光去观察问题,反对人云亦云,要敢于向课本、权威质疑,要会提出不同见解。
       
    平时教师对学生的提问应采取积极、热情、严谨的态度,尊重并认真思考学生的提问,当学生的提问过于简单可笑时,可给以引导说明而不嘲笑讽刺;当学生的提问教师一时回答不了时,要能灵活应变而不敷衍塞责;当学生提出好的问题时,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让其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提出问题的意识和兴趣。这样,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提出的问题也更有份量了。
       
    其次,给学生创设提出问题的时空。要提出问题必须去细致观察和深入思考。在上课时教师要改变过去那种一言堂的做法,给学生留下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并为他们创设观察的情景,使学生有机会通过思考提出问题。有时我故意设置一些陷阱让学生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此外,我还布置提出问题的作业,进行提出问题的考查。这些措施都有助于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的自主学习内驱力。
     
    三、探求方法、激发兴趣,激发学生大胆思维的自主学习内驱力
       
    首先教师在指导过程中要控制讲话时间,一般不要超过15分钟,这样可以给学生30分钟活动时间,例如在教绝对值时,我主要的提问是(1)绝对值等于本身的数有哪些?(2)任何一个数的绝对值都是正数吗?(3)若a0a=   ;若a=0   则a=   ;若a<0a=   ;(4)你还能得出其他结论吗?通过学生思考探索,让他们总结出绝对值的一些重要性质。
       
    其次,教师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观念,某些学生不想学习或讨厌学习,是因为他们觉得学习枯燥无味,认为学习数学就是把那些公式、定理、法则和解题规律记熟,然后反反复复地做题。新教材的内容编排切实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思想,通过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或我们身边的数学事例来阐明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利用好教材列举的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数学素材和形象的图表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尊重学生,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经常给予学生鼓励和帮助。学习上要及时总结表彰,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感受到学习是一件愉快的事情。要通过自己的教学,使学生乐学、愿学、感受到学习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值得为学习而勤奋,不会有一点苦的感觉。
       
    第三,注重探求解题方向,运用正确的解题策略。学习数学的过程与数学解题紧密相关,而数学思维能力的提高体现在解题的质量上而不是解题的数量上。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不能重复操练,搞题海战术,而应注重帮助探求解题方向,运用正确的解题策略。
     
    四、改造课本、强化应用,激发学生数学应用的自主学习内驱力
       
    众所周知,每个数学知识都有它的应用价值,而学以致用,则是教和学的基本特征和重要目标。如果学生体会不到知识的应用功能,激发学生数学应用的自主学习内驱力也就无从谈起。
       
    例如在教学地砖的铺设银行的利率股市走势图图标的收集打折销售等内容时,让学生走出课堂去学习,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又如离a市正东方向28公里处有一个面积为200平方千米的圆形森林公园,现在要修一条公路,既要便于游客乘车去森林公园旅游,又要考虑公路不能穿过这片森林,如果你是一个设计师,应该如何设计?等等,这些题目都让学生切身体会到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了,使学生初步了解了用数学方法去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到了所学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增强了数学的问题意识,提高了自己主动应用所学数学知识去概括、抽象、解决问题的应用能力。
     
    五、自主学习、学习探究,激发学生全面发展的自主学习内驱力
       
    自主学习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清晰、具体的目标可以让学生制订学习计划,从认识自我开始,了解自己的性格、特长、爱好、学习优势与劣势,表现真实的自我,静心反思在向目标冲击过程中的得失,并不断修正计划,修正自己的学习态度、方法与习惯、修正价值观,达到知、情、意、行的统一。
       
    自主学习要帮助学生确立争先意识。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个性,总有自己的特长,自主学习的本质目的就是不断提升自己,没有争先意识、成功的欲望,就会陷入得过且过,不求上进的惰性之中。学习目标与争先意识是相辅相成的,适当的目标本身就是争先意识的体现,争先意识必定要外化为一定的目标。自主学习有利于学生培养竞争心理。竞争是一种比较,与自己比是不断超越自我,与他人比就是不断超越他人,竞争推动学习目标的不断提高,它可以使学生更清楚地了解自己和他人的差异。
       
    自主学习要帮助学生提高探究能力。自主学习使学生能够围绕自己喜欢的现代技术、生产、生活等某一领域的某一前沿课题进行探究,拓宽知识面和学习视野,初步形成较强的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具有一定的探究性学习能力和较强的选择能力,初步确定自己将来的发展方向,并打下一定的基础。
       
    总之,教学过程是学生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是学生主体活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学;创造条件让学生充分参与学习活动,发挥学生自主能动性,使学生能学;要注意学生的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使学生会学;同时还要促使学生成功,使学生还想学。只有这样,学生的自身素质才能得以提高,才能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内驱力。

     


    点击次数:99  发布日期:2020/7/10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