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与评价策略浅析 赵铭丽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与评价策略浅析 

    ◎    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城关小学     赵铭丽

    小学数学教学借助相应的作业训练,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积极主动探究,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提高数学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教师在深入理解教材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学习实际,布置一定量的作业,可以让教材和新理念之间的距离缩短,有效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提高。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同时结合相应的新课程教学理念,对数学作业的布置探究出具体的教学策略。

    一、设计作业融入生活,提高知识运用能力

    把学到的数学知识融入到生活里,是小学生运用数学知识最直接的方式.因此教师在作业设计时,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特征、既有认知与经验,结合生活中出现的数学场景出题,题中出现的事物来自生活,将大大提高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引发小学生的解题兴趣,更有效地帮助活跃和发散思维.体验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实用性和趣味性,可以让学生获得实实在在的成就感,激发学习更多知识的欲望,自觉养成在生活中不断学习的习惯.

    比如:当学生学习两位数的加减法时,教师可以通过利用生活里经常出现的钱币创造数学场景,提出相关数学问题,也可以让家长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教会小学生如何分析与理解一角、一元、十元的关系.这样,小学生不仅能掌握课堂要求的知识,也可以接触和了解基本的理财知识.又比如让学生以家庭成员数量来计算家庭中所需的筷子或其他生活用品的数量等,也能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学到知识,同时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二、设计不同层次作业,兼顾学生个体差异

     不同学生有着不同的家庭背景、文化环境,在学习能力、学习智力、接受能力等方面也不尽相同,因而在数学知识和数学能力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然而,在现实教学中,大部分数学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很少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对所有的学生“一刀切”,这就导致有的学生在数学作业上“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无法达到新课标所提出的“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的教学目标。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应按照知识的难易程度、深浅程度以及不同学生的能力要求去设计作业,使作业呈现出层次化,从而使班里的每一位学生都能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并都品尝到完成作业、征服作业的成功感和喜悦感。

    比如,在学习了三年级上册“周长”中有关“长方形的周长”知识之后,我就根据班里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基础、学习能力等,布置了不同层次的作业,如学困生,完成这一数学作业:动物园要建一个黑熊馆,馆长10米,宽8米,四周用铁丝网围墙,问围墙的周长是多少;中等生,完成这一数学作业:动物园要建一个黑熊馆,一面靠墙,其余三面用铁丝网围住,馆长10米,比宽长2米,问铁丝网围墙的周长是多少;优秀生,完成这一数学作业:动物园要建一个黑熊馆,一面靠墙,其余三面用铁丝网围住,馆长20米,是宽的2倍,问铁丝网围墙的周长是多少?若每隔2米放一根柱子,那么需要几根柱子?这样,通过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我们便能满足所有层次学生的需求,使所有学生都能在数学知识上有所收获。

    三、讲究作业设计开放性,绽放学生个性色彩

    作业不仅仅是指学生的练习,更多的是学生进行思考的一种过程,因而小学数学教师的思维需要开放,需要用大视野的眼光来重新审视作业。可以把学生的小发明、小论文、小制作可以纳入到作业范畴中去。当然,这仅仅是形式上的开放,教师更需要从儿童自身出发,结合学生年龄心理特征,尽可能让学生的作业呈现一种多元开放,让学习评价更具有一种个性,从而让教育更富有时代气息。

    比如,教师可以设计学生的个人成长袋,可以把学生的作品、作业以及在活动中的表现,通过文字叙述、拍照等方式让学生的作业更具魅力。这种成长袋不仅能够记录学生成长的足迹,还能清晰地向家长与同学展示学生自己努力的过程。这样不仅能让学生体验作业带来成功的快乐,更重要的是还能养成学生认真作业的习惯。

    四、多元评价学生作业,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

    人的内心总是有一种被肯定、被赏识的需要,为此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用赏识的眼光去评价学生作业,从中找到闪光点,给予激励的评价。有人说,教师的语言像一把钥匙,能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有人说老师的语言像一把火炬,能照亮学生的美好的未来。教师走进学生的心灵,认真评价学生的作业,让作业也成为教师与学生交流的平台。

    传统的作业评价是教师的“专利”,往往是教师一人设计批改,学生常常处在被动甚至被忽略的地位,等待教师点评。教师在作业评价方面,应该适当地“让权”给学生,把过去只有教师评价作业,改为教师、学生相结合的多元评价体系,突破传统作业评价中教师单纯评价的局限。具体来说,可以有如下几种评价方式:自我评价。学生做完作业后,教师及时公布答案,每个学生对照答案自己批改作业,对于不同的解法师生共同讨论解决,完善答案,然后进行订正。每学完一个单元,引导学生集结错题,设计成错题集,充分发挥错题集的作用。分组评价。学生做完作业后,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共同讨论各习题的解法及答案,小组内讨论后确立答案,各组成员交换作业本,进行作业批改、矫正,由组长做好评价记录。教师复评。教师不但要对学生的作业情况进行评价,还要对学生的自评、组评进行点评。教师复评方式有:全员复评、抽查复评和针对性复评。

    总之,作业是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需要教师运用教育智慧精心设计题型,用质量替代数量,用多样的作业激发孩子完成作业的兴趣,让高效课堂为孩子的分段完成作业护航,多元化评价会提高作业的效益。归根结底,教师要以育人为准绳,而不是以分数为目标,因为我们培养学生在生活中不会天天考试,但是且需要天天解决生活问题。

     


    点击次数:42  发布日期:2019/11/17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