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待幼儿的逆反心理王 婧
如何对待幼儿的逆反心理
◎ 山西省临汾市乡宁县新城区幼儿园 王 婧
《纲要》明确指出:一个健康的幼儿,既是一个身体健全的幼儿,也是一个愉快、主动、大胆、乐于交往,不怕困难的幼儿。过去社会上普遍存在关注孩子的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忽视孩子的心理需要和心理健康。同时往往把幼儿正常的心理反应当作是不正常的行为反应。如,在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中常常把幼儿的“逆反心理”当做是单纯的不听话、不规则等行为来处理。
经常听到一些家长抱怨:“现在的孩子,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可是脾气越来越犟,总是不听话,跟你对着干,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这其实就是孩子产生了逆反心理。所谓逆反心理,是指一个人内心潜在的一种比较稳定的认识、情感和意识,是对各种刺激产生的与众不同、与常态截然相反的心理反应。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期望不切实际
现在的家长大多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他们往往忽视了孩子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不考虑他们的兴趣、爱好,强迫孩子接受自己煞费苦心设计好的蓝图,硬要他们去做一时还难以做到的事情,其结果只能是适得其反,甚至一事无成,这种拔苗助长的做法很容易引起孩子的对立情绪。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家长提出的要求,应比孩子的实际能力略高一点,让他们“跳一跳能摘到树上的果子,”使他们经过努力,都能圆满完成任务,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这样,孩子就会不断增强自信心和成就感。
二、过于严厉,损伤孩子自尊心
现在,有些家长还是满脑子的“不打不成材”的观念。认为“严”就是体罚,很少考虑孩子的自尊心,随意在外人面前揭孩子的短处,甚至讽刺、挖苦,有时还要对孩子动武。正确的做法是,理解孩子,尊重孩子,把他们当成一个开始有独立意识的小伙伴,有事商量着来办,平等相待,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千万不可居高临下,以势压服。
三、压抑孩子的好奇心
孩子的探索心理特别强,世界对他们来说充满神秘和惊奇,大人司空见惯,不以为然的事物,他们都要问问、玩玩、摸摸,有时就难免会闯祸。如果家长不了解他们的好奇心,认为这是胡闹,不分青红皂白地呵斥、打骂孩子,就很自然地会引起他们的不满情绪。明智的家长应该这样告诉孩子:你想知道的事情,我们也很想知道,你如果告诉爸爸妈妈,我们会想办法帮你解答问题的。这样,既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又使他们懂得了不少道理。
四、反复唠叨,引起厌烦
有些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唯恐他们不听,就反反复复、唠唠叨叨不休。如果孩子长期处于这种“马拉松”式的说教环境中,就会产生心理障碍。即使明知道家长说得有理,他们也不乐意听。所以,我们在教育孩子时,必须要言不烦,并且尊重他们,留给他们情绪变换和思考的余地,孩子有了思想准备,就相对容易接受大人的意见。
由于反抗期是孩子个性形成的关键期,成人的态度会直接影响到孩子良好的个性品质的形成。正确认识孩子这一时期的心理现象,有助于家长和教师对孩子实施教育。
“逆反”现象是幼儿心理发展的必经阶段。这个时期的幼儿都会表现出对立、反抗的情绪,令许多父母束手无策、叫苦不迭。那么如何疏导幼儿的逆反心理,让幼儿乐意接纳成人的合理建议?
首先,要理解、接纳和尊重孩子,对孩子要平等以待,不可居高临下,采取“高压”政策。随着幼儿年龄的不断增长,独立意识也明显增强。他需要的不仅仅是同龄人的尊重,也包括来自于父母的认可。因此,父母与孩子谈话要亲切真诚,多使用商量的语气,少用命令的言语,要以平等的态度、商量的口气,给予幼儿自主选择的空间。
其次,要多从幼儿的角度考虑,如果能理解幼儿的想法和要求,就不至于对幼儿的行为感到无所适从,也就更能懂得尊重幼儿的心理发展。对于幼儿的提问必须回答正确,幼儿的脑子目前还处于空白的状态,一旦刻上记号,很难抹掉。因此,父母对幼儿的提问要巧妙应答,这对开发幼儿思维,激发幼儿兴趣十分有益。
少命令、少说“不”。经常发命令给孩子,会让他们感到太受控制和约束,不能发挥自己的能力,经常地否定或者对孩子说“不”,容易挫伤孩子的自信和积极性,幼儿正在看他最喜欢的动画片或是图书,或者做游戏,若直接对他表示你不可以这样做,幼儿会产生抵触情绪增强固执的强度,结果反而适得其反。使孩子产生抵触情绪,增强固执的强度,教师还应分出轻重缓急,平时不轻易命令,一旦比较严肃的命令,孩子就会意识到这是必须遵守的事情,也就比较容易服从。
最后,要常用口头语言、满意的表情、拥抱的动作对孩子加以鼓励和赞扬。及时肯定孩子的恰当行为,使孩子知道什么是应该坚持的,什么是不应该坚持的,从而有利于良好行为的巩固。当命令和讲道理无效时,可设法转移注意力,用另一种使孩子感兴趣的事来吸引他。
总之,对幼儿这一时期的逆反心理,父母要掌握幼儿心理发展的规律,有针对性地做好幼儿的心理疏导工作,切忌简单,粗暴化。家长要看到幼儿的成长,尊重幼儿的自尊心,与他们建立一种亲密的平等的朋友关系。多给孩子一片空间,让他自由飞翔;多给孩子一些权利,让他自主选择;多给孩子一些问题,让他独立探索。相信他会创造出更美丽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