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一名学生信任和爱戴的班主任 李延
如何做一名学生信任和爱戴的班主任
◎ 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城关小学 李 延
班主任在学校工作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班主任是学校中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工作的教师。班主任是一个班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也是一个班中全体任课教师教学、教育工作的协调者,更是沟通学校与家长、社区的桥梁。在新的历史时期,作为一名班主任,要明确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准确定位,学生能否健康成长,班集体能否积极向上,主要取决于班主任的工作。因此,我们应该“捧着一颗心”来做学生信赖和爱戴的班主任。多鼓励、多引导,多一些理解,少一些指责,多一些宽容,少一些歧视;学生出现问题要及时沟通,及时交流,并做好心理疏导工作;要引导同学形成相互尊重、信任、支持、帮助、包容的团结合作精神,为学生的个性品质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创造条件。
一、走近学生,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要让班里的每一个学生真正感到在这个班集体里面,老师是他们其中的一员,是他们的朋友,与他们是平等的。在这个集体中,老师只不过是领头雁、引路人而已。作为班级大小事务应先征得同学们的同意,再由全班同学集体讨论,最后做出决定,切不可专制独裁,搞家长制,唱一家言,为追求一种表面的威性而失去人心。人心齐,泰山移,兄弟同心,齐力断金。这些看似简单的道理,在我们班主任的实际工作中确不一定想明白。对班规的制定,大家出谋划策然后举手表决,一旦形成制度就要严格执行。执行时要严,特别是对班干部,即要树立他的权威,又要加以严格要求。当然,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还要讲究个度的问题,毕竟我们的班规是为了规范学生的言行,促使他们努力学习,让学生健康成长,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有用之才才是我们的目的。只有这样,同学们才会自觉自愿的遵守班规,谁也不愿去违反他们自己作出的规定,即使犯了规也甘心受罚并力争少犯。慢慢地,同学们的自觉性、集体荣誉感会在无形中形成。
二、发挥爱的力量,创设温馨学习环境
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教师如果不热爱教育事业、不热爱学生,就是一个不称职的教师。在施爱的过程中,面对个性独特的学生,应扮演不同的角色,给予学生恰如其分的爱。比如,班中的上层生通常受到科任老师的偏爱,即使犯了错误也舍不得批评或更容易心软,学生容易出现沾沾自喜、骄傲自满的情绪。班主任责无旁贷要扮演“严父”角色,向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目标、超越自我,激发他们学习的最大潜能,让他们的心胸更宽广,人品更优。而对于班中的大群体中层生,则应“爱如友”,变身成为他们亲密贴心的朋友。这部分学生表现平稳,很少出现什么特殊的状况,因此平时比较少受到老师和同学的关注。其实他们更渴望得到老师的鼓励和信任。班主任要主动关注他们,走近他们,成为他们信赖的挚友,让他们有话愿意跟你说,有事愿意找你商量,遇到困惑愿意找你幫忙,这样对于我们开展工作就顺利得多。班中还有一个小群体,通常被冠以“差生”“问题学生”“坏学生”头衔,大多老师提起会“怒其不争”“恨铁不成钢”。对这类学生,班主任的爱显得尤为重要,很有可能改变学生一生的命运。爱,不能过严,也不能过松,最恰当不过的是给予他们“慈母”般的爱。母亲眼里,自己的孩子永远是最好的。只有慈母般的关爱,才能更细心、更宽容、更体贴,才能爱得更无私、无怨。施爱于平常琐事中、施爱于生活细微处,用欣赏的目光看待他们的点滴进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春风细雨,又何愁坚冰不融?
三、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使人变,好的教育使人变好,坏的教育使人变坏。”叶老的这句话深深地烙在我的脑海中,使我多年来在平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从不敢懈怠。对学习上“慢半拍”的学生,我给他们建立了管理档案。与这些学生进行推心置腹的沟通与交流,了解到这些“慢半拍”学生的背后都有一个个不同寻常的故事。“慢半拍”的学生在班集体中没有地位,他们往往被同学看作是“低能儿”,课堂上很少看到他们举手发言,对教师的提问只能机械地听取他人的看法,他们创造的火花常常被扼杀在课堂上。常言道:“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这表明对学生的教育应以鼓励为主,且关键在于把握好鼓励的契入点,这个契入点就是学生的闪光点。
在日常生活中,务必注意学困生的一些行为举止、好恶,在他与别人玩耍、交流或在阅读、专心做某事时观察他,你就会发现学困生虽不爱弹琴却喜欢绘画,虽没耐心却有创意,虽不善言词却很热心……学困生总有他优秀的一面,你可以记下学困生的性格倾向,从而诱导他,适度激励他,要多给予赞美和掌声。当学困生取得点滴成绩,我们作为教师的都应该肯定他们的成绩。因为即便是天才,也需要成功的体验来积累信心。当老师用赏识的眼光看待学困生时,多挖掘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就会发现他们魅力四射。
总之,通过几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我深感班主任工作责任重大。孩子是未来,孩子是希望,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点。作为一名班主任,要用爱心来对待孩子;用诚心来打动孩子;用热心去帮助孩子;用微笑去面对孩子;用自己的人格去影响孩子。我想只要我们真诚地捧着一颗“爱心”,真心对待每一位学生,用心与每一位学生交谈,那么,我们就可以把那些班级小事干得有滋有味、快快乐乐,也定能在平凡琐碎中体味到特有的快乐和幸福!正如龚自珍所说:“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