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实现有效的课堂互动 提高小学数学教学实效 李军兰

    实现有效的课堂互动   提高小学数学教学实效

    ◎    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城关第二小学  李军兰

    摘要: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化和完善,教师的教育理念也在发生着潜移默化的改变,尤其是对于小学教育来说,小学教育是人一生所受到教育的基础阶段,而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的状况直接决定着小学课堂状态、学生的数学成绩、数学兴趣等各个方面,对小学课数学课堂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本课题在研究的过程中,以小学数学教学为中心,探讨小学数学课堂当中师生互动的不足,并提出解决策略,力求能够有效提升小学生数学课堂的参与性和师生互动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互动;教学实效

    课堂互动指的是在教学课程过程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手段等在课堂上进行的良性互动,并针对课堂内容展开交流和探讨,课堂互动以学生为中心,目的是促进学生领悟、吸收且灵活,运用课堂知识。师生互动是在小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最常用的一种方式,在课堂互动中,教师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进行对话、交流,促进学生知识吸收、智慧延伸,课堂互动是学生更好吸收知识的手段,也是教师对课堂进行良性调控的手段。在课堂互动当中,教师在恰当时机进行巧妙的点拨、引导学生,能够促进学生更好的理解课堂知识。

    一、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师生互动误区

    (一)以师生互动为重心,忽略生生互动。

    随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完善,课堂互动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但是课堂互动在小学数学课堂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非常大的误区就是课堂互动以师生互动为重心,在课堂上忽略生生互动,也就是常说的灌输式教学法,虽然这种方法是教师传授给学生知识最简便的方法,但实际上教师却忽略了学生对知识获取的需求和兴趣,即使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课堂互动频率很高,但最终效果却得不到保障,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和消化。

    (二)师生选择性互动,互动对象单一。

    目前来看,小学数学课堂中师生互动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学生的成绩、学生自身的性格、教师选择互动对象的差异性等。这些因素都会使得教师在与学生进行课堂互动过程中存在差异,使得融会贯通的知识型课堂互动变成了选择性互动,同时,班级的座位排布也会对师生互动产生影响,前排座位的学生与教师互动的频率更高,后排则存在学生不认真听讲、不参与互动等现象,尤其是小学数学课堂是逻辑性较为缜密、思考性较多的学科,如果课堂互动对象单一,则不利于最终互动效果呈现。

    (三)师生互动方向单向,教师垄断师生互动。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中起到主导地位,尤其是在新课讲授过程中,一般是由教师进行讲授、学生被动灌输,教师垄断师生互动的现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教师会中断学生思考,尤其是在教师看来非常简单的数学题,不能够考虑到小学生数学思考的逻辑性特点;其次,教师在进行课堂互动之前已经设计好了教案,课堂互动则完全按照教案进行,并未考虑到课程进行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其他状况;再次,教师缺乏巧妙引导,而是一味的干预学生思维,尤其是在新课讲授过程中,为了防止课程失控,教师会引导学生朝着特定的思考方向进行,对学生思考不利。

    二、实现有效的课堂互动,提高小学数学教学实效

    针对上文中所提到的目前在小学数学课堂过程中师生互动存在的误区问题,本课题在研究过程中提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改善方案:

    (一)教师避免出现垄断教学的误区。

    尤其是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思维特点和身心发展特征,这对较为简单且学生已经掌握的题目,尽可能的节省课堂时间,而把更多的时间留在新题目、新方向上。在新课讲授过程中,教师不应当一味的进行知识灌输,而是尽可能的与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和互动,探讨题目、交换数学信息,只有让学生充分的参与到数学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掌握话语权和思考权,才能让学生对数学课更加感兴趣,对数学更加充满信心和动力。同时,数学课堂会存在一定的不可预见性和不确定性,教师不能够完全按照教案设计进行教学,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升自己敏锐的观察视角和讲课临场应变能力,而不是设置解题方式、培养定势思维等。

    (二)增强生生交流。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生生交流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班集体的学生大部分思维相似,学生之间的交流能够有效的开拓学生的解题思路,得到解题启发。在教师促进课堂互动过程中,应当鼓励学生主动听取其他同学发言,在思考到自己的思路与其他学生不同的情况下,主动相互发言讨论,在学生与学生的互动中共同探讨数学问题,这样一来,既能带给学生更多的思考乐趣,同时又增强课堂互动,丰富学生友谊。例如可采取竞赛的方式,将班级内的学生分组,由老师出题,每个小组需要给出不同的解题思路,并且探讨哪个小组的解题思路更加简便等,能够让学生将所学知识活学活用。

    (三)教师尽可能避免选择性互动。

    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应当尽可能的公平的与班级内的学生进行互动,要给每个学生发言和思考的机会,针对个性不同、成绩不同的学生,取不同的评奖方法,允许学生犯错,并积极引导学生纠正错误。而教师的互动和提问不应该集中在班级内的某一区域,让区域之外的学生产生不被重视的心理,而是平等的对待班级内的每一位学生,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互动当中。小学数学课堂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课堂,同时也是锻炼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课堂,如果长期不被重视,学生难免会产生自卑心理,对实现最佳课堂效果有阻碍作用。

    通过上文的研究了解到,有效的课堂互动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互动当中,教师应当尽可能的避免出现垄断教学的现象,尽可能的在师生互动的基础上增强生生互动,同时尽可能避免选择性互动,保证每一位学生都有公平参与课堂和发言的权利,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活跃课堂氛围,拉近师生友谊,促进小学生不断探索和积累数学知识。

    参考文献:

    [1]陆卫华.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互动的有效性[J].新课程导学,2017,(03).

    [2]刘菲菲.小学数学课堂师生互动有效性的反思与追求[J].江苏教师,2017,(12).

    [3]张艳华.如何开展有效的课堂互动教学[J].科教文汇2019,(01).

    [4]顾云娟.小学数学课堂互动教学的有效性策略探究[J].新课程导学,2017,(02).

    [5]徐晓鸿.小学课堂互动交流活动的教学策略[J].数学大世界,2018,(02).

     


    点击次数:104  发布日期:2019/11/17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