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构建语文有效课堂 陈丽萍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构建语文有效课堂

       陕西省韩城市实验小学     陈丽萍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必须具备的一项学习技能,不仅能够加强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而且还能够进一步体现教学效率。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取正确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在课堂教学的主体性,进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加强小学语文的教学效果,构建活跃的、有效的教学课堂。      

    一、突出学生地位,提升主体意识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首先转变自身意识,将学生当做教学主体,在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中,要能够突出学生的地位,让学生把自己当做学习的主体,提升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意识。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语言引导,告诉学生课堂中,学生才是最关键的人物,在任何时候,学生都可以主动进行思考,主动向教师提问、质疑教师给出的答案。笔者在上课的第一天,就会明确告诉学生,在课堂上,学生随时可以向教师提问,而且教师必然会回答学生的问题,因为在课堂上学生才是真正的“主角”。正是这种“主角”意识,学生们经常会在笔者的课堂上提问。

    例如在讲解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虎门销烟》这一课时,学生们对林则徐销烟的方法很不理解,于是有学生提问:“林则徐把鸦片倒入海水中,海里的鱼会中毒吗?”于是笔者为了给学生解释虎门销烟的原理,准备了一系列的化学器材,给学生们做实验。给学生们讲解了生石灰和水发生反应会产生大量的热量,是这些热量将鸦片破坏掉了,所以鱼不会中毒。经过这种主体意识的培养,学生们在课堂上会变得更加活跃,也更加善于探索问题。

    二、激发学习动机,调动学习兴趣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没有合理、科学的教学方案,不能够充分的调动起学生的学习情绪,在小学生没有高昂的情绪下就开始传授知识,那么,会使小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厌烦心理,会将学习当作一种负担,对小学生主动的学习有着极大的影响。针对这一现象的发生,教师可以在课前精心的设计课堂语言,尽可能的在课堂的开始就深深的吸引住小学生的目光,激起小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强烈兴趣。教师结合小学生的性格特点巧妙地设计教学内容,使其以一种探索奥妙的形式展开教学,以此为噱头将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的调动起来。

    例如,在学习《春天在哪里》时,教师可以先提出问题:你们觉得春天是什么样子的?应该在哪里?小学生会性高彩烈的回答说:春天是绿色的。教师可以接着提问:你们听说过红色的春天吗?以此,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使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同时,教师也可以适当的在课堂上安排一些比赛,激发学生的好胜心理,使学生有兴趣、有动机的学习语文。教师可以利用课外活动的时间组织小学生开展作文比赛、书法比赛、朗诵比赛等活动,给学生创造一个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在学生展示自我的过程中,教师应认真的欣赏,之后对于小学生的表演给予中肯的表扬与鼓励,充分的调动起小学生语文学习的主动性,使小学语文教学工作顺利的开展。

    三、留足时间思维,放飞学生思绪

    陶行之先生有一句非常著名的教育格言:解放头脑,使学生能想;解放双手,使学生能干;解放眼睛,使学生能看;解放嘴巴,使学生能谈;解放空间,使学生飞进大自然、大社会;解放时间,使学生能有空学习、干事和娱乐。学习是一个自我感悟的过程,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是建立在主体思维参与的基础之上的。对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如何让他们在语文课堂上有足够的时间去主动的思维呢?

    例如,在教学《静夜思》这首古诗的时候,在课堂上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语文教师可以给每个小组配备一个小组长,做好小组组织工作,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质量。并为每个小组制定学习目标:(1)我能够准确掌握古诗中的字词、语句。(2)我能有感情的朗读古诗。(3)我能从语句当中感受到李白那淡淡的愁绪,体会到那斩不断的乡情。另外,为了避免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语文教师应当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去交流,讨论。让学生在自由的空间中,发散思维,启迪他们的智力,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狭小的教室,给了学生偌大的学习空间,激活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学生开启了自主学习模式,对学生的学习发展大有裨益。

    四、反复练习巩固,不断扩展创新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也要扩展学生的课外语文阅读,让他们多读一些其他类型的课文与作品,从而积累很多的课外知识,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老师还可以根据课文的内容来设计不同形式的练习题,从而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到的语文知识;也要拓展练习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语文来自于生活,根据不同的语文课文,老师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的实际情况来理解。

    例如《感恩的心》,老师要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感恩的心、每个人为什么都要怀有一颗感恩的心。老师可以列举生活中的例子来让学生理解,父母或是其他人对你好、为你付出,不是应该的,我们要在接受他们的帮助时,心里怀有一颗感恩的心,做一个懂得知恩图报的好孩子。我们可以就这篇文章举一反三,让学生自己去理解与感悟,还可以让他们去看类似的其他文章,通过不同的文章来加深他们的理解和记忆,从而达到自主学习的最佳效果。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深入,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课堂中,很多教学方式都不能满足小学生的学习需要,因此为了更好的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就需要不断的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式,在课堂中教师需要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带领小学生进行更多知识点的学习。在教学中需要积极引导小学生完成自主学习的任务,让小学生可以通过知识点进行不断的自我反思、自我调节,同时教师的教学方式要从小学生的兴趣点出发,为小学生营造一个温暖、和谐的学习环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率。

    点击次数:127  发布日期:2020/7/10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