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网络时代的青少年教育 李延光

    网络时代的青少年教育

    ◎   山东省临沭县实验中学      李延光

    网络以不可阻挡之势走进了我们的生活,网络的迅速兴起,昭示着我们已经进入了网络时代,它正以惊人的速度占据着人们的生活空间,改变着人们的生存空间和生活方式。网络的影响力日益显现,同时也给青少年教育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既能给人以管理知识和处理信息的便捷,又存在让人痴迷甚至难以自拔的危险。运用的好可以在学习和生活的征途上披荆斩棘,反之就会对他们造成巨大的伤害。面对网络所传递的良莠不分的大量信息,青少年往往照单全收。他们反复于真实社会与虚拟社会之间,追求刺激,找寻快感不知不觉中沉溺上网不能自拔。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近日发布的《“十五”期间中国青年发展状况与“十一五”期间中国青年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显示,在我国的青少年网民中,有13.2%的人上网成瘾,另有13%的人存在网瘾倾向,其中13-17岁的青少年网民中网瘾比例最高,达到了17.1%。

    从许多调查反映的情况看,青少年用户上网目的主要有获取信息、休闲娱乐、学习和交友。其中获取信息信息是青少年上网的主要目的之一;青少年上网的另一个主要目的是休闲娱乐,包括欣赏音乐和视频,在线游戏等;其他依次是学习、交友及其他目的。进一步分析,则可以发现,这正折射出青少年上网的心理动因。具体分析如下:

    一、青少年求知欲旺盛,渴望认识和介入成人社会

    书本知识内容陈旧、枯燥,更新缓慢,教学形式也不丰富,在一定程度上与实际脱节,很多时候学生无法寻求实践答案。但旺盛的求知欲、潜在的成就感,以及对成人社会的好奇和早日融入其中的渴望,使得他们不能容忍单调乏味的现状。所以,对网络以其快捷、多变、丰富、直观、交互、开放、自由、隐蔽等充满魅力的优势亮相不久,就牢牢地吸引住高中学生的现象,我们无须感到惊讶。

    二、学校竞争激烈、心理环境单调压抑、交流空间狭小,不够完善的心理辅导还无法满足青少年的心理需要

    激烈的学习竞争占据了校园生活的大部分,青少年心理承受的压力之大可想而知。他们可能有谈得来的朋友,但客观的环境使得能真正交心的很少。再加上社会、家庭、学生生理上等其它因素的聚合,青少年的心理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稳定。而网络恰好为他们搭好了发泄、倾诉的平台:开放的Internet,好用的QQ让他们乐此不疲地搜索自己的想象与感觉。当双方或多方感觉都好时,大家就成了网友,聊天室也就自然地替代了心理咨询室。

    三、家长、学校以及社会的弱势干预   

    对于快速普及的网络和突然到来的网络时代,家长、学校和社会还不知道应该如何去面对。于是家长不准孩子上网;教师教导学生“上网对你没有好处”;学校下达“不准进网吧”的禁令。上网怎么会没好处?青少年们不相信,于是越禁止越激发他们的兴趣,明着不能上就偷偷上,白天逃课的,晚上通宵的,屡禁不止。

    那么上网到底对青少年有没有好处呢?当然有:

    一、上网可以开阔青少年的视野。

    互联网为青少年获得各种信息提供了新的渠道。获取信息是青少年上网的第一目的。当前青少年的关注点十分广泛,传统媒体已无法及时满足青少年这么多的兴趣点,互联网信息容量大的特点最大程度地满足了青少年的需求,为青少年提供了最为丰富的信息资源。现在,互联网正在成为青少年获取种种信息的最佳来源。网络的出现实现了全球信息共享,青少年在网上可以随意获得自己的需求,在网上浏览世界,认识世界,了解世界最新的新闻信息,科技动态,使青少年交往的领域空前地宽广,极大地开阔了青少年的视野,也给他们的学习,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和乐趣。

    二、网络可以加强青少年的对外交流和沟通。

    网络创造了一个虚拟的新世界,在这个新世界里,每一名成员可以超越时空的制约,十分方便地与相识或不相识的人进行联系和交流,讨论共同感兴趣的话题,由于网络交流的虚拟性,避免了人们直面交流时的摩擦与伤害,从而为青少年情感需求的满足和信息获取提供了崭新的交流场所。青少年上网可以进一步扩展青少年对外交流的时空领域,实现交流,交友的自由化。
        三、网络可以促进青少年个性化发展。

    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人的发展也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因特网就是一个提供无限多样的发展机会的环境。我们可以在网上找到自己发展方向,也可以得到发展的资源和动力。每一个青少年利用因特网就可以学习,研究乃至创新,这样的学习是最有效率的学习。

    四、网络可以促进青少年学业的发展。

    互联网为青少年提供了求知和学习的广阔校园,网上丰富的资源使得学生可以找到合适的学习材料,甚至是合适的学校和教师,这一点已经开始成为现实。在互联网上的虚拟学校中上课,目前已成为国内外大、中学校的一种新颖的教育模式。诸多的网上学校的陆续建立,为青少年的求知和学习提供了良好的途径和广阔的空间。

    既然上网有这么多好处,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放手让学生沉浸在网络之中呢?当然不,上网虽然有许多好处,却也存在不少弊端:

    一、互联网对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构成潜在威胁。

    互联网是一张无边无际的"网",内容虽丰富却庞杂,良莠不齐,青少年在互联网上频繁接触西方国家的宣传论调、文化思想等,这使得他们头脑中沉淀的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和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形成冲突,使青少年的价值观产生倾斜,甚至盲从西方。长此以往,对于我国青少年的人生观和意识形态必将起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对于国家的政治安定显然是一种潜在的巨大威胁。

    二、互联网使许多青少年沉溺于网络虚拟世界,脱离现实,也使一些青少年荒废学业。

    与现实的社会生活不同,青少年在网上面对的是一个虚拟的世界,它不仅满足了青少年尽早尽快占有各种信息的需要,也给人际交往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而且不必承担现实生活中的压力和责任。虚拟世界的这些特点,使得不少青少年宁可整日沉溺于虚幻的环境中而不愿面对现实生活。而无限制地泡在网上将对日常学习、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严重的甚至会荒废学业。

    三、互联网中的不良信息和网络犯罪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安全构成危害和威胁。

    当前,网络对青少年的危害主要集中到两点,一是某些人实施诸如诈骗或性侵害之类的犯罪;另一方面就是黄色垃圾对青少年的危害。据有关专家调查,因特网上非学术性信息中,有47%与色情有关, 网络使色情内容更容易传播。据不完全统计,60%的青少年虽然是在无意中接触到网上黄色信息的,但自制力较弱的青少年往往出于好奇或冲动而进一步寻找类似信息,从而深陷其中。调查还显示,在接触过网络上色情内容的青少年中,有90%以上有性犯罪行为或动机。

    由以上种种,我们认识到:网络是把双刃剑,既能给青少年带来“学习的革命”,也能传播非健康资讯,严重威胁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因此,要以“青少年文明网上行”和“营造绿色网吧”等活动为契机,努力抓好“引导”和“规范”两个方面。

    所谓“引导”,就是要通过各种措施,引导青少年主动接触网络,利用网络,远离“数字鸿沟”,不断提高素质。通过各种培训,加强青少年网络知识教育,给青少年充分的“网上空间”。要考虑针对青少年的注意力,专门设立宣传正面信息的网站,增强点击率。适应网络时代的青少年社会化特点,重点培养他们的是非判断能力,让青少年在多元化的价值观体系下,学会鉴别,学会选择。要在思想上为青少年修筑一道“防火墙”,让青少年形成对网络道德的正确认识,增强他们的道德判断能力,养成道德自律。要加大网络立法力度,对青少年进入网络社会进行法律保护和有效地预防青少年犯罪。  

    所谓“规范”,就是对青少年上网场所加大监督力度,规范网吧从业行为。重点在清理地下网吧的基础上,把好四个关口。一是进门关。在所有网吧设立未成年人不准进入标志,加强对进门青少年的审查,确保未成年不进入公共网吧。二是内容关。在所有网吧安装有关技术防范设备,并杜绝利用网吧经营电子游戏。三是传播关。采取撤消电脑主机磁盘复制功能的作法,确保非健康资讯不通过电子介质进行传播。四是法规关。尽快出台全方位的关于网络管理和青少年上网和网吧经营方面的有关法律规定。同时,要采取学校、社会、家庭共同参与的方式,加大对网吧的监督力度,坚决清除非健康网吧。要大力开展“营造绿色网吧”活动,引导网吧业主文明经营,守法经营。

    网络时代的青少年教育问题一直是一个热点和难点问题,有越来越多的部门和社会有识之士加入解决问题的阵营中。什么样的教育观念就有什么样的教育行为,同样有什么样的网络观念就有什么样的网络行为。面对网络时代的到来,我们既要有积极接受的态度,也要有冷静思考的头脑,为网络时代的青少年教育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使其发挥出积极的效应。让我们共同努力,做好“引导”和“规范”工作,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设立路标,使网络时代的青少年教育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点击次数:155  发布日期:2020/1/17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