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优化课堂导入环节 打造数学魅力课堂 朱军

    优化课堂导入环节      打造数学魅力课堂

    ◎   陕西省大荔县羌白镇太丰小学    朱  军

    数学是一门环环相扣的学科,若前边部分内容没有掌握牢固,则后边的内容就会给学生造成理解上的困难。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象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有趣的导入是日常教学中重要的环节,一个有趣的导入能够成功吸引学生的有意注意,顺利开始新的课程。教师是一门极具艺术性的职业,新课导入是教师们展示教学艺术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导入,从而使新课导入成为一把钥匙,开启学生求知的心扉,为整堂课的进行做好铺垫。

    一、趣味游戏导入,活跃课堂氛围  

    趣味化課堂游戏能够有效的提升课堂的氛围,让学生在喜欢的游戏中学习数学知识,并且学生在游戏中的思维更为活跃,对数学知识的认识就更为深刻。小学生在传统的数学课堂上都是被动的获取知识,自主的思考很少,这就造成学生在课堂当中学会了,但是一离开课堂,学生就不会,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学生学习的效率。将课堂学习内容融入到趣味的课堂游戏当中,学生为了做好游戏,就能够主动的进行思考,从而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就会更透彻,形成了寓教于乐的教学氛围,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例如,在学习“认识人民币”知识时,教学目标是认识人民币的数量及换算等,因此设计游戏时要围绕这一目标进行,可以设计一个卖东西的游戏,让学生在买东西的过程中学习人民币的换算和加减知识。其次,在设计教学游戏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状况。小学生的年龄、性格、兴趣爱好、知识水平等各不相同,教师在设计游戏时要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和数学水平,有针对性地设计游戏的形式和内容。对于低年级的学生,不能设计过于复杂的游戏规则和步骤,游戏形式要活泼新颖,内容一目了然;对于高年级的学生,要增加游戏的深度和复杂程度,过于简单的游戏反而无法吸引学生的兴趣。

    二、联系生活导入,加强生活体验

    课程标准指出:“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实践证明:当学习的材料来自于现实生活时,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倍加高涨;当数学和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结合时,数学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因此,新课导入应该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生活化”情境,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现实情景中开始数学学习,体验和理解数学。

    例如:在教学二年级《认识线段》是这样导入的,小朋友都喜欢体育运动吗?看她在(跳绳)他们在(拔河),他们都用到了什么?(绳子)这两条绳子一样吗?(不一样,一条是直的,一条是弯的)老师把线放在桌上,它是什么样的?(弯的)想办法让它变直。捏住绳子的两头,把它拉直,两手之间一段就是线段……通过小朋友熟知的体育运动,让学生比较两者之间的不同,揭示线段的第一个特点:直,再通过拉直,用手捏住两头,揭示第二个特点:两个端点。整节课学生自始至终情绪高涨,解决问题有针对性,解决了问题又有成就感,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学生在探索,在发现。

    三、巧设疑问导入,引导学生思维     

    小学阶段的学生有一个很重要的心理特点就是好奇心重,很多学生遇到不懂的问题总是本能地希望搞懂它,而好奇心在心理学中也被认定为重要的内驱力。换句话说,如果学生对于数学问题持有强烈的好奇心,就会激发他们去学习、思考和探究,这样,在积极的学习态度下,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的时候就会事半功倍。因此,在运用课前导入技巧的时候,精心设疑就成为了一个不错的导入方式。

    例如,我在讲到方程的知识时,首先给学生提了一个问题:四箱苹果比四箱梨少二十四千克,平均每箱梨子重二十千克,问每箱苹果重多少千克?很多学生一看到这个题目都表示会做,并且拿起笔开始算了起来。过了一会儿,有一部分同学就把答案算出来了。接着我又问:“大家觉得这个题目难做吗?”很多同学表示有一定难度。这时,我对学生说:“今天我要教给大家一种既简单又快捷的方法来做这个题目,一旦你们学会了这个方法,做题的速度比现在快一倍”一听到这里,很多学生立刻睁大的眼睛,表现出极大的好奇心。这样我再开始“方程知识”的讲授。学生就会表现得兴致勃勃。

    四、现代技术导入,提高课堂活力

    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一些现代手段也被逐渐地引进教育教学中,并成为教师增强教学效果的一条有效的途径与手段。多媒体在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有着较多的优势,其可以更好地渲染教学氛围,吸引学生的目光,以为教师的教学开展提供了非常大的便利。同时,其也拥有着直观性、形象性较强等特征,能够使一些枯燥、死板的知识变得更加的生动、鲜活,非常符合小学阶段学生的身心特征。

    例如讲授“0除以任何一个不是0的数都得0”时,利用多媒体播放学生感兴趣的《西游记》中的“猪八戒吃西瓜”的故事: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一天,天气特别炎热。师徒四人口渴难忍,让八戒去找西瓜解渴。猪八戒找到4个大西瓜,他想:4除以4等于1,每人一个。于是便喜滋滋的抱着西瓜去找唐僧。结果猪八戒边走边吃,等到了唐僧面前,西瓜一个也没有了。0个西瓜唐僧、孙悟空、沙和尚怎么分呢?这样的导入,既生动有趣,又蕴含着新知识,能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为课堂教学成功铺下基石。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的教育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创新课堂导入形式,通过富有趣味性的课堂导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知识的热情,强化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全面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点击次数:106  发布日期:2020/1/17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