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张丽锟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 陕西省大荔县观音渡小学 张丽锟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主张:“教育的首要目的在于造就有所创新、有所发明和发现的人,而不是简单重复前人做过的事情”。从世界的发展看,知识经济时代已经来临,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的创新素质,而人的创新素质的培养应从小抓起,从基础教育抓起。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当前教学的热点问题,下面仅就小学数学学科实施创新教育谈几点基本的想法。
一、新颖教学导入,打开学生好奇之门
相较于小学阶段的其他科目,数学无疑是一门较为枯燥的学科,而数学知识又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逻辑性,所以很容易让课堂教学过程变得枯燥沉闷。因此,为了改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现状,老师需要采用新颖的导入教学内容,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创造,为拓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奠定坚实的基础。
如针对“长方形面积”的相关内容教学,教师便可在课程开始的过程中,可先导入《粉刷匠》这首歌曲。当学生听到自己儿时所喜爱的歌曲,不仅能够快速将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之中,而且能够充分激发学习数学的好奇心。当教师提出与本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时,学生的探索积极性亦将尤为高涨。在此过程中,教师需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这样便能够有效增强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基于视觉与听觉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所主要仰赖的两大重要角色,而两者之间的有效结合,方能达成最佳的学习效果。这样老师通过合理地采用歌曲导入课堂,能同时调动学生视觉与听觉等众多感官,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促进学生问题思考意识的产生都将带来极大助益。
二、注重教学引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小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理解能力都存在一定的不足,这就意味教师在教学中的引导作用非常的重要。“负数的初步认识”这一单元的内容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内容,教材中为了引出负数的概念,通过了三个生活中实际的案例进行了图示说明,并在温度计上清晰的展示了出来,教师在上课前可以要求学生将课本合上,并以第一个温度生活实例进行讲解,通过温度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也由此激发学生对所要学习内容的兴趣。最后教师可以进一步进行点拨:同学们用‘零上20摄氏度’和‘零下20摄氏度’的方式来表示温度是不是太麻烦了呢?谁可以用一些特殊的符号来区分零上和零下呢?”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快速的确认“零上”可以用正数代替,分歧主要在于“零下”该如何表示,有的学生认为可以用“↓”表示;有的学生认为可以用“0”表示;有的学生认为可以用“←”表示……对此学生们都发挥了其丰富的想象,在一番了解之后,教师便可以引导学生:“同学们的想法都非常的好,也非常的正确,不过为了统一大家的想法,让书写变得更具规则,请大家打开课本自主学习一下,看看教材中是如何进行表示的呢?”这样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启了自主学习的环节,我认为学生在经教师点拨之后的自主学习更具方向性,也更具效果。
三、开展游戏活动,提高创新意识
数学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数学技能的最重要途径。在数学课上,教师可以使用游戏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游戏之中学习数学技能,培养学生的不同思维,逐步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智力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例如,在教学生位置与顺序这个概念时,学生对上、下的概念、动作很容易理解并掌握,而对于前、后、左、右的理解不够透彻。因此,为学生做好头饰,让他们通过表演的形式来认识前、后、左、右。通过这样的游戏活动,让学生易于接受所学知识,更好地掌握各种位置关系。在掌握了基本的位置关系之后,就可以学习难度大一点的内容,如上下楼梯要靠右走,学生在看图时往往以自己为参照,认为上楼梯的小朋友靠右,而下楼梯的小朋友靠左。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又让学生进行表演,几名学生站成一排走到讲台的时候转弯,这样左右就能很好地体现出来,学生也很好理解了人面对面的时候,左右是怎么变化的。简单的游戏让学生轻松地掌握了抽象的知识,并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进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使他们愉快地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去。
四、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创新思维
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有着紧密的联系,学好小学数学能够对学生的生活方方面面起到帮助的作用。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有意识的将数学问题结合生活,这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他们的生活中充满了数学,同时这也有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在生活化数学的教学环境中,学生可以凭借自己生活经验,大胆的数学问题进行假设和猜测,这对其创新思维能力的养成起到了帮助的作用。
例如:在小学数学人教版教材《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一课中,教师就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去搜集数据。如在学校的体育馆内收集运动的器材的数据,篮球有多少只、羽毛球有多少只等,并且将学生进行分组,让他们做好数据的统计。传统的数学教学限制于课堂之内,在书本上会有数据收集的方式,教师对本节课内容也是一带而过,很难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将数学知识与生活相结合,带领学生走出课堂,亲身体验数据收集的过程,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同时,分组合作也拉近了学生们之间的关系,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得到了培养,能够通过不同的方法进行数据的收集。
总之,随着新课改与素质教育的不断贯彻与落实,我国的教育教学也发生了一定的改变,整体质量得到一定的提升,但是其中仍旧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这就需要每位教师能够大胆的创新与改革,积极地开展创新教育,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新意识,这样才能够更好地顺应新课改与素质教育的发展需求,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进而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创新型人才,全面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