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数形结合使数学课堂更加灵动 杨 琴

    数形结合使数学课堂更加灵动

    ◎   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城关镇仁厚里小学   杨 琴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由于学生的空间想象思维发展还不成熟,对纯粹的数字容易产生厌烦心理,而且在理解数量关系上也存在一定的困难,如果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来教学就能解决教学中遇到的这些难题,而且数形结合既能够加强学生的理解,也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数形结合在小学教学中是一种常见的教学方法,它通过数与形之间的对应与转化,把抽象的数学语言和直观的图形紧密结合,从而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实现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有机结合。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普遍较差,小学数学教学的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完成学生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度。数形结合的教学方法就是行之有效的方式之一。

    一、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一种带有强烈情感色彩的欲望和意向,是形成创新动力的重要基础,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构成小学教学的基础,也是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基础,创新与兴趣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只有对数学学习感兴趣后,学生才能自主地、自觉地去观察、研究和探索。对小学生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最具有推动力的一种情感因素。

    曾听过一位老师给二年级小朋友上“鸡兔同笼”,一课,刚一看这课题,脑中闪过了一系列的疑问:五年级的内容,二年级的小朋友听懂吗?能学会吗?带着这些疑问听完了整堂课,不由从心底里佩服老师的教学水平。同时感叹学生们地潜力真的是无穷的。在整堂课中,这位老师采用的一个基本的学习方法就是让小朋友动笔画,用一个简单的圆形来代替动物的头,用两根竖线来表示动物的脚,在画的过程中发现多了或者少了可以马上就改。画完后选取部分作品加以展示,并请作者来说说自己的想法,很好地满足了孩子的表现欲。整堂课上,二年级的小朋友充满了兴趣,学得兴致勃勃,丝毫也看不出由于内容的难度而带来的压力与疲倦感。就在简单的画的过程中,他们对鸡兔同笼中的“几个头、几只脚”有了一个最基础的认识,对这类题目的第一个感觉就是有趣。后来在这种有趣的感觉下不知不觉学会了知识。如果我们的课堂上能多给孩子一些有趣的感觉,充分激发孩子的积极性,相信我们的数学课堂会更精彩。

    二、培养学生数感

    数学教师俞正强在他的一篇文章中曾经说过:“数感”绝不是一个笼统的东西,它是鲜活的,是持续生长的,是逐渐丰满的。一个好的数学教师,其指导过程可以描述为对学生已有“数感”的依赖与渐次丰满的过程。数学概念课的教学与“数感”培养密不可分,必须要借助数形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自主观察、实践操作的过程中有效建立抽象概念与直观现实的联系,不断滋养“数感”在头脑中的生长。通过适切有效的数形结合方式展开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理解概念,并在学习新知、积累经验这一螺旋上升的过程中建立新旧知识得联系,进而深达数学知识的本质。

    例如在教学《1000以内数的认识》这节课教学中利用小立方体有效的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以及初步感知十进制的计数方法。数数的难点就是接近整百的数,学生无法感受抽象的数数之间满10的变化,那么我们就将数数的抽象思考方式放大,将思维暴露出来,让学生通过观察小方块的变化,一对一的数数,在数到9变成10时,通过演示让学生理解10的由来同时强化十进制关系。同时通过 “形”来感知数的多少,既形象又深刻,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数感。

    三、发展学生思维

    小学生正处于思维意识的形成阶段,所以对待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必须要坚持一步一个脚印,操之过急只能得到适得其反的效果,大大降低学生们的学习兴趣,结果得不偿失。在数学教学中适当地把数与形有机地结合起来,可帮助学生克服思维定式;借助图形直观,可引导学生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调动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学习,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提出符合实际的解决问题的新设想、新方案和新方法。

    例如:在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中,通过具体的形的操作与实践,让学生充分理解“平均分”,几分之一,几分之几等数学概念,掌握运用分数大小的比较,分数的意义,分数的加减等,使数形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把抽象的数学概念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分数的知识。在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意义的学习中,小数是一个十分抽象的概念,它与分数相比更加抽象。我们同样是通过数与形的结合,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小数的意义、小数的大小、小数的性质。通过1米=10分米,让学生理解1分米=0.1米,并类推出1厘米=0.01米,1毫米=0.001米;通过数与形完美的结合——数轴,让学生理解小数的组成、小数大小的比较、小数与整数的关系等。数形结合贯穿着整个数学领域,在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数学概念,培养学生基本数学思维能力中起着十分重要,而且不可替代的作用。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哪一个学生学会了‘画’应用题,我就可以有把握地说,他一定能学会解应用题。”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来解决一些常见的实际问题,有时能使数量之间的内在联系变得比较直观,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化难为易,不仅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成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数形结合思想方法是开启数学难题大门的钥匙,我们教师要引导学生们先找到这一把钥匙,使学生学会借助它开启下一个神秘数学的关卡。

    点击次数:200  发布日期:2020/7/10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