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美术创新思维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王媛媛
注重美术创新思维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 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柳枝镇柳枝小学 王媛媛
美术教育是学生早期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课程之一。美术教育可以引导学生形成审美思想和高尚的道德情感。美术教育这一课题研究的内容十分丰富和多样化。但就目前学生的思维方式而言,他们拥有天真和稚嫩的想法。很多时候他们的想法是我们很难理解的。所以,一方面相关教学方式要根据学生所特有的特点进行安排和设计课程内容,其教学目的主要围绕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感。另外一方面,我们还应该特别注意的是,学生的思维模式对美术教育方式也有一定的要求。因为,在小学时期,学生的思想相对稚嫩,思想活跃,想象力比较丰富。所以,我们在进行美术教学时应该针对此阶段学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以对其个人后期成长起到关键性的影响作用。
一、多样导入形式,激起学习欲望
教师的教学导入环节能否成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直接影响一节课的总体教学效果。除了常规的问答导入、图片导入、音乐动画导入外,教师可以采用故事导入、扮演角色导入、名人案例导入等更为生动的导入方法。故事导入即教师以讲述一个小故事作为开场,引出课堂主题。
如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童话里的小屋》一课,教师可以讲一个童话故事,在故事中形容一间美好的小屋具有什么特征,故事中的人物在这间小屋里发生了什么有意思的事,让学生猜测故事的情节走向。学生通过跟随教师声情并茂的语言讲述想象小屋,进而形成了设计的思路。扮演角色导入是教师和学生一起扮演课程内容中的角色,演出一些画面。如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动物的故事》一课,教师请学生扮演自己喜欢的动物,模仿动物的动作,并说出一些符合动物个性的台词。这样,学生自然能受到启发,在连环画创作中体现出故事情节和趣味。名人传记导入是教师以某位有代表性的画家的事例进行导入。如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静物写生》一课,教师可以尝试讲述塞尚、凡•高、莫兰迪等绘画大师的静物画的特点,引导学生在欣赏大师作品的同时拓展认知,再让学生学习基础的静物写生方法。总之,教师应尽量避免在课堂导入时体现“先结果,后过程”的思路。
二、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先进的教学设备在教学中得到普遍应用,其应用效果也非常明显,加上学生普遍对电子设备具有较高的兴趣,学生更有兴趣通过信息科技设备进行学习。小学生往往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会更加集中注意力,因此,教师应用多媒体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发散创新思维,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在以往的小学美术教育模式下,部分教师的教学方式较为单一,注重对技能与教学重点的讲授,难以促使学生高度集中注意力,影响了教学效果。部分学生需要在教师的帮助、引导下才能更好地发散思维,这正是课堂教学的关键。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创新教学方式,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从而更加生动、鲜活地展示教学内容,更有效地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其求知热情,并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活动。这样既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又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如在《动物王国》一课的教学中,教师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方式展示学生的艺术作品。这样的方式既拓宽了学生的眼界、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又使学生的创造能力得到了锻炼,使其创作思路更加广泛。拥有强大信息传达功能的高科技产品,能使学生获得精美绝伦的视觉与听觉体验,让学生在感受艺术的同时,激发他们充分发散思维,进而更好地创造美。学生既对所学的内容印象深刻,又更加热爱艺术。
三、改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
教师是传统教学的主体,学生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往往都处于一个比较被动的地位,这样一来,在美术教育中其教学模式就比较单一,并且课堂教学枯燥乏味,给学生灌输的也是一种固定的思维方式,而这样的教学模式又很容易致使小学生的思维逐渐僵化,没有办法真正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思维能力。那么目前的小学美术教育就需要发挥出小学美术教师自身的引导作用,充分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出来,因而又要鼓励学生主动思考、探索和创新实践。现如今互联网教育尤为普及,因此小学美术教师也可以借助有网络或者是多媒体设备来给学生引导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充分的利用其所有的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打开视野,同时提高审美能力以及创新意识。
例如在讲解《富春山居图》时,明确的给大家展示出富春山居图的景象,初秋的富春江两岸峰峦叠嶂,四处都是飘落的树叶和稀疏的村落,图上有平坡、亭台、渔舟和小桥,并且又给学生讲解《富春山居图》的出处和作者在这幅画中具体想要表达的意义,让他们认真观察,深切体会画中的美和动人之处,激发起学生的创作灵感。最终,我们说小学美术的教育教学工作应该具体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同时又结合实践教学以及多媒体辅助教学等创新教学模式和教育理念,给学生开展一系列丰富的美术课外教学活动,提升学生的创作意识和创作灵感以及兴趣,促使其综合素质得到提升及增强,给国家和社会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全能型创新性人才,充分发挥出美学教育高端的、艺术性的影响作用及彰显其艺术特色。
总而言之,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因此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美术教师在教学时应转变传统思维观念,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美术课堂,充分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美术的创新需要学生拥有独特的想象力和观察力,这就要求教师应该充分尊重每个学生不同的见解,允许有不同的意见在课堂上发表,注重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