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演好历史课堂教学中练习“四重奏” 刘慧娟

    演好历史课堂教学中练习“四重奏”

    ◎   江苏省徐州市王杰中学    刘慧娟

     

    人们在学习知识或掌握技能时,往往不可能一次就学会或掌握,常常需要经过多次练习才能逐渐地学会或掌握。一般来说,练习的次数与学习效果是正比例的,随着练习的进行,组成期望效果的那些指标将会越来越准确,而那些导致错误的暗示则逐渐受到抵制,学习者也会在这一过程中完成学习任务。在目前新课改下,大力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特别强调知识达成老师要精讲,技能达标学生要多练,且练的时间要多于讲的时间。练习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学生独立的再学习的过程,也是师生双方信息传递的过程。通过练习的反馈,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更好地高速组织下一步的教学。所以,从练习的教学功能看,练习担负着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任务,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时间上看,学生的练习活动占有课堂教学活动的相当一部分时间和课外的大部分时间。因此,必须重视课堂教学过程中练习的设计。一般说来,练习设计应该遵循下列四个原则:

    1、为达成教学目标,把练习活动作为教学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去设计练习。

    2、要从教学进展去考虑练习的内容。要注意题型难易程度及数量,保证练习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使学生能得到系统的复习和训练。

    3、练习的编制要对学生有启发性和激励性,遵循低起点、小坡度、密台阶的原则,以保证学生能够当堂达标。

    4、练习的编制要使其具有诊断性和补救性,达到了解和帮助学生学习的目的。

    认识到练习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和设计原则之后,如何具体地在教学中付诸实践则是至关重要的。我在教学中的做法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兴趣,共同演好练习的“四重奏”。

    1、尝试练习。它是学生在复习旧知识和预习新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尝试性的练习,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来巩固旧知识和获得新知识,并让学生积极地动手、动脑,能动地把所学的基础知识转化为基本技能、技巧,以发展智力,形成一定的能力的一种方法。此法多用于授课前的“前提测评”中的练习,当然,授课时也可使用。例如,在讲授“红军长征”一节时,可让学生结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示意图》,说一说长征的路线及长征途中发生的重大事件。看书尝试着用自己的语言来回答,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又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记忆知识点,也能培养学生概括归纳能力,真可谓一举多得、事半功倍。授课后也同样可以使用尝试练习。如讲“一二·九”运动这一事件时,我在课堂小结时就让学生尝试着“谈谈我们今天应向‘一二·九’运动时的爱国学生学习些什么。”教师可适当地点拨,使学生从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所以说尝试练习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它能增强学生对事物的感知能力,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促进智力的发展,它还符合青少年学生具有好奇心的特点,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给学习者以鼓励,以鞭策,使学习者增加兴趣,增强信心,调动其心理的积极因素,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发散练习。所谓发散练习,就是教师提供课本上的知识重点或难点内容,要求学生多角度地命制选择题、填空题、列举题、简答题或史料分析题。单个知识点,可以从时间、地点、人物、性质等历史概念的基本要素的考查出发,命制单项选择题或填空题;一组知识点可以就其共性或个性命制综合性的多项选择题或简答题;课本上的引文可以要求学生命制史料分析题。这种方法旨在训练学生的速度、精度及多维度,它多用于课堂教学过程中。例如,讲完“皖南事变”这一知识要点后,我让学生进行逆向练习,结果,有的同学出了这样的填空题:皖南事变发生于      年      月,事变发生后,全国人民一致声讨,使蒋介石集团在      上陷于孤立;有的同学出了选择题:中共重建新四军军部时,所任命的代理军长是(  )A、叶挺   B、刘少奇  C、陈毅   D、项英;还有的同学出了史料分析题:“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此题词是谁在什么时候针对什么事件所题?这一事件的发生说明了什么?等等。以往我在讲课时,基本上是根据大纲和教学经验,对每个知识点可能出现的题型告诉学生,让学生具体到各类题中记忆知识要点,但这种方法收到的效果不明显,容易导致学生死记硬背,倘若再换一种问法则不知所答,很难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但是通过发散练习,让学生不断变换角度来自己设计题型以加强训练,有利于强化历史基础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懂得“万变不离其宗”的道理,变被动为主动,提高了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积极性,从而使绝大部分同学能够做到当堂达标。

    3、当堂检测。这种练习一般放在授课后进行,实际上就是目标教学模式中的“达标测评”这一环节,只不过是以测验的形式完成的。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手中的资料,如《教学目标与达标测评》手册,在每一课上完之后,让学生温习2分钟,然后做达标测评题(不看书,不讨论),做完后同位交换“手册”,教师公布参考答案(注意:是参考答案,不是标准答案)或作简单提示,学生批改、打分,最后再交换过来各自订正自己的错误之处。这段时间老师在全班巡回指导,听取学生讨论,查看学生易错的知识点,收集信息再进行集体矫正,以保证课堂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检测成绩由科代表课后登在记分册上,作为学生的平时成绩。这种练习还可以采用抢答的方式进行。这种练习法试图把竞争的机制引入课堂,利用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体现出新课改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原则,是一种切实可行的较为理想的练习方法。

    4、作业训练。提高课堂学习效率,重在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合作探究,但不可忽视的一点是必须独立完成课堂作业,只有通过作业,才能正确地掌握课堂上学习的知识重点,才会及时地发现理解中的不足,以便及时补救。如何布置作业也有一定的技巧,一方面,我从作业的数量、内容与题型等方面尽量适应各类水平学生学习的需要,使作业难度具有不同层次,并力求使每道题均具有传授巩固、运用和育人的作用与价值;另一方面还增强了学生完成作业的自主性。

    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要求,目前,我还尝试着这样一种练习法:教师对作业不作具体要求, 即不具体布置哪几题作业,而是让学生依据本课知识要点,自己选题或自己出题作为作业来练习。这样做,学生兴致高,积极性、主动性也被调动起来了。结果不论是题型、数量还是质量都好于以前。当然在作业的批改上,我也下了一番功夫,对出现错误的地方加以分析,找出错误并促其认真及时订正,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对那些书写认真、成绩有进步或作业有独到之处的学生,写简单的评语,予以表扬、鼓励。另外,我还适当地布置课外作业,引导学生广泛阅读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课外书刊,这样有助于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和课堂所学知识的运用,也有助于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和课堂所学知识的运用,也有助于对旧知识的巩固和深化,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趣味性。

    布卢姆的乐观教育思想认为:“只要提供适当的先前与现实的条件,世界上每个人都可以学会别人所能学会的东西。”这是教育思想上的一个划时代的革命,它为当前遍布世界的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改革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是的,只要我们善于创造条件,正确处理好讲与练的关系,重视练习,讲究练习方法,演好课堂教学中练的四重奏,就一定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联系地址:        联系电话:       邮编:      E-mail:


    点击次数:65  发布日期:2020/1/17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