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中班幼儿入园哭闹现象个案分析及对策 李亚琴

    中班幼儿入园哭闹现象个案分析及对策

    ◎    山西省临汾市乡宁县新城区幼儿园    李亚琴

    小班新入园幼儿,是其从家庭生活走向集体生活的第一步。第一次离开父母,来到幼儿园这个陌生的环境,由于孩子年纪比较小,其语言表达能力、交往能力以及心理承受能力都不成熟,其外在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幼儿刚入园时的哭闹现象,一般会持续几天至几周时间不等。

    但对于已上至中班的孩子们而言,在早已熟识的幼儿园环境中,有了集体生活的体验,早入园时个别幼儿仍存在严重的哭闹现象,让人深思难解?因此我针对这些个案,将进行有针对性的成因分析和对策探究。

    一、现象描述

    小雅(化名),是我一个朋友的女儿,本学期上中班了,正巧分班时分到了我的班上,孩子在幼儿园属于典型的“乖乖女”形象,动手动脑能力都很强,就是不太爱表达,这学期都上中班了,可每天早上来幼儿园时都是哭着来的,总是与其家人难舍难分,尤其是她的妈妈送她,更是哭的一把鼻涕一把泪,好像幼儿园的老师是老虎似的,算起来我和她的妈妈还是熟人,有时这孩子一哭一闹的还真让人尴尬和为难!家人强行走了,一会儿,小雅也不哭了!

    瑞瑞(化名),是本学期刚刚从江口幼儿园转入中班的新生,看似一个“高大帅气”的小伙子,每天早上奶奶送入幼儿园时总是扯着奶奶的衣角舍不得撒手,奶奶好话说了一箩筐,还给承诺了很多优厚的奖品,都无济于事,最终,实在没辙,还得老师出面强行帮忙分开。进入教室,小朋友们都在玩玩具,老师给瑞瑞也拿来好多玩具,可瑞瑞看都不看,嘴里反复念叨着,我奶奶说了,让我回江口上学!

    敏敏(化名)都上中班了,每天早上入园时还是会和爷爷有一个“哭鼻子”的告别仪式,老师接待她和爷爷再见后,进了教室就安静了下来。

    二、原因分析

    1.心理依恋性较强

    小雅虽说是上中班了,但据了解孩子在上小班期间由于身体等原因经常缺勤,总共小班两学期合起来到园时间至多两个月,所以对于家人仍存在明显的依赖性。

    2.性格孤僻,不善交际。

    观察瑞瑞在园一日活动、表现后,不难发现,瑞瑞是一个比较内向的小伙子,哭过、闹过后,总是静静的呆在那里,等待着下午放学,很少主动和小朋友、老师交流,小朋友游戏时,他看着,小朋友因调皮挨批评,他看着,因为他总是对于各项活动、游戏表现得不积极,从来不调皮,性格中缺少一定的男子汉的刚强和勇敢,孩子没有要好的伙伴,体验不到上幼儿园的乐趣,体验不到集体生活带来的快乐。

    3、个性怯懦,容易被遗忘。

    敏敏是个怯懦、胆小的女孩,尽管她有时的手工、绘画都完成的不错,但她从不愿主动展示,在班里总是静静的,从不调皮,不爱表现自己,不爱说话,有时一整天似乎都没有因为她的任何原因(优秀或调皮)提起她的名字,容易被人忽视,孩子的心理缺少认同感和归属感。

    三、策略分析

    (一)加强家园联系,促使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同步。

    联系班组成员有计划地实施家访工作,和家长交流、沟通,使家园教育同步,在孩子身体无大的病痛时,坚持让孩子入园,可以尝试避免让孩子最依赖的家庭成员接送孩子入离园,平时在园外多给孩子灌输一些积极思想,给孩子讲述一些幼儿园里有意思的故事,让孩子从内心渴望上幼儿园。

    (二)关心和爱护孩子,用老师和小朋友的爱温暖孩子的心。

    教师要通过自身的言行让幼儿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爱。如早上迎接幼儿入园时的招呼,一个拥抱都是在用言行来传达对幼儿浓浓的爱,一日三餐多给孩子关心,在游戏、活动时鼓励幼儿有意邀请他们参加,多给孩子提供参与集体活动的机会,让孩子成为游戏、活动的主角,教师有意拉拉孩子的手、摸摸孩子的头,让孩子体验到老师就像妈妈、小朋友们就是自己的兄弟姐妹一样,日复一日,孩子便能感受到自己是被受喜欢的、关注的,慢慢便融入到集体中来了。

    (三)做好孩子的心理疏导,引导孩子克服自身对上幼儿园的排斥心理。

    首先,尽力营造幼儿们喜欢的环境和活动,结合当下孩子们最关注的动画形象,如:动画片《熊出没》、《大耳朵图图》《喜洋洋与灰太狼》等动画形象设计、布置、创设游戏、活动环境,环境布置不仅要画面鲜艳、温馨,活动内容更要挖掘幼儿的兴趣所在,哭闹幼儿来园后注意力立刻被墙面环境所吸引,或者是他特别喜欢的游戏活动,让孩子从心里上喜欢上幼儿园。

    其次,教师的语言疏导,感情交流,拉近和孩子的距离。在错过孩子哭闹的时间段,教师可利用一定的时间,将孩子拉到自己的面前,和孩子进行一次近距离的亲切谈话,肯定孩子在幼儿园、在家的优点,引出孩子存在的问题,让孩子体验到自己已经长大了,是小班弟弟妹妹的榜样,上幼儿园哭闹是小班弟弟妹妹的刚来园时的表现,自己已是中班的哥哥姐姐了,应该高高兴兴来幼儿园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学知识、学本领,长大了就是应该离开家、离开爸爸妈妈独立的做自己该做的事。


    点击次数:33  发布日期:2019/11/17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